多音字:
盛shèn (盛開)(茂盛) chén(盛器)(盛飯)
凹āo(凹陷)(凹凸不平)wā(碾子凹)
重zhònɡ(重要)(體重)chónɡ(重疊)(久別重逢)
華huá(華麗)(華而不實) huà(華山)
近義詞:
敏感—敏鋭 見解—觀點 證明—證實 發現—發明 誕生—出生 探索—探求 明顯—顯著 司空見慣—習以為常 鍥而不捨—持之以恆
反義詞:
真理—謬論 細小—巨大 普通—特別 偶然—必然 敏鋭—遲鈍 誕生—逝世
司空見慣—鮮為人知 無獨有偶—獨一無二 鍥而不捨—半途而廢
詞語解釋:
【誕生】(人)出生。運用:他誕生於一個幸福的家庭
【定理】已經證明具有正確性、可以作為原則或規律的命題或公式,如,幾何定理。
【定律】科學上對某種客觀規律的概括,反映事物在一定條件下發生一定變化過程的必然關係
【神秘】使人摸不透的;高深莫測的。
【司空見慣】看得多了,不以為奇。
【追根求源】追溯事物發生的根源
【建樹】(多義詞)他在工作上碌碌無為,沒有建樹較大的功勳。(“建樹”指建立,是動詞。)②張爺爺在中醫診病方面很有建樹,深受街坊們的尊敬。(“建樹”指建立的功績,是名詞。)【學説】學術上的有系統的主張或見解。運用關於恐龍是如何滅絕的,科學界有很多種學説。【司空見慣】(成語)看慣了就不覺得奇怪。運用:他對這類問題可以説是司空見慣了。【追根求源】(成語)追事物發生的根源。運用:警察根據線索追根求源,終於抓住了這個罪犯。
【敏感】(多義詞)①他是一個敏感的人,接受新事物很快。(“敏感”指生理上或心理上對外界事物反應很快。)②食品安全是個敏感問題(“敏感”指易於引起反應的。)
【蒐集】到處尋找(事物)並聚集在一起。運用:為了寫調查報告,他到處蒐集資料。
【無獨有偶】(成語)雖然罕見,但是不止一個,還有一個可以成對兒(多用於貶義)。運用:無獨有偶,這類事情在其他地方也發生過
【見微知著】(成語)見到一點兒苗頭就能知道它的發展趨向或問題的實質。運用:不要低估他的實力,見微知著是他的強項。
【而不捨】(成語)雕刻一件東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做事情能堅持到底,不半途而廢。也形容有恆心,有毅力。運用:面對困難,我們只有鋰而不捨地找尋戰勝它的方法,才能獲得成功。
解詞妙招——語意關係分析法
有些成語類似濃縮的複句,如果能把握這種成語的語意關係,就能很好地理解該類成語的意思。如“見微知著”一詞,屬於條件關係,運用語意關係分析法,可理解為“(只要)見到一點兒苗頭,(就)能知道它的發展趨向或問題的實質”。
條件複句
條件複句中分句之間的關係是條件和結果的關係。偏句提出一種真實或假設的條件,正句説明在這種條件下所產生的結果常用的關聯詞有:只有才…、無論都、不管總是,等等。文中“只要你見微知著,善於發問並不斷探索,那麼,當你解決了若千個問號之後,就有可能發現真理”就是條件複句,運用了“只要就·.這一表示條件關係的關聯詞,使説理更加深刻
課文理解:
1.本文為了論證中心論點,舉了哪些事例?説説文中的事例是按照什麼順序來介紹的。
共列舉了三個事例;波義耳偶然發現鹽酸會使紫羅蘭的花瓣變紅,繼而進行了許多實驗;發明了酸鹼試紙;魏格納發現地球上所有的大陸都能較好地吻合在二起,又根據蚯蝴的分佈情況,得出\"歐洲大陸與美洲大陸本來是連在一起的”的結論;阿瑟林斯基從兒子睡覺時眼珠會轉動這一現象中,發現了眼珠轉動和做夢的關係。
三個事例中提到的科學家發現的過程是相同的,都是按照“根據現象發現問題——不斷研究、探索——發現規律、解決問題”的順序來介紹的。
2.在第4段中,作者是如何舉例論證觀點的?
本段是本文為了證明論點舉的第二個事例。在敍述事例的過程中,作者緊緊抓住關鍵詞進行敍述:“正”“突然”“偶然”“不會是一種巧合吧”“認甚地研究”“證據”,這些語句的運用和論點中的內容處處照應。同時也為下這作者總結“偶然的機遇”的出現做了鋪墊。這樣使文莫的結構更加嚴謹。
3.怎麼理解第7段最後一句話?
這句話説明了發現真理的前提條件。“偶然的機遇”説明科學的真理就存在於我們身邊,並不是遙不可及的;\"只會給……\"説明發現真理並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而是有條件的,機會是給那些\"有準備\"\"善於獨立思考\"\"鍥而不捨\"的人的。作者層層深入地論證了自已的觀點——真理誕生於一百個間號之後。
寫法借鑑
寫法點撥 用具體的事例説明一個觀點
這是一種先提出觀點,然後用具體的事例説明道理,最後總結得出啓示的寫作方法。課文就是先提出觀點,然後用三個具體事例論證了這個觀點是正確的,最後總結觀點。這樣寫可以使文章的行文思路清楚,説理透徹,寓意深刻。
在使用事例説明觀點時要注意以下兩點∶(1)使用的事例是為證明觀點服務的,要真實可信,有代表性,能夠證 明所要 證明的觀點。(2)可以列舉多個事例,這樣能更好地證明要説明的觀點。(3)如果事例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繫,最好用恰當的過渡語將它們連起來,使主題更加鮮明、突出。(4)掌握好\"事\"與\"事\"、\"事\"與\"理\"之間的過渡,使文章銜接自然,渾然一體。運用示例
\"失敗乃成功之母\"這句話是我在黑暗中的啓明星,時時刻刻陪伴着我。(觀點)
記得有一次,我考了 89 分,錯的全是些不該錯的題,我悶悶不樂地回到家,無精打采,吃不下飯,徹夜難眠。第二天,媽媽對我説:“別灰心,這次總結經驗,下次努力,一定能考好。俗話説“失敗乃成功之母”嘛!”媽媽的話使我茅寒頓開。我馬上拿出卷子,專心審閲,將不會做的題抄在—張紙上,又從資料節上找出幾道類似的題練習。經過一個星期的努力。我胸有成竹地迎接了第二次考試,認真做完題後又細心地檢查。考分下來了,我竟考了全班第一名。我高興得手舞足蹈,整晚都沉浸在客悦之中。(體例)
課文小練筆示例
功夫不負有心人
中國有句古話叫“功夫不負有心人”,它告訴人們只要勤奮,就沒有什麼做不成的事。
演講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而美國第 16 任總統林肯卻因為演講而成名。他的成功就在於他從青少年時代就開始了對演講和口才的刻苦練習,並做到多看、多聽。他年輕時當過農民、伐木工、店員、郵電員以及土地測量員等等。為了成為一名律師,他常常徒步 30 英里,到一個法院去聽律師們的辯護詞,看他們如何辯論、如何做手勢。他一邊聽那些政治家、演説家的聲若洪鐘、慷慨激昂的演説,一邊模仿他們。他聽了那些雲遊四方的福音傳教士揮舞手臂、聲震長空的佈道,回來後也學他們的樣子,對着樹林和玉米地反覆練習演講。演講的成功使林肯終於成為一名雄辯的律師。
所以,做任何事都不能三心二意、虎頭蛇尾,應該有始有終、持之以恆,這樣才能有所作為,才能為人民、為社會做出貢獻。所以,千萬要記住“功夫不負有心人”。
失敗乃成功之母
陽光總在風雨後,這是永恆不變的道理。你若能從挫折中站起來,重新出發,必定能獲得成功,因為“失敗是成功之母”。比如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一生的成功不計其數,一生的失敗更是不計其數。他曾為-項發明經歷了八千次失敗的實驗,他卻並不以為這是浪費,而是説:
“ 我為什麼要沮喪呢?這八千次失敗至少使我明白了這八千個實驗是行不通的。’”這就是愛迪生對待失敗的態度。他每每從失敗中吸取教訓、總結經驗,從而取得一項項建立在無數次失敗基礎之上的發明成果。古今中外,有許多成功者的事例,他們都是從失敗中站起來的。
“失敗是成功之母”不僅應當成為我們喜愛的一句格言,更重要的是要成為我們行動的指南。
有志者事竟成
有一句諺語:鳥最要緊的是翅膀,人最要緊的是志向。鳥從小就有一個志向,那就是在天空中自由地翱翔。同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要實現自己的理想就必須有遠大的志向,有志者事竟成。
美國前任總統羅斯福的夫人在本寧頓學校唸書時,要在電訊業找一份工作。她父親為她約好了去見一個朋友。當時擔任美國無線電公司的董事長的薩爾洛夫將軍。羅斯夫人回憶説:“將軍問我想做什麼。我説隨便吧。”他對我説沒有“隨便”這個工作。並用逼人的目光對我説:成功之路是由目標鋪成的。為了這句話。羅斯福夫人努力追求自己的目標,最終成為知名的社會活動家。
我們熟悉的張海迪姐姐,雖然她殘疾了,但她擁有一顆上進的心和堅定的志向,自學了多種語言,還學會了針灸,正因為她對自己要求嚴格,永不放棄的精神讓她的“志”最後“成”了。“有志者,事竟成”的人還有很多,例如外國的愛迪生,如果沒有他百折不撓的精神,哪來今天的燈泡使我們在黑暗中得到光明。
這樣的事例還有很多……
一個人無論做多麼艱難的事,只要有雄心壯志,不懈努力,就能夠成功。有志者事竟成。
勤能補拙
中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曾經説過這樣的一句話:“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事實證明,這的確是一個真理!
古今中外,曾湧現出無數令人敬佩的人,他們都有一種難能可貴的精神——勤奮。
我國著名戲曲表演藝術家梅蘭芳曾説過:“我是個笨拙的學藝者,沒有充分的天才,全憑苦學。
”其實他説的一點不假。梅蘭芳年輕的時候去拜師學戲,師傅説他長着一雙死魚眼睛,灰暗、呆滯,根本不是學戲的料,不肯收留他。然而,天資欠缺不但沒有使梅蘭芳灰心、氣餒,反而促使他變得更加勤奮了。他喂鴿子,每天仰望着天空,雙眼緊跟着飛翔的鴿子,窮追不捨;他養金魚,每天俯視水底,雙眼緊跟着遨遊的金魚,尋蹤覓影。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梅蘭芳的眼睛終於變得如一汪清澈的秋水,閃閃生輝,脈脈含情。
華羅庚教授的座右銘是: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華羅庚讀完中學後,因為家裏太貧窮,所以他失學了。然而華羅庚並沒有因此動搖自己求學的信念,自己在家中努力,牢記着“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他在不懈的努力下,終於成為了一位著名的數學家。華羅庚教授用他的勤奮,彌補了他生活條件上的不足。
勤奮,是一個人成功的必經之路,也許這條路很曲折,但走過去就會是平坦的道路。勤能補拙,這是一個所有人都知道的簡單道理。
結構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