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泰山電力“挑山工”鋪就“綠色+智慧”光明之路

由 展東明 發佈於 休閒

通訊員 胡興昊 陳曉嫺

4月26日,中天門35千伏變電站第二電源工程一次性送電成功,標誌着泰山極頂新增一路可靠電源,全面滿足泰山景區未來十年負荷增長需求,隨着泰山東御道旅遊基礎設施改造提升項目正式建成啓用,為泰山增添一道來自“光明之路”的靚麗風景線。

中天門第二電源工程,全線位於泰山景區內,以泰山東側東御道為起點,向西盤旋而上,最終到達全省海拔最高的35千伏中天門變電站,電纜線路長度7.797公里,是國網泰安供電公司全力打造的泰山第一條“綠色+智慧”現代光明之路。

工程於2022年7月正式開工,歷時十個月的艱苦鏖戰,投運後可解決泰山景區單電源問題,實現索道多級供電保障,讓停電零感知,滿足泰山景區可靠性要求高、雙電源用户多、用户分散和山區保護區的特殊要求,增強泰山景區供電能力和供電可靠性。

綠色建造融入“綠水青山”

泰山通天河畔,幾塊寫着“光明之路”“通天河”的“泰山石”引來遊客拍照、打卡。河中泉水自南天門順谷而下發出潺潺水聲,與山林啁啾鳥鳴、風聲樹聲交織在一起,不禁讓小憩在仿木圓凳圓桌的遊人醉心山水、心曠神怡。

為確保35千伏中天門變電站第二電源電纜線路融入周邊環境,國網泰安供電公司堅持與城市建築相融合、與城市管廊相融合、與綠水青山相融合的“三個融合”方針,順山而建,為山而想,深化“溝道原土回填、遇樹迂迴避讓、遇石水泥封包、軌道綠色運輸、後期仿石裝點”保護式建造,力求電纜線路就勢而建、減少植被破壞。

“這裏就是我們剛剛完工的35千伏中天門變電站第二電源工程仿石裝點現場,石塊和桌椅都是仿照石頭和樹幹形狀人工製作而成,它們不僅可以起到保護輸電電纜的作用,還可以讓我們的電力設施與綠水青山巧妙融合。”工程項目總工於慶清介紹。

國網泰安供電公司深耕工藝質量,電纜需沿岩石敷設時,採用水泥排管包封,同時將電纜接頭井建造在地面以上,並做成假石進行裝點,保持工程建成後觀感與景區環境協調、一致。

假石的裝點讓電纜線路隱匿於自然景色之中,供人休息的仿木桌凳也是電纜的預留通道,通天橋下的樹根裏包裹着碗口粗的電纜,這些“人工景觀”使得電纜線路與山林環境融為一體,是在施工中堅持綠色施工理念的生動體現。

國網泰安供電公司堅持綠色發展,做到因地制宜,推動融合融入。按需實施“雙項目部”配置,山上項目部簡約實用、融入環境,山下項目部位於原址清墟,減少車輛上山頻次,提高施工效率。針對T13-T23險要路段,設置山地軌道運輸4.7公里,小履帶運輸機減少人力運輸,最大限度保護現場植被。

“智慧工地”為泰山賦能

“現在無人機每4小時巡查1次,一定要文明施工,保護好我們的‘金山、銀山’。”項目部經理劉海青説。在35千伏中天門第二電源工程施工現場,無人機正在進行環保智慧普查,嚴格堅守綠色保護紅線,營造了濃厚的“美麗泰山、我要負責”的施工氛圍。

國網泰安供電公司突出智慧創新,開拓“以智慧促安全、用創新促環保”思維,探索應對山區施工難題的有效措施。通過無線通訊智慧組網,破解山地信號弱或無信號難題,將LTE網絡與智能Wi-Fi技術融合,與公網進行混合智慧組網,打通“最後一公里”的信息傳送通道,做到在線監控“不掉線”。依託北斗系統智慧定位,實時監控動態信息,辨識雨後腐植易產生有毒氣體風險,開展電纜井有限空間作業“智慧”感知,為深山作業人員精準護航。

“由於工程位於泰山密林中,荊棘叢生,環境複雜,山石地質增大了電纜溝開挖難度,通過應用北斗安全帽、現場地質環境監測裝置等北斗終端設備,可以確保項目部全方位、多視角、精準化、全過程進行工程建設安全管控。”現場負責人張德平介紹道。

國網泰安供電公司聯合泰山景區管委,深度應用山火監控預警裝置,通過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運用智能感知設備進行在線監測,實現風險的精準預警、預警處置跟蹤管理,從而提升風險監測感知能力,提高對突發事件響應速度,把“防不勝防”變為可預警、可預防,能夠做到及時守護森林資源安全。

“有了這個山火監測智慧預警系統,等於為在泰山中施工做好了預報‘提前量’,山火一旦發生能夠主動防禦。”劉海青説。

此外,無人機環保智慧普查、水土流失智慧檢測等系統為保護山林資源和植被再上一層雙重“保險鎖”,避免施工過程中的環境破壞,堅決保護山區發展生命線,共同守護綠水青山。

肩扛手抬開闢光明之路

“一二,走!一二,走!”泰山東麓來了一批特殊的“挑山工”,他們頭戴安全帽、肩扛小碗口粗的電纜,喊着整齊的號子一步一步地沿泰山山脊向上攀登,將電纜送往35千伏中天門變電站,整個隊伍分工明確、井然有序,現場200餘人的隊伍宛若一條長龍,齊心協力將沉重的電纜運送上山。

深秋時節,泰山深處温度較低、寒意正濃,但由於體力消耗大,電力工人們黝黑的臉上還是流出了細細的汗珠,中間每隔十幾分鍾就要休息一下。“因為無法使用機械,電纜敷設工作要依靠人力,大家肩扛手抬,在遇到拐彎、上陡坡等負重加重的區域,難度以及體力消耗還會進一步加大,需要整個團隊齊心協力才能完成。”公司項目管理中心第三業主項目部經理曹軼説。

由於中天門第二電源工程全線位於泰山景區內,面臨着山地運輸難、機械使用難、植被保護難等難題,其中最難的就是山地電纜運輸。國網泰安供電公司發揚新時代泰山“挑山工”精神,組織人員依靠肩扛手抬,將29根總重145噸的電纜運送上山,其中最長的1根547米重達10噸。

國網泰安供電公司堅持黨建統領,融合“三步一體”工作法,發揮中天門第二電源工程臨時黨支部戰鬥堡壘作用,建立“過程鏈+專業鏈”責任網格體系,利用“黨建+”工具解決了泰山山區無施工走廊、無法修建施工道路等14項建設難題,克服艱苦的施工條件,發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奉獻”的電力鐵軍精神,勇做新時代泰山“挑山工”,全力確保了中天門第二電源工程成功建成投運。

一條“綠色+智慧”現代光明之路已然鋪就,它將為登泰山遊客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和旅遊體驗,為服務泰山景區經濟發展,服務新型工業化城市建設注入更加澎湃的動能。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6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