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塞罕壩如何創造綠色奇蹟?故事從“一棵松”説起......今晚十點半檔,CCTV-1《開講啦》為您講述→

由 烏雅建義 發佈於 休閒

首都北京向北400多公里,位於河北省最北端,有一灣深深的綠色鑲嵌於此,她叫“塞罕壩”。

在中國森林分佈圖上,相對於全國2億多公頃的森林面積,這百萬畝的人工林似乎有些微不足道,但是,在中國沙化荒漠化分佈圖上,地處風沙前緣的這一灣綠色,卻顯得彌足珍貴——她,每年為京津地區輸送淨水2.74億立方米,釋放氧氣57.06萬噸,是守衞京津的重要生態屏障。

三代人,59年,伏冰卧雪,艱苦奮鬥,將昔日飛鳥不棲、黃沙遮天的荒原,變成了世界上面積最大的人工林,創造出當之無愧的生態文明建設範例。

在這一片來之不易的綠洲背後

究竟有哪些動人的故事?

是什麼樣的精神支撐着一代代塞罕壩人

堅守這片熱土?

今天,我們又該如何解讀和傳承塞罕壩精神?

本期《開講啦》,塞罕壩林場場長陳智卿

將為大家講述塞罕壩的故事

百萬畝林海的故事

要從荒漠中的“一棵松”説起

如今

樹,在塞罕壩是最平常的東西

然而,樹也曾是塞罕壩最稀罕的東西

講述這百萬畝林海的故事

陳智卿説要從“一棵松”説起

——塞罕壩地處渾善達克沙地南緣

在這樣高海拔、高嚴寒的荒蕪之地如何造林?

種什麼樣的樹才能成活?

這在當時是一個大難題

1961年11月

本該是秋色斑斕的季節

塞罕壩卻颳着遮天蔽日的白毛風

當時的林業專家們

在渺無人煙的荒漠深處走了三天

第三天,就在大家以為要失望而歸的時候

卻驚喜地發現了“一棵松”

大家撲上去抱住它

含着淚大喊:

“塞罕壩一定能種樹,能種出大樹!”

正是“一棵松”的發現

堅定了塞罕壩人要建起大森林的決心

也正是從那時起

塞罕壩開始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1962年

來自五湖四海的第一代務林人

聚集到艱苦的壩上地區

喝冰雪水,睡地窨子,頂風冒雪,墾荒植樹

面對一次次挫折和災難

塞罕壩人憑藉超常的恆心和意志

僅用20年造林96萬畝

總量3.2億多株

就此

一道人工打造的生態屏障拔地而起

渾善達克沙地的南侵步伐戛然而止

是什麼堅定了他紮根塞罕壩的決心?

1994年

陳智卿來到塞罕壩

剛進林場時

陳智卿在最基層的營林區當庫管員

因為他來自外地

林場人總喊他到家裏來

把攢下的好吃的都給他

他被塞罕壩人善良、樂觀和艱苦奮鬥的精神

深深打動

和他同住的一位老同志,是護林員

每天要走40多公里才能把轄區巡視一遍

看着他每天巡山時堅定的背影

陳智卿一次次被感動

也正是從那時起

陳智卿下定決心紮根塞罕壩

26年來

陳智卿走遍了塞罕壩的每片林子、溝溝岔岔

帶領着當代塞罕壩人

向以前從未涉足的石質陽坡發起挑戰

“苗子運不上去,我們一棵棵背上去;樹坑刨不出來,我們挖石換土”

短短几年

實現攻堅造林十萬餘畝

成活率達到了98%

今天

塞罕壩的樹

如果一米一株排開,能繞地球12圈

這百萬畝林海

是塞罕壩人一棵棵人工種下的

老一輩塞罕壩人的精神

正激勵着一代代塞罕壩人

將綠水青山深植於每個人心中

從荒原變森林,

綠水青山反哺着這一片熱土上的百姓

保護綠水青山

深深根植在了當地百姓的心中——

“今天,當你驅車上塞罕壩的時候,你會看見周邊的村民,自發地舉着小旗,上面寫着防火,提示來到塞罕壩的客人不要抽煙,不要進入林區破壞環境。”

百姓們切切實實地感受到了

建設綠水青山不是一個人的事情

不是一羣人的事情

而是每個人的事情

究竟什麼是塞罕壩精神?

陳智卿説,從塞罕壩的每棵樹、每片林子、每個人身上,都可以找到答案。

現場的年輕人也一次次

被塞罕壩的故事深深打動

而塞罕壩的講解員又帶來了遊客的“刁鑽”問題

場長能否輕鬆應對?

當被問到:

塞罕壩的年輕人是否會嚮往大城市的生活?

塞罕壩如何長久持續地發展?

陳智卿又會如何作答?

敬請鎖定CCTV-1

今晚十點半檔《開講啦》

【來源:央視一套】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