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進堂大門。(本報恩施圖片庫 周 屹 攝)
九進堂。(本報恩施圖片庫 周 屹 攝)
廩君祠
什用殿
奇兵十萬擁雕戈,一夜秋風瀚海波。
謾訝天南多戍婦,月中猶自隱嫦娥。
——《古意》·容美土司田九齡
九五居和土司城
恩施土司城,是中國西南地區最大土司建築之一。20多年前,恩施在城區選址,建一座民族大觀園,有人建議仿照當年土司爵府的規制來建。
可是,現如今誰也沒有見過當年屏山爵府的樣子。遍訪民間,終於在燕將班十三代傳人手裏找到了當年的圖本。那是當年老班主畫下來的,十分珍貴。
建成的民族大觀園,就是按照這個圖本,再參照土家幹欄式建築元素建成的,叫九進堂。
歷史上恩施有很多土司,從元朝至正年間到雍正十三年改土歸流,前前後後大大小小有三十七八位。其中最大的是明末清初的鶴峯容美田氏土司。雍正皇帝曾御批:楚屬各土司,唯容美最為強盛。
全國各地的土司是典型的自治王國,時間長了,就會坐大,這是朝廷不能容許的,於雍正年間開始實施改土歸流。地方官員也對土司多有戒備,不斷上書朝廷,羅列各種罪狀,其中,四川總督黃廷桂、湖廣總督石文晟羅列容美土司的一大罪狀,就是越制修建“九五居”。
這“九五居”可不是小事,封建王朝各地修建衙門,幾進幾間幾層多高,什麼裝飾,都是有規矩的,按照品級,只有皇宮才可以建造“九五居”,那是最高皇權的象徵。民間或者地方哪裏能這樣呢!這件事,成為後來雍正十一年,朝廷從夷陵發兵容美,對容美實行強制改土歸流的一大原因。末代容美土司司主田旻如在爵府下的萬全洞上吊,結束了容美土司數百年的歷史。
其實,早在田旻如登上土司王位之前,所謂的“九五居”在他的父親田舜年手中就建成了。也在那時,漢地官員開始向朝廷狀告,只是沒有得到朝廷重視。後來有人將容美土司的屏山爵府畫成圖本上報朝廷,坐實了此件事,朝廷十分震怒,僭越之罪可是滅九族的大罪,就此埋下了朝廷對容美土司實行武統歸流的種子。
其實,當年鶴峯屏山容美土司爵府,就是個土司避暑納涼的地方,有點行宮的意思,建造得是相當宏大上檔次的。用料考究,工藝精細,高大巍峨,雕花窗格,雀鳥走獸,實在是栩栩如生。迴廊迂曲,水榭亭台,令人讚歎不已。在改土歸流前兩年,田旻如為了免遭非議,將爵府那座高大的建築拆掉了。儘管拆掉了,可終是沒有逃脱終結的命運。
當年,土司王田舜年養的戲班子叫“燕將班”,長期在爵府後面的槿樹園演戲,班主能詩會畫,很受土司器重。後來。燕將班解散,藝人們流落民間,鎮台的柳子戲便也在民間流傳了。現在,鶴峯一帶的柳子戲成了著名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金絲吊葫蘆,堪稱絕響。
現在的土司城,名副其實地成為恩施州集中展示地域文化的博物館,遊人如織,聲名遠播。成為了遊客必須打卡的景區。
土司王朝湮沒塵土,恢宏的建築和傳奇的故事,卻在歷史的灰燼中斑斕流傳。(呂金華編撰)
顧彩詠茶
康熙四十二年春,受好友孔尚任委託,詩人顧彩自京都南下,經宜昌枝江進入容美土司,一路吟詩作賦,贊山川之雄奇,敍風俗之醇厚,樂此不疲。與司主田舜年遍訪司內各地。境見雲霧山中,野茶滿山,馨香撲鼻,與採茶女交談,品司內山珍,一晃就是半年。
正值暮春的四月,司主田舜年邀一眾好友到中府後龍溪江邊的半雲間品茗吟詩。土酒醇烈,三盞下肚,詩興便如龍溪江水,蓬勃起來。田舜年起身,對顧彩説道,中府九進之堂,高大巍峨,迴廊迂曲,水榭雅緻,品茗咂酒,真是人間幸事啊!今天以茶為詩,先生覺得如何?
顧彩舉目看這中府,五道城門,自己正在南門之上,閭閻櫛比,在眾多的草棚鏈接的集市中,十分地堂皇,心頭便有了萬千感慨。聽田舜年這樣一説,當即應道:甚好!
席間李煥春站起身來:那在下就先獻醜,請教於天石先生!當下口占一絕:
深山春暖吐萌芽,姊妹雨前試採茶。
細葉莫爭多與少,筐攜落日共還家。
顧彩擊掌大讚:先生真是大才,司主才一出題,詩作便成,在下實在佩服!
這李煥春是中府塾館先生,曾去宜昌求學,科舉不第,被請到這裏,為司主一族課教子弟,很受田舜年敬重。顧彩一通鼓掌稱讚,李煥春自然紅光滿面,很是受用。
田舜年給顧彩續上茶水,熱情相邀:先生一路行來,多有詩作,為座中各位喜愛,獨不見先生以茶為詩,還望先生不吝!
顧彩起身,向座中深深一揖,感嘆道:在下品這珍茗,十分感嘆喜愛。曾與採茶婦交流,其實也很辛苦,真正採茶之人,卻是品不上這等好茶,今司主以茶為題,在下有采茶歌一曲,再次獻上,請諸君指教!
於是步入宴飲中央,手捻清須,一字一句吟誦出來:
採茶去,去入雲山最深處。年年常做採茶人,飛蓬雙鬢衣襤褸。採茶歸去不自嘗,婦姑烘焙終朝忙。須臾盛得青滿筐,誰其販這湖南商。好茶入得朱門裏,淪以清泉味香美。此時誰念採茶人,曾向深山憔悴死。採茶復採茶,不如去採花,採花雖得青錢少,插向鬢邊使人好。
吟誦已畢,滿座皆驚,一片靜寂。田舜年站起身來,向顧彩深深一揖:先生妙才,情懷獨具,當浮一大白!
眾人鼓掌祝賀,顧彩仰脖子,將田舜年奉上的美酒一飲而盡。其後眾人詩酒唱和,盡歡方散。
送顧彩至驛館安歇,田舜年對書記此事的族弟田珠濤説:顧先生此詩,不可在司內傳頌。
三百多年後,鶴峯縣彙編容美土司史料,從中國檔案館找到了顧彩的《容美紀遊》,方從中找到了這首採茶歌。如今便刻印在了恩施土司城的石壁上。
(呂金華編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