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守護綠水青山繪就生態文明畫卷
這是2020年8月26日在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治多縣拍攝的草原景色。新華社記者李琳海攝
新華社西寧2月24日電 題:中國守護綠水青山繪就生態文明畫卷
新華社記者李琳海
2月初,北京冬奧會火炬接力活動在北京、延慶、張家口三個賽區進行。
來自世界屋脊、三江之源中國青海省的秋培扎西是火炬接力手之一。
40歲的秋培扎西是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長江源園區可可西里管理處卓乃湖保護站站長,多年來,他和可可西里巡山隊員們一起守護着2008年北京奧運會吉祥物之一,“迎迎”的原型——藏羚羊。
千百年來,藏羚羊在廣袤的“地球第三極”縱情馳騁,繁衍生息。位於三江源腹地的可可西里是藏羚羊的棲息地和產仔地,這裏完整保存了藏羚羊全生命週期自然進程。
從不足2萬隻到超過7萬隻,如今“迎迎家族”不斷壯大。
“非常榮幸能成為一名火炬傳遞者,藉助冬奧會,我們向世界傳播綠色理念。”秋培扎西説。
北京冬奧會始終落實生態保護優先原則——首次實現奧運場館綠電全覆蓋,最大限度利用現有場館,改變施工設計只為保護一棵古樹……低碳管理、循環利用、生態保護,冬奧會向世界交出一份綠色低碳的中國答卷。
“無論是政府舉措還是民眾理念,中國踐行綠色辦奧承諾,努力辦好‘碳中和’的冬奧會。透過冬奧之窗,世界看到了中國綠色發展的堅定決心。”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張志洲説。
深入實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動計劃,全面打響藍天、碧水、淨土保衞戰;各級政府出台環保法律、法規;推動劃定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生態環境的短板正在加速補齊。
這是2020年8月26日在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治多縣拍攝的“萬里長江第一灣”美景。新華社記者李琳海攝
20世紀80年代末至本世紀初,受全球氣候變化等多種因素影響,三江源冰川雪山萎縮、濕地湖泊減少、草地植被退化、水源涵養能力鋭減、生物多樣性受到威脅,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受阻,羣眾生活水平下降,這給當地民眾和河流下游省份發展帶來嚴峻挑戰。
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副局長孫立軍介紹,國家累計投入220多億元開展了三江源一期、二期生態保護修復工程,三江源地區生態涵養功能持續好轉。如今,三江源國家公園實現“一户一崗”,2萬多牧民人均年收入達2.16萬元以上。去年底,隨着三江源等一批國家公園正式建成,中國生態文明建設按下“快進鍵”。
當江源牧民放下牧鞭端起“生態飯碗”,當奔騰不息的長江黃河奏響新的生態樂章,當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們能“看得見山水,望得見濕地”,中國式現代化“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的勇毅篤定,樹立起人類現代化新的文明標杆。
2021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各界羣眾在玉樹市植樹。新華社記者李琳海攝
青海省林業和草原局局長李曉南説,目前,青海森林蓄積量增加到了4993萬立方米,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到了57.8%,濕地保護率達到了64.3%,全省地表水出境水量超900億立方米,“中華水塔”更加堅固豐沛。
此外,全省109處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到79處,保護地總面積增加3.41萬平方公里,佔全省國土面積比例提升至38.42%,其中國家公園佔保護地總面積52.2%,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新型自然保護地體系基本成型。
江文朋措是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治多縣公安局一名基層輔警,美麗的長江流經該縣,成就了“萬里長江第一灣”的盛景。為了更好保護當地生態環境,2010年起,江文朋措在當地成立環保志願者隊,撿拾垃圾、做環保宣傳員,用心呵護江源生態。
“我是一名草根綠色文化守護者,如今山青、草綠、水長流的美景彷彿讓我回到小時候。”江文朋措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