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的印象裏,中國只有四大佛山,他們是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華山,分別是文殊菩薩、觀世音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的道場。關於第五大佛教名山一直少有人知道,其實早在三十年前,便已經有了佛教第五大名山。
這座山便是位於浙江奉化的雪竇山,雪竇山被譽為“四明第一山”,是中國五大佛教名山之一的彌勒佛的道場,也便是除了四大名山之外的第一名山。
雪竇山位於寧波市奉化區溪口鎮西北,為四明山支脈的最高峯,海拔800米,有“海上蓬萊,陸上天台”之美譽。雪竇山因北宋仁宗皇帝趙禎夢中到此一遊而得名“應夢名山”,南宋理宗皇帝趙昀追書“應夢名山”。
迎着初夏的細雨,驅車前往雪竇寺。在溪口雪竇山的一處山坳裏,我們來到了此行的目的地。雪竇寺建築宏偉,亭榭聳立,潤泉旁繞,三面青山,寺門空曠軒爽,實為遊覽、朝聖之勝地。
走進雪竇寺,依中軸線自外而進,依次為山門、放生池、照壁、天王殿、彌勒殿、大雄寶殿、乳峯泉、法堂,依山而築,層層遞高。千年來,雪竇寺五次被毀,幾經風雨,又於眾生念中重生。
雪竇寺總體佈局構思,簡而言之就是“一”加“一”。“一”指一條自由軸線,即建築與景觀結合山形地勢進行自由式空間佈局;另一個“一”便是雪竇寺的地標建築户外彌勒佛雕像,即在軸線盡頭,這裏是俯瞰全寺的制高點。
來到大雄寶殿前,幾名信徒正在將帶來的鮮花插入瓶中。看他們的樣子,這裏就像他們家一般,打水,分揀花束,裝瓶,擺放,井井有條的進行着。幾名僧人在旁邊不時的幫忙,在這裏,沒有主客,不分男女,都是為自己心中的信仰坐着點滴之事。
經常會聽到這樣的故事,家裏的爺爺奶奶省吃儉用,攢下來的錢為建設廟宇添磚加瓦,又或是隔三差五的敬獻香火。漫步在大雄寶殿前的廣場上,不時的會看到三兩老人,虔誠的走向殿中,祭拜請香,回到廣場前,燃香祭拜,脱下帽子,露出滿頭銀髮,略顯顫巍的身姿,依然莊重的祈禱,為了家庭的圓滿,為了子孫的健康。佛講究來生與因果,佛渡眾生,眾生唸佛,循環往復。雪竇寺為彌勒佛道場,而彌勒佛是佛教中未來佛的化身。人們來到這裏,匍匐在彌勒佛的腳下,祈求未來的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