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城的“進”與“退”:廢礦聚起“綠寶盆”

千年古城的“進”與“退”:廢礦聚起“綠寶盆”

  中新網湖州3月27日電(記者 施紫楠)天氣轉暖,驅車前往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道場鄉菰城村,滿目青翠、春意濃濃。

  菰城村肇始於春秋戰國時期,迄今已有2300年曆史。村內的“下菰城遺址”,是中國東南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古城遺址,2001年入選第五批中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7日,在第七屆菰城文化節舉辦之際,一批文人墨客再次踏足這座千年古城,探訪其背後的“進”與“退”。

  道場鄉作為一個礦業大鄉,境內曾有37座大小礦山,菰城村佔了11座。

千年古城的“進”與“退”:廢礦聚起“綠寶盆”

第七屆菰城文化節 範曉偉 攝

  “20世紀80年代,村裏80%的勞動力都從事礦業相關工作,‘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當時的真實寫照。”菰城村黨總支書記陳新龍説,青山蒙灰、綠水失色,要想發展,改變成為惟一出路。

  1995年,湖州市規劃南郊風景區,擁有豐富歷史文化資源又依山傍水的菰城村被保護起來。緊接着,村裏的11座石礦全部關停,“不毀林種茶”還被寫進“村規民約”。

  “開礦總有資源枯竭的那天,搞生態不一樣,這才是長久發展之計。”陳新龍説,此後,村子通過礦山復墾、土地流轉等形式,發展綠色生態產業。

  沿着東苕溪沿岸一路前行,九里紅生態農莊魚塘縱橫交錯,果園白裏透紅,林間還有幾隻自由奔跑的走地雞。

  很難想象,這片好風景的“前生”,是一座粉塵肆虐的礦山。

  2011年初,農莊主石曉龍包下400餘畝廢棄礦山發展生態農業,探索多產融合的農業現代化模式,用事實證明,廢棄礦山也能謀取綠色福利。

千年古城的“進”與“退”:廢礦聚起“綠寶盆”

道場鄉古梅花觀 劉桂林 攝

  “剛來的時候這裏全是蘆葦塘,連路都沒有,村民都説我瘋了。”挖淤泥、引山水、清蘆葦塘……就這樣,九里紅生態農莊落了地,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的城市後花園初見雛形。

  “我之前也搞過礦產。不過要想可持續發展,還是要走生態發展的路子。”石曉龍説,生態農業是根“金扁擔”,一頭挑着“綠水青山”,一頭挑着“金山銀山”,風景好了,美麗經濟自然款款而來。

  如今,來農莊觀光旅遊、體驗採摘的遊客每年達到3萬人次。接下來,石曉龍還打算藉助礦山湖的優勢,做好“水面”文章。

  實現從“石頭村”到生態村的華麗轉變後,菰城村依靠“下菰城遺址”,厚植文化基因,對吳沈門碼頭、古石板路等鄉土文化地標進行修繕保護,以吸引產業入駐。

  2020年,湖州人李斌帶着集寵物主題攝影、露營及互動體驗一體的“Go Farm”項目來到菰城村,推動該村生態旅遊產業發展。

千年古城的“進”與“退”:廢礦聚起“綠寶盆”

“下菰城遺址”紀念碑 劉桂林 攝

  “自從2020年10月正式營業以來,農場日均遊客量約為60至70人次,最多時可達到400至500人次。”李斌説,目前農場已成為長三角地區的“網紅打卡地”,每天都有人慕名而來。

  遊客的到來,也帶動了附近農家樂、民宿等經營主體的發展,為村民帶來增收。

  當下,“Go Farm”二期已在建設當中。李斌計劃將農場的資源與當地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藴相融合,打造一個集餐飲、住宿、體驗為一體的新型農場綜合體。

  文化搭台,一批藝術家也陸續來到菰城村,青瓷工作室、紫砂壺創作室等在一處處老宅院中落成。曾經一個個滿目瘡痍的廢礦坑,真正變成了山清水秀的“綠寶盆”。(完)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13 字。

轉載請註明: 千年古城的“進”與“退”:廢礦聚起“綠寶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