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深閲讀丨越高山、冒雷雨、躲野獸,科考隊員在九寨溝保護區的“奇幻之旅”

由 南宮丹紅 發佈於 休閒

四川在線記者 王代強

在中科院華南植物園植物科學研究中心副研究員葉文博士工作的實驗室裏,保存着兩種珍稀瀕危苔蘚植物。

一種是一根“棍子”,像蟲草,分上下兩節,上節粗下節細,又像刻了斑紋的綠棕色煙桿,叫花斑煙桿蘚。

另一種“枝葉”繁茂,厚厚的“葉片”斜着向上伸展,像毛茸茸的綠色耳墜,叫耳墜苔。

這兩種植物,是由九寨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和四川省林科院組建的科考團隊,在九寨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發現的,葉文是團隊成員之一。

苔蘚植物,公認的最敏感的大氣污染指示植物之一。這兩種苔蘚植物,在四川乃至中國都十分稀有,是此次科考最重要的發現。

這是一次艱險之旅。科考團隊多次進入保護區,翻越深山老林,抵禦驚雷暴雨,躲避野獸威脅,拍攝大量植物照片,並全身而退。

這是一次驚喜之途。科研人員折返四川、廣東,從一段段腐木中、在實驗室顯微鏡下發現珍稀植物,開啓了稀瀕危苔蘚植物研究新旅程。

這是一次啓迪之行。在研究團隊看來,四川有着非常豐富的植物資源,苔蘚植物研究潛力巨大,但在科研人才、環境、研究積澱上存在不少欠缺,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再進九寨:

與花斑煙桿蘚“擦肩而過”,櫛風沐雨定要找到你

去年年底,九寨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四川省林科院共同啓動實施九寨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綜合科學考察項目,苔蘚植物考察是其中一項任務。為此,省林科院組織了該院及中科院華南植物園、九寨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的8人科考團隊,從今年4月開始,多次進入保護區進行動植物科考,目的是摸清保護區“家底”。

“一般每年5月至8月是植物生長最旺盛的時期,最適宜觀察苔蘚植物。”團隊領隊、省林科院生態所副研究員潘紅麗説,7月中旬,團隊全副武裝,進入九寨溝。盛夏的九寨萬物生長、鳥語花香、美不勝收,大家卻顧不上欣賞沿途風景,翻越懸崖峭壁,穿過山洞河流。

在野外,絕大多數苔蘚植物難以用肉眼直接鑑定,只能收集後在實驗室利用專業設備進行鑑別。一邊走一邊看,一邊拍照,儘可能抵達更高的地區。更高的海拔落差、更廣的考察區域,才更能反映生物多樣性,更科學考察苔蘚植物的生存環境特徵。

交流中,大家談到中國特有的花斑煙桿蘚。據記載,四川就有這種蘚,多生長在人跡罕至的高山林地,常以腐木作為生長基質,零星散生。其配子體極度退化,孢子體發達並高度分化,綠色的絲狀的原絲體常存,其煙桿似的外形極具辨識度。

“花斑煙桿蘚的模式標本(即:作為規定的典型標本,在確定及發表某一羣生物的學名時,應指出此學名的特徵與作為分類概念標準的模式標本,但並不一定限於此羣的典型代表),發現於馬爾康王家寨,當時恰好是7月,所以我們特別留意它。”潘紅麗説,每遇到一處疑似植物,大家就趴在地上,細心觀察辨識,但直到兩週後科考結束,也沒見上一面。

幾天後,當葉文正在廣州的實驗室裏鑑定植物時,收到了九寨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高級工程師張躍發來的照片。模糊的照片中,混生着多種苔蘚,他特意圈出照片右下角一種綠棕色的植物,“是不是煙桿蘚?”

“就是!”細細打量過後,葉文確認保護區內有此植物。“一定要找到你!”9月,團隊再次集結出發。

再進九寨溝,已然温度大降,並進入雨季。大家冒着滾滾雷聲、淅瀝瀝雨滴,從海拔大致符合要求的地方前進,幾乎是逢腐木必趴,向陰面向陽面都仔細搜索尋。

雷越打越響,雨越下越大。“最後這一根看完就撤了!”張躍話音剛落,一頂花斑煙桿蘚突然出現在這根腐木上。大家馬上聚攏,對比照片再三辨認,“就是它!”將腐木翻身七八遍,團隊在上面發現了6頂花斑煙桿蘚。

“太幸運了!”一位成員激動得差點跳起來。

熊口脱險:

攀山之際驚聞猛獸咆哮,行程中止竟有意外收穫

相較於對花斑煙桿蘚的執著,耳墜苔的發現則更偶然一些。

也是在7月的考察行程中,有一次去九老洞(這是個遠離遊客開放區的區域),當天連續翻越幾個碎石灘抵達一條溝裏。

“我們的目標是海拔近4000米的高山草甸。從溝裏出發,中午時分抵達一處隘口。我們吃了乾糧,打算一鼓作氣攀過最陡的那段路,沒想到出現意外。”張躍回憶。

談笑中,突然從不遠處的茂密森林中,傳出野獸的咆哮聲,一聲接一聲,越來越清晰,越來越響亮,有人被嚇得臉色發白。

“慢着!”擁有豐富野外工作經歷的張躍,示意大家停下腳步,“是熊,快下山!”

在他的指引下,大家手牽手,踩着密集的碎步,緊急向山下折返。咆哮聲越來越小,然後逐漸消失,大家心中的石頭終於落下了。

“野外工作就是這樣,經常有意想不到的情況發生,需要快速做出正確決定。”談到這段經歷,潘紅麗驚魂未定,“儘管非常遺憾不能到達目的地,但大家全身而退,人身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原以為被迫中止的這趟行程,勢必收穫有限。然而,令大家驚喜的是,葉文回到廣州進行室內鑑定時,發現了耳墜苔。

耳墜苔屬,是一個單種屬,只有耳墜苔一個種。其植物體呈深綠色至棕色,略帶光澤,在顯微鏡下能觀察到它腹葉和腹瓣基部的囊狀結構,以及側葉和腹葉邊緣的纖毛狀齒。

曾經,耳墜苔的模式產地(即:對物種定名時,用來定名的原始標本產地)在陝西,相當長一段時期被視為中國特有,後來在美國、日本、俄羅斯等地被發現。葉文表示,此次在九寨溝發現,證明了此區域物種的豐富性和生態環境的完整性。

多位植物學專家表示,花斑煙桿蘚、耳墜苔等苔蘚植物的價值,遠遠超出普通公眾的認知。

據瞭解,苔蘚植物是一類古老而獨特的高等植物,被譽為“大自然的拓荒者”,能生長於惡劣的環境中,如裸露的岩石表面、極地、荒漠、凍原等,成為這些地帶的先鋒植物,能促進岩石的風化、固定沙土、保持水分,從而為種子植物的生存創造條件。

研究顯示,苔蘚植物對大氣和重金屬的污染反應非常敏感,是種子植物的10倍,是環境污染的良好指示植物,對於研究生物多樣性、小氣候變化、水土流失等具有重要價值。

潘紅麗表示,團隊將對兩種苔蘚植物,進一步觀察研究,力爭形成科考報告,將研究成果集結髮表,揭開珍稀瀕危苔蘚植物更多神秘面紗。

考察啓示:

四川苔蘚植物研究潛力巨大,但“長路漫漫”

在收穫喜悦的同時,此次科考執行,也帶給大家對於苔蘚植物保護研究的深入思考。

資料顯示,全世界約有苔蘚植物17900種,我國約有3074種,廣泛分佈於森林草原、山川河谷、湖泊沼澤、田野道旁和庭院牆角等地。憑藉其獨特的性質和功能,苔蘚植物能在環境、醫藥、農業、園林等許多領域廣泛應用,且不可被輕易替代。

然而,令人遺憾的現實卻是,由於苔蘚植物因為微小、難以鑑別等原因,常常被人們所忽視,人們對苔蘚植物的認識不足,對其功能的利用更是十分有限。

“當前,國內苔蘚植物學研究正處於發展最蓬勃的階段。”葉文介紹,目前國內出版的相關研究成果已經較為豐富,比如《中國苔蘚志》已經出到了第十卷,蘚類部分已經出齊,英文版《Moss flora of China》已經出了八卷,其他近年出版的全國性的苔蘚專著還包括《中國苔蘚植物圖鑑》、《中國常見植物野外識別手冊(苔蘚冊)》、《中國高等植物彩色圖鑑 第一卷 苔蘚植物》、《中國苔蘚圖鑑》等。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通過科普讀物、講座、線上線下的知識交流對苔蘚植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葉文看來,在這一背景下,四川省的苔蘚植物研究也面臨非常廣闊的前景。一方面,四川省的植物資源非常豐富,海拔落差大、微生境類型極其多樣,生態保護工作卓有成效,近年來針對四川省內和省外臨近地區的苔蘚植物調查,總有令人興奮的新發現。另一方面,四川省苔蘚植物保護研究還有大量空白,比如尚缺乏一份最新正式出版的省內苔蘚植物名錄,也尚未出版過省一級的苔蘚植物誌或圖鑑,可以做的工作還很多。

潘紅麗贊同葉文的觀點。她説,國內東部沿海及華南地區,對於苔蘚植物的保護研究起步相對較早,既有深厚的研究積澱,又有大量的專業人才,這正是四川所欠缺的。比如在省林科院,目前還沒有專門研究苔蘚植物的專家。

在潘紅麗看來,推動苔蘚植物保護研究,首先要依託自然保護區加強保護,其次要加大相關投入,引進專家人才。同時,依託科研項目,多方協作,加深對相關領域的研究。還要加強對苔蘚植物的科普推廣力度,增強公眾認識。

研究珍稀苔蘚植物,既要堅持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原則,還要有開放、合作的視野。葉文建議,四川省除了開展系統性的大規模調查,補充完善基礎數據,爭取完成全省性的苔蘚植物誌之外,還需要對重點類羣、瀕危種類予以充分的重視。“以九寨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為例,此次科考之外,建立長期監測系統才更有利加深研究。”(本文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來源:四川在線】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