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600尾京產觀賞魚“進宮”,為故宮水景添彩

由 雋寶霞 發佈於 休閒

4月26日,故宮博物院金水河、御花園水池內,成羣彩鯉自在遊弋,時而繞着圈打轉,時而排成一隊,為故宮博物院這處文化地標更增了一分靈動。伴隨着夏天的腳步越來越近,萬物生機勃勃,北京市水產技術推廣站精心挑選了600尾漂亮的魚兒,投放到故宮博物院內金水河與御花園水池中,包括興國紅鯉、中國彩鯉、龍鳳彩鯉等多個觀賞魚代表品種的。這些魚兒都是由北京自主培育的。

在中國傳統園藝文化中,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在山水格局中綴上魚翔淺底、飛鳥繞林的生態之景,這一特色在皇城之中尤為凸顯。明清兩代的宮廷觀魚活動鼎盛,清宮中闢有養魚房設專人管養。皇家貴族對觀賞魚的喜愛,促進了北京觀賞魚文化不斷延展,在南城的金魚池地區形成了早期養殖聚集地,還誕生了為皇宮選送金魚的匠人世家。

讓觀賞魚回到紫禁城,再現古都觀賞魚文化風韻。2021年4月26日,北京市農業農村局水產技術推廣站與北京故宮博物院合作,首次嘗試在故宮內的金水河與御花園水池放入觀賞魚。“經過一年的養殖與馴化,投放魚只順利越冬,已經適應了金水河與御花園的水體環境,形成了穩定的觀賞景觀。”北京市水產技術推廣站副站長張黎説,故宮內金水河較深,投放紅色的興國紅鯉、豔麗的中國彩鯉這兩種適宜大水面生長和觀賞的品種,既可以美化環境,也可以滋養水體。御花園左右兩側的澄瑞亭及浮碧亭下的水池較淺,投放了花色豔麗的中國彩鯉和龍鳳彩鯉,適合近距離展示觀賞。錦鱗遨遊的新景廣受遊客好評。

今年再度補充投放600尾魚兒後,市水產技術推廣站技術人員與故宮行政處庭園科管理人員將繼續開展監測,科學細緻管理,為魚兒的健康成長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