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兵第一師進新疆那年,一場遍及北疆的歡迎活動盛況空前。
1962年9月,從新疆門户哈密開始,吐魯番、鹽湖,烏拉泊到烏魯木齊,再經北疆沿天山一帶的昌吉、石河子、奎屯、烏蘇到邊境重鎮塔城,在騎一師經過的地區,橫幅招展,瓜果飄香,各族羣眾湧向站台、街頭和公路,載歌載舞,口號喧天,慰問品像雨點一樣飛向軍列軍車,熱情好客的新疆人給來自青藏高原的騎兵們留下了終生難忘的印象。
1962年是西部多事之秋,新疆爆發了伊塔事件,邊境局勢非常緊張,同時,在西藏和新疆的中印邊境線上,中印雙方劍拔弩張,到了10月中旬,中印邊境東西兩線同時打響,騎一師在甘南的多年友鄰步兵11師在西藏邊境參戰。騎兵第一師則於8月奉命進疆,部隊建國後不斷向西轉戰,這次是距離最長的一次西進,直抵國土的西北角。
8月下旬接到蘭州軍區命令後,騎兵一師立即緊急動員,一團從夏河,師直從臨夏,二團從臨潭,三團從寧夏固原,各部一律不回營房,從訓練、生產點直接出發,分別騎馬行軍7-9天,直接開赴蘭州集結,31日,先頭部隊一團率先登車,隨後,蘭新鐵路線上軍列飛馳,9月7日,各團陸續抵達終點鹽湖火車站。
為了起到震懾敵對勢力的作用,騎一師進入新疆就不再保密,沿途車站大張旗鼓地宣傳、歡迎部隊進疆,部分連隊也從悶罐子(鐵路棚車)裏鑽出來,在哈密換乘客車繼續前行,烏魯木齊郊外軍旗招展,戰馬嘶鳴,騎兵們分別乘馬、乘車,進入烏魯木齊市遊行閲兵。
烏魯木齊的老百姓很久沒見過這種陣勢了,上一次到烏拉泊去迎接解放軍,還是1949年王震兵團解放新疆的時候,當時最先進入烏魯木齊的是做為先遣隊的戰車營,六軍主力是分別乘蘇聯運輸機和汽車陸續到達的,當時新疆很亂,部隊進駐後忙於接管城防,維護治安。進入五十年代,北疆的部隊陸續改編為生產建設兵團,從事農業生產,所以在騎一師進疆前,北疆沒有野戰部隊,這一次,烏魯木齊是以社會和平、民族團結的嶄新面貌來歡迎進疆部隊。新疆人熱情爽快,又是當地最好的季節,瓜果梨桃,煙酒糖茶,各族羣眾有什麼給部隊拿什麼,令征塵未洗的騎兵們大為感動。
騎兵一師常年在高原上戰鬥,開荒,又剛熬過三年自然災害,在甘南苦了很多年,官兵們沒見過這樣的場面,那時的新疆,比西部其他地區供應要好,老兵們共同的感受是到了新疆,環境大變,苦盡甘來。
當年進烏魯木齊,陳麥志和焦忠文兩位老人,一個騎馬,一個乘車,對當時的情景依然難忘。
陳麥志老人回憶:
"62年進疆,我當時是四連二排四班長,老班長姜生傑已經退伍了,我們排還是米發排長帶着,從甘南騎馬到蘭州,然後人馬分開,都上到悶罐子車裏,一直到鹽湖車站下車,那時候鐵路只通到鹽湖,在烏拉泊,團裏進行了重新編組,騎馬的一部分,坐車的一部分,還有一部分是控馬隊,負責帶着多出來的馬匹,然後我們騎馬成三路縱隊,進入烏魯木齊市區。"
”當時新疆發生了伊塔事件嘛,為了震懾壞人,我們就是要把動靜搞得大大的,沿着烏魯木齊主要街道遊行,讓他們看到,我們又有騎兵,又有機械化,要讓老百姓放心。”
”騎馬的這部分由趙子靈副團長帶隊,1949年開國閲兵他是白馬連連長。我們手握馬刀貼在肩上,把馬頭都拉起來,人馬都是一條線,隊列特別整齊,非常有氣勢,從三甬碑,走到南門,再到北門,一直到紅山底下的西大橋,騎兵顯眼,行軍隊列也比步兵長,加上乘車開進的,前鋒到了西大橋,後隊還在南門,那真是軍容威武,浩浩蕩蕩。控馬隊的戰友走的好像是河灘,當時都流傳,説解放軍十萬騎兵進新疆。“
騎兵第一師進疆,編制人數在5000上下,實際進疆人數可能多一些。騎兵目標明顯,衝鋒起來更是飛土揚塵,氣勢威猛,人數容易被高估,1935年中央紅軍打下臘子口後,毛主席在哈達鋪看到一張舊的《晉陽日報》,上面説陝北紅軍5萬人在西蘭公路活動,並且攻佔了長武,才知道陝北有紅軍,從此決定北上,中央紅軍原本準備就在甘南發展根據地,對這段歷史,聶榮臻、謝覺哉、楊尚昆都有回憶。這件影響到紅軍戰略轉移的大事,説起來還與騎一師有關,打長武的是陝甘紅軍26軍騎兵團,正是騎兵第一師最早的前身,當時不過二三百人。
“我們這一路上,街道上瓜果飄香,人山人海,歡迎口號此起彼伏,拿着鮮花和慰問品的各族老百姓,唱着歌,跳着新疆舞歡迎我們,新疆老百姓那個熱情啊,我們騎馬,他們沒法塞東西,就拿香水往我們身上噴,弄得我們每個戰士身上都是香噴噴的,晚上我們在紅山底下的河灘上扎帳篷宿營,我們幾個跟着幹部還沿着來時的路專門又去轉了轉,一直走到北門,看到滿街道都是花瓣,落了厚厚的一層。”
陳老説的最多的,是羣眾多麼熱情,解放軍在社會上的威信多麼高,也許是從小吃慣了苦,對騎兵進疆後生活條件的好轉,並不太在意,只説:“那當然,甘南那時總吃不飽。”輕描淡寫的一句,顯示出對吃苦已經習以為常。
焦忠文老人説起進疆,對新疆讚不絕口:
“進疆的時候我在四連三排七班,我們班長是文武志,當時的六班班長就是李友清,平叛時斷水,把自己的尿摻上白糖喝(見本系列十七,李友清當時是米發排長的通信員。),我們七班是連裏的尖子班。“
”我們從蘭州上火車,一路往西開,到大站停下的時候,用那個板梯搭在車廂門口,先把馬牽下來,飲水,遛馬,然後再牽上車,先照料完馬,我們再吃飯,一路上的大站,都有兵站和當地政府組織供應。“
”到甘谷的時候,當地武裝部給我們抬來了饅頭,柳條筐裝的,我們還沒吃,就有一羣老百姓上來搶饅頭,我們首長對大家説,別干涉,不要趕他們,我們就看着這些人把饅頭一搶而光,這些人都餓壞了,等再送上來一些,火車要開了,我們抓點饅頭和鹹菜趕緊就上了車。”
“等進了新疆,一説哈密到了,氣氛馬上就不一樣了,看到那些歡迎的人羣,在站台上載歌載舞啊,那個熱情啊,再一聽那個《我們新疆好地方》,我們當時的那個心情啊,一下子就特別愉悦,特別興奮,桃子、杏子,各種水果,還有香煙,全往車上扔,悶罐車廂裏撂得到處都是。“
等到了吐魯番,你再看看吧,一片歡樂的人羣,人更多,歌更多,橫布標高高拉着,寫着熱烈歡迎解放軍進疆,瓜果、葡萄、各種慰問品雨點一樣地往車裏撂。我站在車廂門口看馬,過來幾個維族小姑娘,穿着那個漂亮的民族衣服,拿着東西就往車上扔,有瓜果,還有牡丹煙,不接受都沒辦法,我不抽煙,後來拿了幾盒給我們班長了。
”到了烏魯木齊,我們是坐解放大卡車進去的,我們拿半自動的和拿衝鋒槍的分車,全部以標準的持槍姿勢站在車上,在街道上整齊開進,烏魯木齊啊,那是人山人海,一片熱情歡樂的海洋,場面太壯觀了,各種慰問品還是鋪天蓋地往車上扔,我們就這樣一路士氣高漲地通過市區,當天晚上住在了火車南站。
當時想不到那個場面啊,老百姓沒見過這麼多解放軍,特別是這麼多騎兵,我們也沒見過這樣熱情的羣眾和城市,新疆老百姓不僅熱情好客,各族人民對解放軍真是真心實意啊,軍民們都歡天喜地,那個氣氛 ,那個場景,讓我終生難忘。”
回想在甘南的時候,都呆在高原非常偏僻的地方,吃飽飯都困難,還經常聽到槍聲,有殘匪嘛,和新疆一比,真是天壤之別。多少年以後,很多老戰友説起來,都説新疆好,説新疆養育了我,我不會忘記新疆。“
當年在烏拉泊接待站負責接待工作的孫洪道政委回憶,當時烏市商業局、糧食局、食品公司等單位調集了大量米麪牛羊肉,和用作上等馬料的木壘豌豆,還有精河西瓜,吐魯番葡萄,鄯善哈密瓜,駐地的通信營從自己的地裏採來新鮮蔬菜,當時市面上許多副食品都要票,為此還專為進疆部隊開設了一個小賣部。
新疆給騎一師官兵的感覺,無疑是全新的,騎一師同樣給新疆留下了良好的第一印象:接待站牀不夠,騎兵們打地鋪就睡,不提任何困難,還對接待站的工作大加讚揚;每天部隊出發前,一律把室內外衞生和馬糞打掃的乾乾淨淨;小賣部商品不限量,但沒有一個人買東西,顯然領導做過要求,騎兵部隊作風相當嚴謹,紀律非常嚴明。
烏魯木齊閲兵遊行後,騎一師迅速向沙灣、烏蘇、額敏、塔城一線開進,新疆雖然物質條件相對較好,但畢竟仍屬邊疆地區,騎兵師初入新疆,困難不少。
張平老人進疆時任團協理員,張老回憶:”當時新疆點名要我們騎兵去,想的挺好,到了冬天發現,騎兵養不起,騎兵過冬的馬料不足。“
陳老回憶:”我們連到了托里,一個是搞訓練,我們班訓練一直抓的比較緊,米發排長督促的也很嚴格,我還搞過一些輔助訓練的小器材,得到採用,當時部隊提倡搞小發明創造。我們一到托里就搞過緊急集合,當時我們到野外下馬,準備進行徒步戰訓練,回頭一看,發現老百姓都跟來了,我們卧倒,他們也卧倒,我們起立,他們也跟着站起來,原來伊塔事件以後,局勢還沒有穩定下來,老百姓一看我們跑,誤以為壞人來了,就跟着我們跑,我們開始訓練,他們以為對面有敵人,弄得我們哭笑不得。“
”另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出去給馬打草料,托里附近有個老風口,要到那邊割蘆葦,當時打的蘆葦都堆成了山,準備過冬用,那邊路不好,裝蘆葦的汽車,經常把車上的戰士給摔下來。“
焦老解釋:“戰馬光吃草不行,必須吃料才有勁,一匹馬每天要保證七八公斤料,馬料是在草料裏拌上大豆(指豌豆,不是黃豆),再拌上鹽巴,還不能讓軍馬吃長草料,我們騎兵的行話叫不能吃麪條,哪個班要是出這事,連裏肯定要點名找你麻煩。草料必須要鍘成兩寸長的草段兒,才能給軍馬喂,每班每天都要鍘草。進疆時在火車上那是沒辦法,沒條件鍘,馬脖子上套個料兜子,只能吃麪條。”
陳老記起平叛戰鬥的經歷:”班瑪平叛的時候,我們有一次追叛匪,我那匹馬跑到一片沼澤地上,就再跑不動了,怎麼都不往前走了,身上的汗像流水一樣嘩嘩的往下淌,看得我心疼的不得了,就是因為長時間吃不上馬料,體力跟不上了,後來,還是蘭州軍區用飛機給我們投下來一些“
焦老回憶:”當時確實挺困難的,以後馬料的問題解決了,怎麼解決的就不知道了。我們到糧食局去運馬料,也不去套車,都是一袋一袋扛起就走,各種料是分開裝的,回到班裏再自己拌。當地的哈薩克牧民有時來逗我們,騎着高頭大馬在我們面前來回飛奔,他們喜歡賽馬,我們只能接受邀請,結果5公里以內是我們攆他,他們的那些大走馬確實跑得快,5公里一過,他們的馬就不行了,耐力比不上我們的軍馬,如果比短距離的話,我們的好馬也和他們的馬不相上下。”
騎兵一師駐防的烏蘇塔城一帶 ,周圍不乏山麓草原,都是肥美的天然牧場,在新疆解放以前,這裏是三區民族軍的勢力範圍,1945年為了對付三區騎兵,蔣介石把青海馬家軍的精鋭騎五軍調進新疆,後改番號為整騎一師,馬家騎兵沒有過瑪納斯河,也就到不了伊塔一帶,49年隨疆內其他國民黨軍接受和平起義,編為解放軍騎兵第七師。
1952年,民族軍和騎七師(原整騎一師)都下馬改為生產建設兵團。此後十年之久,這裏沒有騎兵,也不用養騎兵,雖然伊塔地區自古盛產良馬,是騎兵的用武之地。這次騎一師緊急進疆,當地準備不及,可能光顧上人吃,忘了還有馬喂,人吃馬喂,才叫騎兵部隊,很快解決了騎兵草料問題,還是得益於新疆獨特的自然資源。
説到軍馬,焦老充滿感情:“戰馬是我們騎兵的無言戰友,困難時期,你拿點好吃的餵它,不僅不會咬着你,吃完了還要舔舔你的手,料兜裏的料吃完了,還會晃晃料兜讓你看,示意吃完了。軍馬都是有檔案的,後臀上都烙着八一軍徽,軍騾也一樣,我們部隊有一匹大騾子,大青山時期就立過好多次功,能把彈藥送到最前沿上,去世了部隊給開追悼會。軍馬是絕對不能吃的,死了必須掩埋,在托里的時候,有匹馬不行了,當時我們跑了很遠的地方,偷偷地給埋好,不能讓人發現,就怕被人挖出來吃掉,那樣我們騎兵感情上受不了。”
陳老説道:“後來我們在托里辦了個軍馬場,王文才政委親自抓的,軍馬場不僅養軍馬,還養牛養羊,連隊那時候吃的羊肉,都是我們軍馬場自己供的,場裏有個哈薩克老軍工,養馬養的特別好,還帶醫生給他看過病,現在還有印象。”
問到焦老,新疆的羊肉是不是比甘南的羊肉好吃,焦老笑了:
“ 在甘南的時候,我們哪吃過羊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