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深巷古宅歷滄桑》文/于學忠

由 夏侯依絲 發佈於 休閒

深巷古宅歷滄桑

文/于學忠(遼寧蓋州)

在蓋州這片土地上,一半是在寫歷史,藏着舊夢;一半是在寫當下,演繹涅槃。

漫步古城,歲月精心雕磨的青磚灰瓦,散發着迷人的古韻,觸摸此間的一磚一瓦,你能感受到先輩譜寫華章的艱辛;沿着華燈穿過鼓樓,你會看到先輩靈魂的傳承,半城舊夢,半城繁華。

尋常巷弄裏總是深藏驚喜,每一處青磚灰瓦中的繁華與滄桑,靜靜坐落於巷子深處,歷經百年滄桑仍然佇立,在周邊一眾現代高樓林立的映襯下,如一個飽經風霜的睿智老人,輕輕訴説着古城的文化傳奇。

——題記

(一)

從鼓樓辦事處天紅銘居後方的小路行進,穿過交錯相聞的巷弄,步行約五六百米,這座老宅便赫然出現在眼前。

“臧家老宅”並非一個考究的名字,而是因為祖宅無償捐獻的主人姓臧,人們便以主人姓氏為這座私家宅邸而冠名。

藏家老宅建於清朝末年,是臧榮濤家族祖宅,此人現居香港。解放後臧榮濤先生懷着愛國愛家愛鄉之情感,委託其子臧文昌先生把這所四合院無償捐獻給蓋州市人民政府。後一直作為各級政府的辦公機構,後由市政府經修繕後,恢復民國時期建築風格,決定改為沈延毅紀念館。現為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沈延毅(1903—1992),字公卓,出生於蓋平縣(現蓋州市)城東土台村。其父是清末宣統年間的秀才,能詩善文,擅長書法,在當地名望很高。沈延毅自幼聰穎,更受其父影響,從家父讀經學史,作詩臨帖,苦練書法,博採眾長,青年時期還曾得到康有為的指導,因而書法功日漸深厚。及後先後就讀於民國大學、北京大學。畢業後,先在吉林道尹公署任職,又在中東鐵路督辦莫德惠處司文書之職。光復後,曾任東北生產管理局秘書處處長。解放後,曾任遼寧省博物館研究員、瀋陽市文史館館長。後被下放農村插隊落户。1978年落實政策回城後,先後擔任過遼寧省政協常委、瀋陽市政協常委、遼寧省書法協會會長、遼寧省書法家協會主席、中國書法家協會名譽理事、中華詩詞學會顧問等職,是我國屈指可數的書法大家之一。

走進老宅,一種時空交錯的感覺油然而生。駐足在青石板鋪就的院落裏,滿眼是一座具有遼南風格的四合院,古樸、典雅,濃郁的書香撲面而來。

整座院落建築素雅,門敞窗明,相配益彰,雖無雕樑畫棟之華美,卻也碧玉素裝,雅而不俗。

大門為古民居風格,門前置石墩。在古民居中,門前石墩更具備象徵意義;方石墩,即箱形,象徵書箱,所以文人家宅大門兩側的門墩根據傳統做成箱形;圓石墩,即鼓形,象徵戰鼓,所以武官家宅大門兩側的門墩根據傳統做成鼓形。“臧家老宅”的方形石墩昭示着主人文人的身份。

大門為木製對開,門上置門釘和門環。紀念館正門上有著名書法家沈鵬的親筆題詞“沈延毅紀念館”。

沈延毅紀念館佔地面積約1311平方米,建築面積為590平方米,極具有遼南建築風格,古樸典雅、結構嚴謹、佈局合理、做工精細,是蓋州地區目前保留最為完整的民居建築之一,格局端莊,氣勢不凡。正房為主展室,東、西廂房為副展室,門房為接待室;該館分四個展館,分別放置沈老生前銅像、各界名人題詞、沈老生前照片及遺物、沈老譽滿全國及世界的書法真品。主展室內陳列着沈延毅先生各個時期的作品,一幅幅風華絕倫的書畫,讓人體味恬靜中的靈動和淋漓中的雄健。沈延毅的遺物讓我們看到,在藝術上德高望重,日常生活中卻是相當的簡樸和清貧。一把老式沙發、一副高度近視眼鏡、一把舊茶壺、一根磨破皮的老枴杖。這裏復原了沈延毅當年創作時的畫室,文房四寶還是按當時的位置擺放,1:1比例復原的沈延毅蠟像令其家人、朋友和學生們驚歎不已,彷彿沈老不曾逝去。副展室主要陳列沈延毅與家人、朋友不同時期的照片,利用影像資料介紹他的創作生活和社會活動。按1:10的比例微縮了沈延毅故居,呈現出巧奪天工的神奇。

沈延毅紀念館皆為傳統四合式民居,保存完整,是清末民初遼南地區四合院民居建築的“活標本”,極具研究和觀賞價值。

俯瞰,舊檐青瓦之間濃縮着傳統建築的精髓,沉澱着民間記憶的豐厚底藴,滲透着古城古韻。

青瓦鋪於房頂,素雅、古樸、寧靜;飛檐舉於天地,飄逸、靈動、輕盈。

在這一角瓦片中,歷史的韻味迎面而來。

(二)

天地即大人,人亦小天地;瓦上四季,檐下人生。

古樸而略顯神秘的古城裏,青磚鋪就的老街兩側,明清建築比比皆是,散發着縷縷古樸醇香,恍如隔世。四合院在我國有着相當悠久的歷史,早在2000多年前,就有四合院形式的建築出現。起先它是封建社會上流階層的一種住宅,多為官宦和富豪之家用於府第,後來逐漸走向尋常百姓家,形成頗具特色的民居民俗,最終成為漢民族民居的典型代表。

四合院是蓋州古城文化中一道獨特、美麗的風景。古城蓋州的四合院保留眾多,自大堆子至東關,明清時建築比比皆是。但它們普遍存在年久失修、拆改嚴重的情況。蓋州古城南關碼頭開埠,是蓋州乃至東北的一件大事。它不但使蓋州從傳統的農牧中心一躍而成了東北內陸第一大商貿中心,而且標誌着整個東北內陸市場經濟的發端。

蓋州古城在明初開始構築城池,在此基礎上相繼出現了磚石木結構的民宅房屋。留下了大量的官宦宅地、祠堂牌坊等古建築物、古構築物。古城內的大宅富户盛行磚雕、木雕,以此為榮,標新立異,爭奇鬥豔,蔚然成風,也給我們留下了許多極為精彩的藝術佳作,這也是古城民居的一大特色。

古城四合院的基本形式是由坐北朝南的正房、坐南朝北的南房和東西廂房及四面房屋圍成的南北稍長的矩形封閉庭院。位於南關普濟寺前衚衕裏的蓋州市老年書畫研究會會址,更具有遼南傳統四合院建築的典範。古城的四合院,“四”是東西南北四面,“合”是合在一起,即東西南北四面的房圍在一起,形成一個“口”字形,展現着古老的建築藝術風格和其獨特的文化魅力。

古人對住宅十分講究,往往花費大量心血打造居所。通常來説,看一個家庭房屋的結構、面積便能讀出整個家庭的社會地位、經濟基礎。古城四合院在營建是很講究風水的。四合院裝修設計的時候一般都會考慮擇地、定位到確定每個建築的具體尺度,都是要按照風水理論來進行的。

風水學説,實際是中國古代的建築環境學,是中國傳統建築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這種風水理論,千百年來一直指導着中國古代的營造活動。除去風水學説外,四合院裝修設計、雕飾、彩繪也處處體現着民俗民風和傳統文化,表現一定歷史條件下人們對幸福、美好、富裕、吉祥的追求。如以蝙蝠、壽字組成的圖案,寓意"福壽雙全",以花瓶內安插月季花的圖案寓意"四季平安",而嵌於門管、門頭上的吉辭祥語,附在檐柱上的抱柱楹聯,以及懸掛在室內的書畫佳作,更是集賢哲之古訓,採古今之名句,或頌山川之美,或銘處世之學,或詠鴻鵠之志,風雅備至,充滿濃郁的文化氣息。

清末民國時期的建築風格和建築藝術是非常豐富的。這個時期的磚木結構民居中採用了青磚砌牆,抬梁木構架和混合結構方式來建造房屋;封火牆多采用硬山式裝飾,在屋脊上多裝飾花脊等。

蓋州古城的四合院,並有“一壁二門三磚四瓦五脊六獸”之説。從樑架上看大多還是抬梁式建築,不管是正房還是廂房以及門房,五檁無廊大木小式硬山是主流特徵和主要形式,也有五檁前出廊硬山和七檁前後廊硬山的民居。面闊多為五間,也有七間、九間和三間的房屋;明間略大一點,次間與梢間相同。

古宅的窗以“支摘窗”居多。主要是木構架房屋使用這類窗户,將它安裝於建築物的前檐金柱或者檐柱之間。在檻牆之上居中安裝間框,將空間分為兩半。間框上端交於上檻,下端交於踏板。抱框與間框之間安裝支摘窗,支摘窗分為上下兩段,上為支窗,下為摘窗。有能力的人家支摘窗一般都做內外兩層。支窗外層為欞條窗,糊紙或安裝玻璃,內層做紗屜。摘窗也分內外兩層,外一層做欞條窗糊紙,以遮擋視線,並有保温作用。

古代蓋州民宅一般人家只用板壁,板壁多用於內外間的間隔,在進深方向柱間,由大框和木板構成,其構造是在柱間立橫豎大框,然後裝滿木板,兩面刨光,表面或油漆或光面。

蓋州古民居展示了舊時人們的生活狀態以及習慣及民間風俗,家裏的長輩居住的是上屋,即朝南的正房,晚輩的要住在廂房。蓋州四合院是中國傳統民居形式之一,彙集了傳統文化中祥和、團聚、寧靜等文化因素。

尋常巷陌,百姓人家,構成了古蓋州民居文化的傳承。想當年,蓋州古城民居門樓彩繪一新,庭院井然有序,為古城裝點了無限風采。“合”是出於保存自我的一片小天地;“敞”是積極迎取天地自然的大世界。“合”與“敞”在建築上的有機結合,寄託着古人在有限的空間裏實現與天地自然相互往來的願望。

蓋州古民居中最有代表性的建築便是四合院。但這種古建築保存下來的很少,在古城區,至今完好地保存着古民居約有171處,其中四合院約有50餘處,多為清末民國時期修建的,它展現着蓋州古城一帶古老的建築藝術風格和其獨特的文化魅力。

“四合院”是蓋州古城特有的傳統建築形態,是構成歷史蓋州的“細胞”,青灰色的四合院烘托紅牆黃瓦的明清建築羣,成了蓋州的標誌。每一座老宅,每一個庭院都承載着大量有形和無形的歷史信息,是歷史文化名城的寶貴資源。

如今,青磚灰瓦古樸的身影漸漸遺落在繁華里,遺落在城市的呼吸中。古城拾遺是傾訴,是遙想,是在記憶中的追尋。隨着老宅被列為文物保護單位,有朝一日,這些宅邸能夠獲得進一步的修繕和保護,重煥新生,併發揮出其歷史文化的價值,將文化遺存與現代生活相結合,與城市建設相融合。

回首過去,洗盡鉛華,古城留下一身古樸厚重。展望現在,塵埃落盡,蓋州古城半是舊夢半是繁華。那瓦上的風霜雨雪,那樑上的圖騰,那鐘鼓樓上面的晨鐘暮鼓,那牆外的護城河,往日裏的舊時光便藏在這裏……一磚一瓦總關情,一草一木皆是詩;一片青瓦,一縷濃得化不開的鄉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