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騰衝之美,盡顯于山川河流、民族文化、開放包容中,無論走得多遠,對故鄉的思念只增不減。”2月26日晚,“春暖一江水 暢想彩雲南”瀾湄六國新春文化交流活動特別節目在海內外平台上線,57歲的泰國華人李成線上“重回”家鄉,激動地在微信朋友圈轉發留言。
視頻中,李成看到騰衝市司莫拉佤族村青山環抱,泉水潺潺,鄉村旅遊發展得紅紅火火,已成為旅遊熱門打卡地。
司莫拉佤族村是美麗騰衝的一個縮影。雲南省騰衝市位於中國西南邊陲,與緬甸山水相連,是中國陸路通向南亞東南亞的重要門户,也是中國著名僑鄉。這裏生態環境優越,氣候宜人,橫貫全境的高黎貢山被譽為“物種基因庫”。近年來,騰衝市依託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着力加強傳統村落保護與開發,打造生態宜居宜遊美麗鄉村,逐步打開海內外旅遊市場。
兩年前,闊別故鄉31年的李成受邀回到騰衝和順古鎮——他出生的地方。“老宅、宗祠、巷道、溪流,如今的和順煥發新的光彩,但我們熟悉的東西一直都在。”
李成口中的和順,始建於明朝,是西南古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因為人多地少,和順人曾遠赴南亞東南亞謀生。如今,和順全鎮人口僅6000多人,僑居海外的和順人卻多達12000人,分佈於緬甸、印度、泰國、新加坡等十餘個國家。作為騰衝市較早發展旅遊業的古鎮,和順獨具特色的僑鄉文化和絕美的山水風光,每年都吸引數以萬計的中外遊客前來觀光旅遊。
“小時候的夢想是走出鄉村,過上都市生活。但現在,我們在故鄉看到了更多可能性。”6年前,張麗辭去昆明的工作,與愛人回到家鄉和順,將老宅“修舊如舊”,經營民宿。
張麗家的民宿為實木建築,木雕門窗精細講究,客房內裝修簡單樸素。在這個古樸温馨的四合院內,張麗與客人度過了很多難忘時光。“田園牧歌、小橋流水,和順的鄉村生活成了現代人的‘詩與遠方’。”張麗坦言,走進和順的不僅有各地旅人、海外遊子,更有不少像她一樣重回鄉村創業的青年。在經營民宿的6年裏,她深刻認識到,良好的生態是和順乃至騰衝最好最亮的名片,也是振興古鎮的最大潛力和優勢。
“望得見山水,才記得住鄉愁。”待疫情過去後,李成打算再帶着老伴和孩子回一次故鄉,住四方老宅,吃熱騰騰的泡米花。“對海外的遊子來説,‘根’在故土,這是最難割捨的情懷。”李成説。
(李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