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躍興/文
為了更好推廣中國傳統文化和藝術之美,近日故宮出版社推出了“跟着藝術大師”系列的其中《跟着王希孟遊千里江山》《跟着惲壽平去寫生》兩本新書。(新聞見17日中國新聞網文化頻道)
這套“跟着藝術大師”系列叢書,計劃出版10本,其中《跟着王希孟遊千里江山》《跟着惲壽平去寫生》現已出版,2021年還將陸續推出《跟着顧閎中赴夜宴》《跟着齊白石捕魚蝦》《跟着張大千去敦煌》《跟着關良去看戲》《跟着李可染去放牛》《跟着吳冠中游江南》……
從這套圖書的選題來看,內容涉及到的北宋宮廷畫家王希孟及其《千里江山圖》;清代畫家惲壽平及其一些“寫生”畫冊;五代南唐畫家顧閎中及其存世名作《韓熙載夜宴圖》;近代著名畫家齊白石繪畫中描繪的那些樸實厚重的螃蟹、機巧靈活的明蝦、往來穿梭的小魚等景物;第一個到敦煌臨摹壁畫的國畫大家張大千,攜家人弟子在人跡罕至的戈壁沙域風餐露宿,殫精竭慮,臨摹276幅壁畫的傳奇故事;我國戲曲人物畫的創始人、“戲畫大師”關良及其獨樹一幟的寫意戲曲人物畫;近代傑出畫家李可染筆下的形態各異、樸實無華、充滿泥土味的牛以及牛背上活潑可愛的牧童;當代著名畫家吳冠中畫筆下那青磚黛瓦、柔中帶美、靈動詩韻的江南水鄉景色……等等,可説全部集中於中國畫這一藝術領域中的藝術大師及其傑作,這些藝術大師在國畫的人物、山水、花鳥藝術題材的創作中,揮毫潑墨、殫精竭慮、巧奪天工,為中國藝術、為世界藝術貢獻了一幅幅的美畫佳作、鴻篇鉅製……
中國畫大致可分為人物,山水、界畫、花卉、瓜果、翎毛、走獸、蟲魚等畫科;有工筆、寫意、鈎勒、設色、水墨等技法形式,設色又可分為金碧、大小青綠,沒骨、潑彩、淡彩、淺絳等幾種。中國畫主要運用線條和墨色的變化,以鈎、皴、點、染,濃、淡、幹、濕,陰、陽、向、背,虛、實、疏、密和留白等表現手法,來描繪物象與經營位置;取景佈局,視野寬廣,不拘泥於焦點透視。中國畫在內容和藝術創作上,體現了對自然、社會及與之相關聯的政治、哲學、宗教、道德、文藝等方面的認識。總之,中國畫博大精深、歷史悠久而又奧妙無窮,但其在立意、構圖、技法和程式化的表現等諸方面則專業性比較強,這讓國畫藝術的愛好者對中國畫的欣賞和創作似乎感到望而卻步,難以深入堂奧……
應該是考慮到國畫讀者的這種審美心理,這套藝術叢書的出版者和作者把這套叢書作為藝術普及類讀物推出。比如《跟着王希孟遊千里江山》《跟着惲壽平去寫生》這兩本繪畫類藝術圖書,書中結合這些藝術巨匠的簡略生平、藝術特點、同類繪畫題材的衍變過程、相關作品及其背後有趣的故事,通過輕鬆的文字和精美的圖片,來聊聊歷史、聊聊藝術、聊聊這些藝術家以及繪畫史上的這些名作,帶領大家走進繪畫藝術的殿堂,走進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讓大眾感受到藝術之美、之趣……
此係列的第一本《跟着王希孟遊千里江山》,介紹北宋畫家王希孟表現青綠山水的曠世傑作《千里江山圖》。在中國藝術史的長河中,青綠山水畫是祖國傳統文化、藝術中的璀璨明珠,更是山水畫中最初並源遠流長的藝術表現形式。青綠山水,因其多用石青、石綠大面積上色,畫面亮麗,故此得名。綠水青山的描繪,寄託了天下太平、江山錦繡的願景,各代揮毫作畫者不乏其人,這其中尤以故宮博物院所藏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最為典型,它是里程碑式的典範之作,也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
《千里江山圖》以長卷形式,立足傳統,畫面細緻入微,煙波浩渺的江河、層巒起伏的羣山構成了一幅美妙的江南山水圖,漁村野市、水榭亭台、茅庵草舍、水磨長橋等靜景穿插捕魚、駛船、遊玩、趕集等動景,動靜結合恰到好處。畫中人物刻畫極其精細入微,意態栩栩如生,飛鳥則用筆輕輕一點,具展翅翱翔之態……它不僅是北宋青綠山水畫史上的一顆璀璨明珠,耀摺生輝,獨步千載,也是美術史上的一朵奇範,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該系列的另一本《跟着惲壽平去寫生》,介紹中國畫中沒骨畫的創始人、清初畫家惲壽平。“跟着惲壽平去寫生”,這個“寫生”一詞,主要是指自宋以後的花鳥畫。
惲壽平一生充滿坎坷與艱辛,豐富的人生閲歷使他在繪畫中更加註重生活的真實。他在舊居甌香館房前屋後種滿了各種花卉,將自然與自己的生活融為一體。鳥語花香不僅為他的生活增添了情趣,也為他提供了豐富的寫生素材。惲壽平認為,“寫生”不是機械地模仿自然、複製自然,他十分注重“以形寫神”,強調神韻的重要性。現收藏於上海博物館的惲壽平《畫跋冊》,其中有他對於“寫生”的領悟,“寫生一種是像黃荃(歷史上五代花鳥畫派的一支,代表畫家即黃筌——筆者注)一樣細緻;另一種‘沒骨法’才是繪畫的源泉。”所以,惲壽平的“寫生”,他是把自己的情感注入到摹寫之中,作品具有豐富的感情色彩。
這幾年,故宮博物院致力於傳統文化藝術的弘揚,此次推出的“跟着藝術大師”系列叢書,每本書圍繞著名書畫家及其擅長的繪畫題材展開,“一本讀懂一個名畫大師”,我想讀者更應由此讀懂中國藝術精神,中國文化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