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中亞的哈薩克斯坦,由於地處歐亞大陸的中心地帶,自古以來都是兵家的必爭之地。經過不斷地征服與融合,最終形成了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並在後來成為蘇聯的一部分,貢獻着自己的工業與農業的資源。
蘇聯解體後,哈薩克斯坦成為了一個獨立自主的主權國家,沒多久它們就做了一件令世界都倍感意外的舉動——遷都。從阿拉木圖到努爾蘇丹,這975公里路程的背後,其實是當地人對於未來的嚮往與憧憬。
在遷都以前,哈薩克斯坦的首都就是位於中哈邊境上的阿拉木圖。早在蘇聯時期,這裏就是中亞地區重要的工業、金融和交通貿易的中心。由於受到外伊犁山上眾多河流的灌溉,這裏的土地質量十分肥沃;除了各種穀物之外,蘋果更是當地的著名代表性作物,因此該地也有着"蘋果之城"的美稱。
如此富饒肥美的土地,政府為何要將首都遷移出去呢?其實在這光彩的背後,藴含着這座城市背後的一些隱患,而這些隱患也恰好影響着國家未來的發展與復興,因此遷都的政策就顯得越發重要。
首先就是地理位置的限制。阿拉木圖的位置距離中國、吉爾吉斯等國的邊境很近。尤其是距後者邊境僅有20公里,與經常發生衝突的費爾幹納盆地的路程也在一日之內。這樣的地理位置極容易受到戰爭和恐怖勢力的影響與干擾,不利於國家安全的穩定。
此外當地嚴重的空氣污染也是遷都的主因之一。由於三面環山的地理位置,阿拉木圖的大氣粉塵和汽車尾氣無法及時被排放出去,尤其在冬季和春季期間污染更為嚴重,雖然當地的森林綠化率在中亞首屈一指,但礙於地理限制,空氣污染的問題依然沒辦法出現改善。
其實在定都努爾蘇丹之前,哈政府曾經有另外三座城市作為備選方案,分別是中部的烏勒套市、卡拉幹達市和北部的阿克託別市。
但三座城市卻有着和阿拉木圖一樣的客觀劣勢:烏勒套的基礎設施和工業實力較差,且城市遠離水源,不利於城市未來的發展;卡拉幹達屬於資源型城市,大量的礦產開發造成地面沉降,生態環境惡劣,不適合人類居住;而北部的阿克託別與俄羅斯接壤,同樣地處邊境地區,對國家總體佈局和管控能力不足。經過多方考慮,最終努爾蘇丹笑到了最後。
相比前三座城市,努爾蘇丹有着極其完美的地理優勢。雖然努爾蘇丹不算是完全處於國家中心,但它與其他主要城市的距離都不算太遠。而從地形和生態環境上來看,努爾蘇丹地處半沙漠草原地帶,城市視野極為開闊,有廣闊的城市建設面積。加上伊希姆河穿城而過,所以當地水資源非常充沛。
市政基礎設施完善,水資源豐富,沒有自然災害的威脅,唯一不利的就是冬天當地的極寒氣候(氣温最低時達到-60°c),剩下的也沒有不利的原因。因此努爾蘇丹成為國家的新首都也就不足為奇了。
除了以上的客觀優勢外,從維護國家安全的方面,選擇努爾蘇丹也是官方最為重視的原因之一。蘇聯時期,為了大力推行中亞地區的糧食生產,官方推行了著名的"處女地運動",大量俄羅斯族人進入哈薩克斯坦境內,進而改變了當地的人口構成。
總體而言,無論從國家未來走向,還是總體安全考慮,從邊境的阿拉木圖遷都到中部的努爾蘇丹,都是哈薩克斯坦的經過綜合考量與評判後的必然之選。這也從側面推動了哈薩克斯坦的現代化發展。
經過20多年的現代化發展,現在的努爾蘇丹已經成為了哈薩克斯坦的第二大城市,城市規模比剛剛遷都時擴大了數倍,各種現代化的公眾設施應運而生。道路兩旁越來越多的摩天大樓拔地而起,許多後現代主義的建築開始出現。
眾多充滿哈薩克文化的紀念建築構成了這座城市的天際線,成為這座中亞草原都市獨特的人文奇觀。例如著名的巴伊傑列克觀景塔,它的設計靈感來源於傳統的哈薩克神話場景:一隻名為"薩姆魯克"的神鳥在一顆白楊樹枝杈間產下一枚神奇的鳥蛋。97米高的觀景台象徵着遷都的年份,在上面可以俯瞰整個城市的全景,塔內還有一處大型的水族館和藝術畫廊,供遊人和市民在此欣賞與參觀。
另一處著名的景點,就是有着"世界上最大的帳篷型建築"的"可汗之帳"(哈語:Хан Шатыр)。這座新未來主義和哈薩克民族文化相結合的透明帳篷狀建築物,於2010年7月5日正式與市民和遊客見面。佔地14萬平方米的建築內部,擁有包括大型室內公園、奢侈品商店、餐廳、電影院等多種娛樂設施,總計造價達到了驚人的4億美元。
在一系列的建設之下,努爾蘇丹從一個荒涼無人問津的無名小城,一舉成為中亞最有潛力的科技現代化城市。一切都源於20年多年前的遷都舉措,這一具有前瞻性的想法,最終也使得哈薩克斯坦和努爾蘇丹成為了中亞地區經濟文化中心,成就了"草原雄鷹"的再一次騰飛。
975公里的長途遷徙,從邊境都市到國家中心的地理變化,阿拉木圖與努爾蘇丹的故事。見證了這個草原國家從獨立落後到現代化發展的成就,也驗證了遷都這一偉大的國家壯舉。
參考資料
1.《列國志:哈薩克斯坦》
2.《努爾蘇丹:草原雄鷹的騰飛》
3.《遷都前後的哈薩克斯坦》
4.《孤獨星球:哈薩克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