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話
銜山擁河向海,地理催生歷史。
大遼河在營口向西注入渤海,這在中國較大的河流水系中是個特例。有史以來,營口都以積極擁抱以商業文明為代表的河海文化而別具一格。
城擁大遼河,依河而興的城市向海發展,向海發展的城市因河靈動。站上新的時空節點,營口舉起“河海文化”的望遠鏡,把河海文化的“根”和“魂”體現和貫穿於城市建設全過程,打造有品質、有温度、有活力、有靈魂的城市。
知其所來,方知所去。營口新聞傳媒中心推出大型全媒體系列報道--《遼河故事》,邀您一同,在過往中細品屬於未來的滋味。
在地處渤海東岸的遼寧營口,動人的故事似乎每天都在上演,如穿城而過的大遼河水,源源不斷奔騰到海。
大河一脈,含蓄、堆疊着不同色彩的歷史基因。營口人鮮明標註着開放口岸、水運通衢的顯赫身世,也從未忘卻因此而來的,東西方強國的覬覦鳩佔和染指攪害。
停泊在牛莊港(營口)的美國海燕號和英國火炬號軍艦
1894年的甲午戰爭中,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紅十字運動、第一所紅十字醫院出現在營口的遼河岸邊;而今,“中國紅十字運動發源地紀念館”挺立於此。而紀念館所在樓宇,是百年前東北的第一個郵電所。
就這樣,19世紀和21世紀的兩個紅十字徽標,在同一個地方,分別映照出一座城市乃至一個國家,舊歲月血淚斑斑的慘痛記憶和新時代守望相助的動人景象。
我們在紅十字發源的地方
清朝道光年間,牛莊港口的活動下遷至遼河口處的沒溝營(即營口),營口成為了新的航運中心。1861年,營口成為東北最早的通商口岸,有了外國人居住,出現了傳教士和教會,西方醫生和醫院,這些先天優勢為中國紅十字運動在營口的起源創造了不可缺少的條件。
1894年8月,中日甲午戰爭爆發,戰火逼近營口,為了救護流落在營口街頭的傷兵,由在此躲避戰火的英國領事館蘇格蘭長老會傳教士、醫生司督閣等中外人士發起,經清朝政府批准、海關合作,12月3日,在營口租用一家中國客棧開辦了簡易的紅十字醫院。當時,救護工作由營口海關醫生達瑞總負責,參加救護的共有8名醫生。
1895年3月,日軍攻陷營口。司督閣醫生等人在紅十字醫院門口掛上“英國居民”和“外國教會”的牌子,並插上紅十字旗幟,使滯留在醫院內的清軍傷員得到保護和救治。
3月9日,中日兩軍在田莊台進行了極為劇烈的戰鬥,營口紅十字醫院前去救援,並設法將傷員轉至營口。截止到1895年3月戰爭結束,營口紅十字醫院共收治傷兵1000多人。
向營口紅十字醫院轉運田莊台戰役傷員
儘管當時條件很差,但死亡率卻出奇的低--其中的重要原因,就是中國歷史上最早開展的紅十字救護運動和第一所紅十字醫院發揮了作用。
在東北第一個郵電所 聽歷史的迴音
中國紅十字運動在營口發源10年之後的1904年,清朝商約大臣呂海環、工部左侍郎盛宣懷等人,在上海邀請中立的英、美、德代表,共同協商組建了“萬國紅十字會上海分會”,並在營口設立第一個分會,以救助日俄戰爭中遭受戕害的營口民眾。
那時候,上海萬國紅十字會籌集的各地商民捐助款項,運寄營口分會發放,在瀋陽、遼陽、新民、開原成立的紅十字醫院所需藥品、物資皆取自營口。截至1906年3月,營口紅十字會共醫治2.6萬人,救護出險、資遣回籍者2萬餘人。
如今,營口遼河廣場旁的中國紅十字運動發源地紀念館,成為城市的一處精神地標。這座兩層樓宇由條石和紅磚砌築牆體,是當年西洋建築風潮中的代表性建築,始建於1906年,原是“牛莊郵便局”舊址。紀念館的佔地面積為560方米,共設九個展廳,以不同的時間軸和主題介紹、展示世界和中國紅十字運動的歷史。
走進紀念館,映入眼簾的是一幅充滿滄桑感的浮雕,這些栩栩如生的人物,正是中國紅十字運動的先驅者。浮雕的左邊是千帆競發的遼河口,右邊是營口紅十字分會的總醫院普濟醫院。
在這裏,能夠看到司督閣等人當時在營口活動的照片,以及甲午戰爭後,為表彰司督閣和營口戰地紅十字醫院在救治清軍傷病員工作中所作的貢獻,光緒皇帝特授予司督閣等幾位主要醫生雙龍金星勳章和允許開設紅十字會醫院的親筆信。
司督閣等在營口活動的珍貴照片
紀念館二樓,展現了各級各地,尤其是營口紅十字組織在不同時期發揮的重要作用--面對大災大難時,總有營口人挺身在前,將“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傳承弘揚。
你不必怕 營口有我
紅十字是一個徽標,承載信念和勇氣;紅十字會是一座橋樑,傳遞絕處逢舟的喜訊和雪中送炭的福音。
在營口大石橋市黃土嶺鎮石門村,男孩兒於子賀2017年3月病逝時只有11歲。父母將他的肝、腎、眼組織器官捐獻,圓了孩子生前最大的心願。而這一心願,緣起自小子賀在與腦瘤病魔抗爭中從網上獲知的一條器官捐獻的新聞。
肝、腎、眼組織器官捐獻者於子賀
營口不僅有小子賀,還有眼角膜捐獻者鄒向前,還有多位造血幹細胞成功捐獻者……善行就像一粒種子,有了灌溉就能破土而出、拔節生長;當一座城市的歷史基因被髮掘,終將成為城市的文化靈魂。
走進營口,一隅一瞬之間總會感知温暖。這座對文明和道德建設自覺而敏鋭的城市,240萬人口中有志願者28萬人,國家層面註冊志願者組織800多個,實施志願服務項目近2000個。
白底紅十字,穿越了一百多個春秋,寫就了光輝的歷史,在新時代,正交織新的篇章。
我們的紅十字,我們在營口,我們在它發源的地方。
▼
往期精彩回顧
▼
●遼河故事①|大有來頭大遼河
●遼河故事②丨曲藝碼頭待後生
●遼河故事③丨跨越時光的渡口
●遼河故事④丨民歌款款踏浪來
●遼河故事⑤丨靈水引龍通四海
●遼河故事⑥丨獨領西海岸風情
●遼河故事⑦丨饒富濕地候鳥知
●遼河故事⑧丨夢迴那幢小紅樓
●遼河故事⑨丨百年琴韻泛佳音
●遼河故事⑩丨跋涉千里探源頭
●遼河故事丨温潤濕地近在城
●遼河故事|老街風華今又來
●遼河故事|百年炮台佇海口
●遼河故事|百年縱橫大屋子
●遼河故事|彼岸有座桃花源
●遼河故事|蘆葦蕭蕭紙生輝
●遼河故事︱藥草流芳藴乾坤
●遼河故事︱紙承流金歲月情
總監製 / 王忠陸 監製 / 張旭勇 李丹
記者 / 付思文 編輯 / 宋瑩瑩
配音 / 紀偉 王藝潔
視頻製作 / 梁永峯
音頻製作 / 趙宇 安琪
責編 / 魏家鵬 製作 / 郝園
【來源:營口新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