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瞰當塗大青山。 濮 勇攝
荷塘花開。 資料圖片
當塗,從遠方來。
在河之洲的當塗,與我的故鄉和縣一衣帶水。盛夏荷月踏訪這片江南土地,所見之處一片蓬勃葳蕤。
當塗,名從何來?博物館的文字,解疑釋惑。當塗縣置名源於古塗山氏國,縣名取地處臨淮塗山之意。塗山,為大禹治水會盟之地,古書中亦有禹娶塗山氏女的記載。東晉時,淮濱當塗縣居民流亡江南,即在江南於湖縣僑置當塗縣,地名留存至今。
承接千年歷史的當塗,復又賡續淮濱塗山之文化,底藴深厚。每一處遺址,都能讓人觸摸到遠古斑駁的舊影,感受到當塗姑孰古城一顆年輕而跳動的心。
一
禹制《九招》,有鳳來儀。兩年前,一個春寒料峭的清旦,在當塗初聆古琴曲《高山流水》,琴聲悠悠,文脈流長。
遠古的芬芳撲面而來。荷月正當時,綠肥紅瘦,蔭翳蔽日,荷田青青,紅蓮灼灼。荷香隱隱約約,時遠時近,連綿不絕。
護城河、釣魚台、東吳天子墳……細數當地形勝,不勝枚舉,但心香一瓣,惟寄青蓮居士。滿城瀰漫着蓮的芳香、蓮的影子。蓮是一代詩仙李白的魂魄,絲絲縷縷,暗香浮動。
小扣“太白勝境”,門庭洞開,此乃人間蓬萊,正合謫仙久居。曲徑通幽處,花木扶疏,竹影婆娑,一尊詩仙雕像,渾身漢白玉塑成。玉為君子之德,玉佩叮噹不離身,大禹有之,太白有之。眼前的李白,凜凜然有浩然之氣,他擎起金樽仰望蒼穹,把酒問月: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願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裏……一肚子的憤懣,一肚子的不合時宜,問天問月,酒入愁腸。清風徐來,衣袂飄飄,遺世獨立,羽化登仙。
豈是蓬蒿人的一代風流,心懷凌雲之志,書劍飄零,長安求仕。他按劍叉腰,驀然回首,千里暮雲平。此情此景,倒憶起《西廂記》中張君瑞牢騷滿腹,憤懣感慨:“學成滿腹文章,尚在湖海飄零。”明代徐文長、李卓吾與湯顯祖三位感同身受,連連眉批“不獨你一個”。不獨你一個,屈子如是,莊子如是,嵇康如是,東坡如是,稼軒如是……
滿腹才華,暫且安身長安,一朝為玄宗賞識。良辰美景,賞心樂事,沉香亭畔,牡丹花下,玄宗與貴妃賞花問月,伶人以舊詩舊曲歌之舞之,難賦深情。李三郎諳通音律,請教坊用新詩新曲助興,可博佳人一笑,於是便請翰林學士李白寫詩助興。而李白已喝得酩酊大醉,乘着酒興寫下《清平調》三章。“雲想衣裳花想容”,李白便是李白,一闋《清平調》讓唐明皇也仰慕他的文采。
二
詩仙本是天上人,不見容於官場;當塗,一個清淨之所,一個令他嚮往的江南仙境。
大青山,綿延千里,山色空濛,東晉謝朓結廬林泉,終老於此。而他又是李白最傾心的詩人。車行山道許久,兀自走不出大青山的懷抱。大青山,春季桃花笑開,聽説結的果又大又甜,想來也是,這大青山每一株植物沾染上詩人的仙氣,自然碩大無朋,香甜可口。一年一屆的桃花節,不妨喚作“蟠桃會”。
在當塗,見到李白《上陽台帖》,甚是驚喜,儘管為影印本,但字跡清晰,紙張發黃,仍不失為鎮館之寶。年少臨池,略知八法,今見橫幅長卷字帖,激動得呼朋喚友,彷彿要讓世人都知道李白不僅詩寫得好,書法功夫也了得。
山高水長,物象千萬,非有老筆,清壯可窮。十八日,上陽台書,太白。
寥寥25字,字如其人,人如其字,飄飄然有凌雲之態,高出塵寰,得物外之妙。人云其字飄逸,豪氣雄健,乃知白不特以詩鳴也。宋徽宗品其字,也用瘦金體題跋,那幾十個字,彷彿一道道金戈鐵索、細繩鋼絲捆住了其手腳,也斷送了大宋的半壁江山。而李白字如其人,仙風道骨,飄逸灑脱,青崖間放牧白鹿,逍遙且自在。
三
李白無處不在。大青山的荷花塘,百畝蓮花次第綻放,木質長廊曲通藕花深處,風輕輕,雲青青,水澹澹,荷亭亭。南邊廂的荷花開得正歡,北邊廂則有美人遲暮之嘆。蓮也有前世今生,彷彿青蓮居士。
這裏的荷花密密匝匝,擁擠不堪,若在大青山下結廬,與謝朓、李白為鄰,往返於荷花塘,聽雨打蓮蓬,品荷塘清韻,不失為人間美事。
想起李白碑林裏,百名書家寫李白詩,唯有林散之的《望天門山》給人印象深刻。林散之一生崇尚詩仙,生前極喜李白的詩,他曾言,自己的詩書畫中,詩第一,並説百年後與李白做個鄰居,終遂願。
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餘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無比深愛詩仙的余光中也追隨李白去了。
不經意間,水上人家的餐桌上,碟碗也有蓮影,如豆蔻二月花,賞心悦目,香氣四溢。紅燒魚、清蒸魚、烤魚,魚戲蓮葉。大公圩,江南魚米之鄉,不虛此名。詩人云遞給的蓮子,輕輕剝開,白玉般的果,如花生粒大小,嘗一口,真有“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的況味。許是意猶未盡,於是相約塘邊摘蓮葉,蓮葉闊大,戴在頭上頓感涼爽,就着水近處,採蓮蓬,剝蓮子,似水流年,詩仙如影隨形。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李白的詩畫渾然天成,而當塗的一抹山水,天造地設,與蓮相關。
當塗訪蓮,不亦樂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