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山古建羣的由來!

崆峒山,道教名山勝地。位於甘肅省平涼市城西12公里處。因傳説華夏人文始祖黃帝曾至此山向廣成子問道而著稱於世。

崆峒山古建羣的由來!
崆峒山古建羣的由來!
崆峒山古建羣的由來!
崆峒山上,廟觀甚多。山麓問道宮,始建於唐代以前。唐代,在山上修建了軒轅宮(清代移天仙宮院內)。北宋乾德年間(963━968),在主峯馬鬃山巔創建真武殿。政和年間(1111━1118),宋徽宗頒旨,重修山麓問道宮。明嘉靖二十年(1541)開始,平涼韓藩王室將馬鬃山巔闢建為皇城,在皇城內重建真武殿,頂覆鐵瓦,遠望如金台玉闕,並增建獻殿、藥王殿、老君樓、太和樓、玉皇閣、靈官洞。自山麓至香山樑頂,修建了聚仙橋、王母宮、紫霄宮、老營宮、遇真宮、南崖宮、天仙宮、鬥姆宮、靜樂宮、玄聖宮、飛仙閣、磨針觀、十二元帥殿、白虎殿、東華庵、混元樓等。在雷聲峯修建了雷祖殿、玉皇樓、聖父聖母樓、三官殿。從中台至皇城創建了三天門,並在二天門建三教洞。期間又重修問道宮,並在院內增修全真閣。清康熙年間(1662━1722),請來陝西隴縣龍門洞道士苗清陽,將崆峒山闢為道教十方叢林。此後,在皇城前增建鐘鼓二樓,在雷聲峯一帶又建三星殿、龍君殿、眼光殿,在香山樑頂修三清道祖殿,在朝天門上頭修建藥王洞,在東台修建關聖帝君殿,在中台修建飛昇宮、三皇樓,在招鶴堂增修三清殿、文昌宮。民國期間,於南台創建丘祖殿,在中台創建七真觀,在鳳凰嶺創建太清宮,在臘燭峯頂創建八仙殿,於棋盤嶺修建三聖殿。

崆峒山古建羣的由來!
崆峒山古建羣的由來!
崆峒山古建羣的由來!
崆峒山古建羣的由來!
1958年後,大多數道士被迫離開宮觀,建築物逐漸頹圮,至1980年時僅剩皇城建築羣、紫霄宮、雷祖殿殘存,其餘均成廢墟或瓦礫場。1982年後,羣眾集資,重修了雷聲峯建築羣,補修翻新了皇城部分建築物,並將原玉皇閣改造為五間大殿。至1989年,先後重建了問道宮、王母宮,修建了天仙宮、太清宮、三皇樓、三聖殿、子孫宮、軒轅樓等。

崆峒山古建羣的由來!
崆峒山古建羣的由來!
崆峒山古建羣的由來!
崆峒山古建羣的由來!
1994年,完成了崆峒山前、後山山門建設、硬化了崆峒山前山、後山、香山道路、中台停車場、桃花坪停車場、修建景區和景點道路15條、改造架設了供水、供電管線、購置安裝了環保廁所、建成旅遊諮詢中心、醫療急救中心和中台仿古式個體户經營房等基礎設施、新增景區旅遊安全防護設施及中英文對照標識牌、道佛兩教新修了法輪寺、觀音堂、通天橋、飛昇宮、王母宮、問道宮等景點景觀35處。

崆峒山古建羣的由來!
崆峒山古建羣的由來!
經過近年來的開發建設,景區基本恢復了九宮八台十二院四十二座建築羣的原貌,景區道路交通、用水、通訊、環境衞生及公共服務設施都經過了改建,景區管理和環境保護也逐步走向專業化、規範化、科學化,崆峒山景區知名度日益提高,成為古絲綢之路上的熱點旅遊景區和甘肅省黃金品牌旅遊景區。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057 字。

轉載請註明: 崆峒山古建羣的由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