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龍門石窟保護研究成果發佈暨龍門石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二十週年學術交流大會開幕,龍門石窟研究院發佈了20年來龍門石窟的六大重要考古成果,分別是:奉先寺遺址考古發掘、擂鼓台三洞窟前遺址考古發掘、香山寺遺址發掘、萬佛溝第1窟窟前建築遺址發掘、龍門西山北坡唐代僧人墓地發掘、瘞窟考古清理工作。
2000年,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24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河南洛陽龍門石窟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年來,洛陽市認真履行《保護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公約》,堅守申遺承諾,這六大考古成果見證了龍門石窟遺產保護的成績。
奉先寺是唐代著名的“龍門十寺”之一,為唐代皇家寺院。奉先寺遺址位於大奉先寺主洞窟盧舍那大像龕南約1公里處,遺址現存面積近3萬平方米。到2002年,龍門石窟研究所、洛陽市文物局與意大利那波利大學東方文化研究所合作,完成了奉先寺遺址第一期發掘工作,發掘面積超過2000平方米,共出土文物上千件。奉先寺遺址的考古發掘,是對唐代皇家寺院遺址的較大規模發掘,集中出土了一批唐代精美石刻造像,完成了對寺院佈局的初步釐清和大殿基址的完整呈現。
此後,2008年3月至9月,龍門石窟研究院與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聯合對龍門石窟擂鼓台窟前區域進行了考古發掘,發掘面積300多平方米。考古發現,擂鼓台3個洞窟前地面4米多深的堆積中,涵蓋了唐、宋、金、元等7個堆積層。發現的遺蹟包括用大條石砌成的規模較大的唐代窟前踏道兩處、窟前殿堂包石台基、面積較大的宋代造像題記6處、建築基礎1處及唐宋時期窟前道路等。出土石刻造像、建築構件、生活用品等文物1900餘件。其中,一尊菩薩頭像保存完好,髮髻藍色,色彩鮮豔,非常珍貴。其中,唐代窟前石作踏道的發現,是此次考古發掘的最大收穫。它是研究唐宋時期木構建築前石作踏道的珍貴資料,對研究當時寺院建築乃至都城大型建築前的石作踏道樣式及建造方法提供了實物資料。
2016年至2019年,龍門石窟研究院與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方聯合組成香山寺考古隊,開展了龍門唐代香山寺遺址的考古發掘,完成發掘面積3000平方米。發掘有唐宋時期的建築基址和道路,重要遺蹟如唐代的兩座塔基基址,有地宮、磚鋪面、散水、台基等;出土遺物有舍利石函、石造像、大型刻花紋石條、刻經石殘塊,磚瓦、瓷片、鐵釘、鎏金小銅佛像以及唐宋時期銅錢等。這是對唐代皇家寺院香山寺遺址的首次大規模發掘,發現較高規格、較大規模的塔基。結合文獻資料,初步推測為唐代入華印度高僧地婆訶羅墓塔。
萬佛溝位於龍門東山南部,考古人員在北崖上發現兩座小型窟龕。2016年至2017年,考古人員對新發現窟龕外部堆積進行了局部考古清理,清理面積近200平方米,出土窟前建築遺蹟、窟前建築塌毀後的建築構件以及道路等,遺物有石門、瓷器、陶器、鐵器、碎瓦片、石碑殘件、石立柱、石瓦壟等。結合相關地理關係,考古人員推測這一處窟前遺址與香山寺有一定關聯,初步推斷與唐代在龍門修行或安葬於此的佛教信徒或高僧大德有極大關係,窟前建築或與生活設施,或與僧人卒葬後的窟前禮儀性建築有關。
2011年,龍門石窟研究院與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合作,對龍門西山北坡唐代僧人墓地進行了搶救性考古發掘。此次發掘共發現圓形墓葬6座,發現的遺蹟有墓葬、磚鋪面等,出土遺物有石門、磚、圓蓮座、碎碑塊等。特別是出土的石門,為一整石雕鑿而成,雕刻精美。石門表面用線刻與減地浮雕手法相結合滿飾花紋,減地雕刻的是纏枝蔓草牡丹紋花朵和枝幹。此次發掘讓龍門周邊唐代僧人具袝葬行為墓地首次被發現,反映中西文化交流的精美石門(一級文物)出土。
石窟中,埋葬佛教徒或信徒的龕、穴,稱為“瘞窟”“瘞穴”。2016年,考古人員對東山石窟萬佛溝區新發現的兩窟窟前堆積的考古清理中,發現窟前有一定規模的建築基址,窟外側壁有碑。根據窟內構造,基本斷定該窟曾為一座瘞窟,出土有一塊封堵窟口的較大的石門。在萬佛溝溝底北崖新發現的一窟,經清理後也推斷為瘞窟,隨葬品有陶俑等,這是近年來在龍門石窟新發現的、還保存有隨葬品的第二座瘞窟。
龍門石窟研究院院長史家珍表示,針對寺院遺址、古墓葬等文化史蹟的調查和考古發掘,為豐富龍門石窟的文化內涵、開展寺院遺址保護規劃和文化展示、建設遺址考古公園、發展文旅產業等提供了詳細的資料,也將極大地推動中國佛教寺院建築考古、佛教史研究和龍門石窟研究的深入發展。
文/王勝昔
來源/光明日報
編輯/賀夢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