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屋在福建龍巖、漳州,廣東梅州、江西贛州的客家村落中較多見,沒想到揭陽古村落裏也有。
本文提到的圓樓位於揭東縣白塔鎮元聯村,從高處看就像一個巨大的甜甜圈,公廳和住房平均分佈在這個“甜甜圈”的不同位置。這座圓樓的建造年份成謎,一説建於明代中後期,已經有500多年曆史,一説建於清代初年。圓樓的公廳裏有一塊寫着“1754年重修”的石碑可以證明它至少在260多年以前就存在了。
當地人喜歡將這座圓樓稱為“獅頭寨”,因為正門的上方有一個面目猙獰的獅頭浮雕。民間認為獅子是百獸之王,能驅邪辟祟,獅頭浮雕就是這個象徵意義。
過去圓樓裏住滿了村民,如今僅剩一户人家。這座圓樓現為文物保護單位,不過附近村寨的年輕人對它並不瞭解,外地遊客更是知之甚少。
沿着鄉道進入元聯村,穿過幾排傳統潮汕老厝之後便看到圓樓,這座圓樓前面有一個橄欖狀,又像月牙狀的不規則池塘,池塘邊有一羣鴨子在嬉戲,南邊是新建成的濕地公園,靠近池堤的野草花在春光的照耀下迎風怒放。
用無人機升空航拍,但見池塘呈深綠色,周邊被綠草和各種潮汕傳統民居包圍,中間偏右位置就是圓樓,它分內圓和外圓兩部分,外圓也叫外環,是房子的外牆,內圓是一個大埕,相當於一個小廣場,過去是當地人曬穀子,舉辦各種活動的場所。每座房子的小門朝向以大埕的中心點為參照而各不相同。這個大埕過去也是小朋友嬉戲玩樂的地方。過去一到晚上,住在裏面的村民習慣性搬出凳子和茶具,一邊賞月賞星,一邊閒話家常。如今居民外遷,這樣的場景只存在於老一輩人的美好回憶中。
元聯圓樓的外圍還有一排“∩”形房屋,與中間的圓樓組成一個整體,兩者互相映襯,成為古村的獨特風景線。位於圓樓前方的池塘,一來可以作為生活用水,二來用來防火,同時也有一定的風水考量。
穿過圓樓大門,來到中間的大埕,沒想到歷經數百年,內部依然保存良好,儘管公廳和房子木門緊閉,但老舊之中並沒有破敗之感。
大埕一角的綠植告訴人們這裏仍有人居住,奔跑的小孩和休閒踱步的公雞給這個寂靜的空間增添了靈動氣息。
在大埕裏駐足良久,仔細欣賞每一個細節,大約半小時內,只遇到四個遊客,他們是從揭陽榕城區開車過來遊玩的。
據老一輩講,元聯村的先祖原為中原移民,他們先到了原屬饒平,現屬梅州大埔縣的巖上,之後再移居到元聯村,屬於“半山客”,半山客意指居住在潮汕地區的客家人,語言風俗深受潮汕文化影響。
經過數百年的融合,元聯村民已經完全潮語化,其口語和附近鄉鎮的村民沒有太大分別。
元聯圓樓內的圓埕一角有一口水井,過去水質清澈甘甜,水流量大,據説住在圓樓外的村民也會專程前來汲水,隨着圓樓內的居民陸續外遷,清理水井雜物的頻次下降,水質已經沒有以前那般清澈。
這口水井呈圓形,外面有一圈排水渠,中間的取水口並不是傳統水井的圓形結構,而是長方形的。時日流轉,古井見證歲月滄桑,日復一日地訴説着昨日今朝。
圓樓的公廳正對着大門,是整座圓樓裏唯一一間正面呈方形的廳堂,這間廳堂主要用來存放各種公共物件,或者舉行一些公共事務。公廳兩側的牆壁有非常精緻的浮雕,全部都是祥瑞內容,正面的木門上方是複雜的木雕和各種祥瑞圖案,包括仙翁、仙姑、花鳥蟲魚等。
如今,浮雕、木雕和繪畫已經老化,木門甚至起了一層皮,不過更添年代感。
元聯圓樓就像一位孤獨老者,默默地屹立在平原一角,它同時又是古村之魂,被風格不同的房子所蔟擁,無時無刻不在告訴後代子孫“客從何處來”。
關於元聯圓樓這樣的圍屋,很多遊客都有一個疑問,為什麼它們歷經數百年卻屹立不倒呢?
這和這類房子的結構有一定的關係,以元聯圓樓為例,其造型像大圓套小圓,牆體之間互相牽制,符合力學的原理,防水防震防盜防敵,只要把大門關閉,外面的人都無法進入,是中國建築界的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