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天下第一名橋”趙州橋,歷經千年屹立不倒,到底神奇在哪裏

由 南門語山 發佈於 休閒

“滄州獅子應州塔,正定菩薩趙州橋”。北方人一定對這句歌謠耳熟能詳,它囊括了中國北方四大建築奇蹟,其中就有趙縣的趙州橋。趙州橋不論是從設計、結構、建造還是功能上,世人瞭解後無不驚歎連連,稱之為“神橋”。這座“神橋”享譽國內外,堪稱橋樑藝術的千年奇蹟,令世界建築業刮目相看。

趙州橋又稱“安濟橋”,位於河北趙縣,建於隋朝,至今已有1400多年曆史。趙州橋的修建,是隋朝社會經濟繁榮的一個重要體現。在這一時期,隋朝“大興土木”,開鑿廣通渠,興修壽仁宮,此外還興建了行宮十二所等,在全國各地興起了修行建築的浪潮。這一時期的建築設計往往追求華麗大氣、設計精巧,以此來展現當時的繁華興盛。古話説,見山開山,遇水造橋。

隋唐時期,除了陸路交通,水路交通對經濟的發展也有着相當重要的地位。趙州橋的建造在當時經濟繁榮發展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成為隋朝經濟繁榮的縮影。説到趙州橋,自然少不得要提到它的建築師李春。趙州橋以複雜的建造工藝和高超的工藝水準著名,不得不讓我們感嘆其其背後建築師李春經驗之豐富,才華之出眾。在拱橋藝術水平相對落後的當時,能夠提出這樣具有創新性的天才理念其超前性可想而知。

現代利用各種科技手段建造了港珠澳大橋這一高難度、壯觀的跨海大橋,而在古代,造橋巨匠李春,在沒有任何先進設備和技術的條件下就造出瞭如此行為壯觀的“神橋”——趙州橋。也有傳説趙州橋為魯班所造,民謠《小放牛》就有唱:“趙州橋,魯班爺修,玉石欄杆聖人留,張果老騎驢橋上走,柴王爺推車紮了一道溝……”這是關於魯班與張果老打賭趙州橋堅固與否的傳説,傳説能使事物增添趣味性和神秘感,趙州橋為魯班所修在民間流傳極為廣泛,在百姓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趙州橋歷經千年風霜依然屹立不倒,跟它精妙的橋樑設計和精巧的建造工藝有很大關係。首先從選址來看,李春選擇在粗砂之地上建造趙州橋,大大地提升了橋樑的承重力度,更能確保橋樑的穩定性。我們都知道,建房子時打好地基十分重要,只有地基穩固,房子才能承受更大的重量。這個原理運用在建造橋樑上也是一樣的。

利用天然砂石作為地基的趙州橋,橋台用5層石條砌成,每層較上一層都稍微出台,基礎設計的短小且厚實,確保能夠完全承受橋身的重量。其次是橋樑的外形及結構設計。古代的橋樑多以半圓形拱為主,這種簡單的設計卻也也有許多不足:跨度越大,拱橋的高度便越高,橋樑也會變得陡峭,給車馬行人過橋帶來不便甚至伴有危險;除此之外,半圓拱形的施工難度也更大。

趙州橋在建造上採用了圓弧拱,在保留古代圓拱形橋樑的美觀的同時又大大降低了拱頂的高度,更有利於施工。與傳統的直梁橋相比,圓弧拱的防澇泄洪能力更強、更具優勢。趙州橋在拱肩設計上也進行了創新。採用敞肩拱,在主拱兩肩上各建了兩個小拱,對洪澇災害起到了泄洪排洪的作用,通過增加過水麪積減輕洪水對橋身的沖刷,增強趙州橋的安全性。均衡對稱的四個小拱不僅糅合結構力學理論,也使趙州橋兼具藝術美觀性和實用性。另外,趙州橋的神奇之處還在於它的單孔設計。

這種設計完美解決了傳統多孔橋墩易被侵蝕、不利於船隻行駛、不利於汛期河流泄洪等問題,成為我國橋樑建築的獨創之舉。絕妙的藝術審美價值和豐富的文化內涵“神橋”趙州橋還有天下第一名橋的名號,它不僅以獨特的建築結構聞名世界,還有它絕妙的藝術價值和藴含的文化內涵,同樣令世界為之矚目。在追求整體形象和諧完美的同時,細部裝飾的精緻也為人稱讚。

欄板、望柱和鎖口石等雕刻精緻秀麗‘巧奪天工,是古代建築文物的精品,流暢雄偉壯觀的整體造型更為趙州橋增添一抹亮色,成為古今文人墨客稱讚的對象。古有張鷟、杜徳源,今有梁思成、茅以升,歷代文人騷客、建築名家都曾造訪趙州橋並留下許多千古名句,使得趙州橋的文化內涵韻味更濃。趙州橋流傳着許多膾炙人口的傳説故事,比如根據趙州橋流傳至今的的民間故事改編的《小放牛》,魯班與張果老打賭流傳千古的傳説故事也使得趙州橋充滿了傳奇的神秘色彩。

趙州橋上不論是雕刻裝飾還是拱橋形狀以及拱肩對稱原理,都藴含豐富的“天人合一”內涵,蛟龍、蟠龍等神獸和八角蓮花、竹節、元寶等圖案也寄寓着人們心中平安吉祥的美好願望。千年古橋藴含巨大的科學研究價值趙州橋是我國現存古代橋拱中最古老的、跨徑最大的石拱橋,比世界上最早出現的拱橋早了幾百年。1400年間,趙州橋經歷了十餘次洪水、洪災,但依然完好無損地屹立在洨河之上,如此堅固的千年古橋,為研究我國橋樑建築業的發展提供更多的思路。

趙州橋以獨具匠心的選址、創意新穎的半圓弧拱肩式橋樑、新穎的堆砌方法以及堆砌材料,為我國橋樑建築做出了巨大貢獻,成為當代建築橋樑的典範。歷盡千年風雨卻仍然屹立不倒的趙州橋已然成為橋樑建築界的神話。1991年趙州橋曾被美國土木工程學會選定為第12個“國際歷史土木工程的里程碑”,與英國倫敦鐵橋、法國巴黎埃菲爾鐵塔、巴拿馬運河、澳大利亞悉尼灣大橋等世界建築工程相媲美。

它的存在凝聚了古代勞動人民的藝術與智慧結晶,這不僅是我們中華民族燦爛文化寶庫中的一種符號,成為我國珍貴的物質文化遺產,更是書寫了世界橋樑建築歷史的奇蹟,它的名字將永遠載入世界建築史的史冊。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