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坐高鐵看中國”八天直播:看見萬家燈火,更看見中國奇蹟

由 公冶爾藍 發佈於 休閒

  坐高鐵看中國,看見山河秀美,看見經濟復甦,看見萬家燈火,更看見中國奇蹟。

  今年十一長假被網友們稱之為“小春節”,國慶與中秋“雙節”撞個滿懷,還要補一個被新冠肺炎疫情耽誤的“遲來的春節”,三節同慶!

  在這八天長假裏,央視新聞、澎湃新聞等全國多家媒體推出“坐高鐵,看中國”專題直播報道,八天八條特別線路,穿山越嶺,天塹變通途,領略美麗中國。

  復工復學,復市復遊,是今年下半年的重大議題。

  澎湃新聞從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獲悉,國慶中秋長假的前七天單日客流均超千萬。

  中國旅遊業的復甦吸引了國際關注。紐約時報報道稱,“十一黃金週”可以視作中國“經濟健康運行的晴雨表”,今年國慶節假期旅遊業的繁榮發出了一個明確的信號——中國已以驚人的速度恢復到接近正常運轉的狀態。

  重返武漢,“中國號”復甦

  “回武漢看看!”

  武漢,這座城市在2020年春天與數不清的人產生了羈絆:那些悄悄簽下“生死狀”的醫護人員,那些千里奔赴深入“圍城”的志願者,那些留守武漢與社區鄰居共渡難關的外來務工者,那些為流浪在外的武漢人提供家一般温暖的陌生人……

  4月8日武漢解封那一刻,武昌站、武漢站、漢口站恢復了往常的人頭攢動,這一幕令無數人潸然淚下。

  10月1日,國慶、中秋“超長黃金週”首日,央視新聞、澎湃新聞記者隨車分別從北京、上海、廣州出發,奔向同一目的地——武漢。

  這更像是一場赴約。

  G598次列車由上海虹橋開往漢口的乘客許先生説,這是今年第一次回武漢,最想念媽媽做的菜;曾馳援武漢的上海機務段動車組指導司機馮劍堅到達漢口站,第一次吃上了熱騰騰的熱乾麪。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急診科護士孫雪林1月27日到達武漢,3月31日隨大部隊撤離,陪武漢度過了最煎熬的時期。利用國慶假期,她決定再回去看看當時並肩作戰的夥伴們。

  在武漢工作的山東小夥,趁着假期乘高鐵回老家。談起武漢——他説最大的變化是疫後重生,武漢人勁頭更足了,都想把失去的兩三個月的時間搶回來。

  疫後復甦,考驗的是武漢這座城市的韌性,考驗的更是中國的底氣。

  國慶期間,武漢地標黃鶴樓開啓沉浸式夜遊模式。 微信公號“武漢文旅碼” 圖

  紐約時報報道稱,中國在國慶中秋雙節期間,武漢黃鶴樓登頂了“全國最熱門景區”,拉薩的酒店預定量相比去年同期增長了600%。“當人們擠進火車,湧入古老的廟宇,以及做其他許多國家人民仍只能夢想的一切事情時,這是目前表明中國從疫情中復甦最清晰的信號。”

  據央視新聞客户端消息,來自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測算,國慶中秋長假前7日,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6.18億人次,同比恢復79.0%;實現國內旅遊收入4543.3億元,同比恢復69.9%。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稱,這麼龐大的人羣集體放假是中國“充滿信心的表現”。

  把失去的時間搶回來,從疫情中復甦過來,“中國號”列車一往無前!

  “經濟線、生態線、幸福線”

  坐着高鐵看中國,深入中西部,連接貧困縣。

  確保2020年農村人口全部脱貧,這是我們黨向人民、向歷史作出的莊嚴承諾。據新華社報道,“十三五”時期超5000萬農村貧困人口告別絕對貧困,我國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互為補充的大扶貧格局逐步形成並日趨完善。

  高鐵的開通,讓中國中西部地區的貧困縣有了更多與外界連接的機會,它是教育就業流動之線,也是謀生致富之路。

  多少從大山裏走出來的孩子,拿着大學錄取通知書興奮又懵懂地搭乘高鐵,第一次出省來到大城市讀書——原來山的那頭不再是山。

  又有多少務工者踏上高鐵背井離鄉,在異地找到一份能夠養家餬口的工作就心滿意足,他們賺的錢寄給了還在家鄉讀書的孩子。

  “她以後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就像考上北大考古文博學院女孩鍾芳蓉的母親所説的,“網上説鍾芳蓉是留守兒童,但她的孩子以後不會成為留守兒童,他們可以一家人開開心心地在一起。”

  高鐵連接着無數年輕人的夢想,還有那個你成長的地方、燈火闌珊處的父母親。

  除了讓人走出去,還得讓人留得住,這需要幫助貧困地區“脱貧摘帽”,創造就業,吸引消費。

  貴廣線,將原來從貴陽到廣州需要22小時左右的時間縮短至4個多小時,一頭連接着經濟發達的珠三角地區,另一頭連接着欠發達的西南地區。

  貴州省的深度貧困縣從江縣從此通上了高鐵,當地水果銷路大開,老百姓只需負責種植和採摘,幾乎沒有後顧之憂。務工人員以前一年只能賺2000多元,現在每個月就可以賺到3000多元。

  列車繼續往西走。青藏鐵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高原線路里程最長鐵路,被高原民眾譽為經濟線、生態線、幸福線。

  青藏鐵路。央視新聞客户端 圖

  在沒有鐵路的年代,西藏很多地區的牧民世代放牧,青藏鐵路的開通,給當地帶來鉅變。往來的客商增多,有些牧民嗅到商機,做起生意當上老闆。聖潔神秘遼闊的風光令人神往,旅遊業蓬勃發展,民宿、飲食、手工藝品等得以轉化為藏民實實在在的收入。

  “那是一條神奇的天路,把人間的温暖送到邊疆,從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長。”正如《天路》所吟唱的,一條條“巨龍”翻山越嶺,宣告西藏不再是難以抵達的雪域之巔。

  11個多小時跨越廣袤的大西北也變成了現實。蘭新高鐵橫跨甘肅、青海、新疆,綿延1776公里,是世界上一次性建成通車裏程最長的高速鐵路。

  蘭新高鐵。央視新聞客户端 圖

  隨着“旅遊興疆”戰略大力推進,新疆向遊人敞開懷抱,分享它的茫茫雪野、大漠孤煙、冰川湖泊,分享它粗獷淳樸的西域風情,分享它的美麗與哀愁。

  新疆也盡享旅遊業發展的紅利。2019年,新疆旅遊呈“井噴式”增長,接待遊客突破2億人次。

  在祖國的大好河山畫卷上,這一條條高鐵線,也是中國經濟發展成果的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