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關注不迷路,好文點贊有態度!
小編不才,卻願與各位小主分享自己的一些文章,感謝各位的捧場。
要想了解古時綿陽的風土人情、歷史底藴,博物館裏陳列的文物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近日,“涪城漢韻——綿陽市博物館藏漢代文物精品展”正在無錫博物院展出,70餘件文物向無錫市民生動地勾勒出漢代綿陽的生活萬象。文物走出去,文化交流活了起來。
(東漢銅馬 長110.0,寬50,高134.0cm)
銅馬原件由頭、頸、胸、腹、腿、尾等九部分鑄造而成,用鉚釘套合連接,比例勻稱,造型準確寫實。馬身軀鑄造工藝細緻,體壁極薄,厚僅2-4釐米。這是我國迄今發現最大的漢代銅馬。
(何家山2號墓搖錢樹 長32,寬24.5,座高52.1,通高198cm)
搖錢樹流行於漢魏墓葬中,由樹座、樹身組合而成。樹座多為陶或石質,起支撐作用,樹身多為銅質,由樹幹和枝葉構成。樹座象徵大地,樹幹以上則是天空,遍佈錢紋的枝葉上,承載着以西王母為核心、仙人瑞獸相伴的神仙世界,寄託了人們追求長生、永保富貴的美好願望。
(東漢紅陶馬頭)
(東漢紅陶舞蹈俑)
(東漢帶蓋銅鼎)
漢代是綿陽見錄史書的開端,而兩漢時期地處四川盆地的古綿陽遠離戰火,保持相對的和平安定,農業、商業發達,物豐糧足、六畜興旺,手工業得到長足發展。在綿陽市博物館的館藏文物中,兩漢時期的文物數量最多、最具地方文化特色。
“這次‘涪城漢韻’的展覽是綿陽市博物館新館開館以後,推出的第一個外展。我們館藏有三分之一是漢代文物,我們從近一萬件文物裏面,選出了70多件進行展覽,通過展覽反映漢代綿陽老百姓的生活、生產,以及思想觀念等。”綿陽市博物館副研究員、展覽和保管部主任李生説。
據瞭解,“涪城漢韻——綿陽市博物館藏漢代文物精品展”由綿陽市博物館、無錫博物院舉辦,以兩漢時期綿陽人的生活為主題,分為“千載漢風道涪城”“物阜民豐百業興”“居諸不息煙火盛”“禮正樂教慕神仙”四大單元,通過展覽的方式,把綿陽優秀傳統文化推向全國,傳播綿陽曆史文化。
“這次展覽有漆木器、鐵器、青銅器,以及陶俑為主的陶器,這些文物集中體現了漢代綿陽人開拓進取的精神,比如大銅馬是積極、開拓進取的展現;搖錢樹,展現了漢代綿陽人追求富貴,祈求長生的狀態。”李生説。
在看展過程中,來無錫旅遊的南京市民張雪莉通過文字介紹,向兒子講解着文物的內涵,一旁的兒子也是聽得起勁,還不時提出問題。
“孩子特別喜歡聽歷史方面的故事,他對博物館很感興趣,今天參觀的時候很榮幸遇到綿陽的涪城漢韻特展,通過文物的展出,我們看到了漢代人們的生活狀態,非常生動。”參觀者張雪莉説。
今天,趁着放暑假,上高一的徐建軍跟家人一起來到無錫博物院參觀。在涪城漢韻展區,一家人放慢了腳步,認真端詳、詳細瞭解。徐建軍表示,以前對漢代的瞭解只是從書裏面,比較淺顯,這次通過漢代文物的展示和了解,對歷史有了更多、更深刻的瞭解,機會很難得。
綿陽、無錫兩地雖然相距甚遠,但是兩地古代文明都很發達,老百姓的生活也很安樂,通過特色館藏文物的展示、交流,對豐富兩市市民的文化生活,促進兩市的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義。
“綿陽帶來的這些展品平時很難看到,跟我們江南地區的文物有很大的區別。不同地方博物館之間進行不同特色文物的展覽、交流,對豐富本地的文化資源很有好處。”無錫博物院副院長蔡衞東説。
據瞭解,“涪城漢韻——綿陽市博物館藏漢代文物精品展”一直要持續到10月18日,展覽地點為無錫博物院。同時,無錫博物院的“紫玉金砂——無錫博物院藏紫砂精品展”正在綿陽博物館裏展出,截止時間為10月25日,感興趣的市民朋友可以前往參觀。
綿陽廣播電視台全媒體中心
記者:汪俐君
責編:王躍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