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菁苔上。 ————《鹿柴》”
紫禁城是國人都知道一處古代文化建築羣,作為明清兩代眾多君王的居住地也是貴族們生活和工作的地方,無論是歷史價值還是研究價值都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並且在過往的歷史歲月中關於紫禁城的故事有很多,其中很大一部分都被翻拍成了影視作品。在這些影視劇中我們不難看出紫禁城不僅僅是皇宮那麼簡單,它的存在價值已經遠遠超出了它本身的影響力,彷彿在現代紫禁城已經成了一個代表中國文化的地方。而對於普通人來説它是那麼的遙遠,或許人們對它的瞭解也僅僅只是侷限於網絡和媒體,而非親身體驗。中國地大物博,南北的文化差異很大,但是紫禁城作為一個明朝時期遷都而建立起來的皇城,它有着太多文化精粹的集中體現。
公元1043年,靖難之役後朱棣成功的從朱允炆手中得到了大明王朝的皇位,改年號為永樂,繼續使用着應天府作為都城,但是一再有臣子上鑑讓他遷都,當時的燕京也就是現代的北京是臣子眼中的“龍興之地”,於是永樂元年朱棣就正式啓動了遷都的計劃。永樂四年,紫禁城的前身開始動工。永樂十八年,明王朝遷都北京,從那之後紫禁城就成了後來歷代帝王都使用過的都城,清軍入關之後首要的目的地就是北京,最終也是沿用了明朝時留下的宮殿。被李自成焚燬的眾多宮殿也得到了修復,經過了幾代帝王的持續修復和擴建,才有了眼前的紫禁城。在那些樓宇之間還有着很多的故事,而本文所要講述的一個故事就是關於一個箭頭和隆宗門的故事,清朝時期的白蓮教乘皇帝外出狩獵意圖攻下紫禁城,守衞者難當大任致使白蓮教眾人攻入了皇城,皇帝以此為戒將牌匾上的箭頭永久保留以作告誡。
皇宮匾額上的一支箭
在故宮的隆宗門的牌匾上竟然有一支弓箭,它到底是怎麼上去的,為何有經歷了數百年的時間都沒有人將它摘下來?它的背後又有着怎麼樣的故事?時間回到公元1813年,也就是嘉慶十八年,時逢秋季,到了皇家外出打獵的時節。滿清皇室在入關之前一直都過着遊牧的生活,而即便是到了北京城,他們依然想要在自己的生活中在體驗一下狩獵的快感,於是對於清朝的皇帝們來説,每過一段時間就要舉行的狩獵活動自然很重要。而承德附近的木蘭圍場就一直都是清朝的皇家獵場。每一次狩獵的參與者不僅僅只有皇帝本人以及一些皇親國戚,而是一次動員滿朝文武的集體活動。參與者基本上是皇宮中的所有人,就連禁衞軍都要傾巢出動去保護皇帝以及眾人的安危。而這個故事的背景就是在這個情形下。
公元1813年的8月13日,嘉慶皇帝帶着滿朝文武都去狩獵去了,而那個時期正是邊疆動亂的時候,很多的守城清軍都去往了關外,加上這次狩獵活動,紫禁城可以説是非常的空虛。在清朝很多有漢族老百姓自發組成的各種教會組織一直都以“反清復明”為口號進行運動,而作為白蓮教的一個分支天理教一直都潛伏在北京城裏面。這個皇城空虛,皇室外出的絕佳時機他們認為是一次非常好的機會。於是天理教的頭目就準備了一次“攻破皇城”的計劃。因為天理教眾人數眾多,加上紫禁城裏面的守衞十分的少,他們真的就取得了一些突破,在城內的眾多守城官兵都想要進入到皇宮裏面去保護那些手無縛雞之力的宮女和嬪妃,但是當時的總管太監卻認為那裏是皇家禁地,並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帶到進入的,作為一個神聖的地方,他們自己不會允許“反賊”進去的,可是太監們的想法太過天真,他們根本就不會知道外面有多少白蓮教的教徒。因為缺少守衞軍的保護,宮城裏面的很多地方都被攻破了,有不少的人死傷。
其實總管太監是白蓮教在皇宮裏面的一個接應,他的任務就是要幫助一眾教徒成功的進入到皇宮裏面去。當時眾多參與行動的白蓮教徒其實在林清的帶領下才加入進來的,他們都認為這是一次能夠擊敗清廷皇室的好機會,加上總管太監的幫助,他們一路從西華門門打到了東華門,一路上僅僅只是遇到了少數清軍的阻難。而那根箭頭就是在教徒們攻打隆宗門的時候射在牌匾上的。但是當他們剛要進入皇宮內廷的時候卻遭到了眾多清軍的埋伏,哪裏高強林立,作為進攻方他們沒有絲毫的優勢,很多人都被清軍當場擊殺了,很多人包括林清以及總管太監都被逮捕了。
這次鬧劇最終也是就這樣草草結束了,對於民間的一些起義組織來説這次行動進展可以説是非常巨大的,讓更多的起義者紛紛都加入了反抗清廷的隊列中去。一個皇家宮城居然被一種老百姓給攻破了,對於清朝的皇室特別是嘉慶皇帝來説真的是奇恥大辱。他在此之後還頒佈了一個罪己詔,她認為從漢朝開始、唐朝、宋朝、明朝都沒有發生過這樣的事,但是居然在大清朝發生了,真的是對皇家對清王朝極大的一次侮辱,是自己的責任,給祖宗蒙羞了。他在詳細瞭解事情經過之後,決定以這個事情為告誡,來警告後人不要再發生這樣的事情了,作為一個國家的君王不應該時時刻刻都想着自己的生活和享樂而背棄對國家的責任。故宮的牌匾上插着一支箭,200多年沒人敢拔,很多去過故宮的人卻不知。
話雖然説的很好,但是從嘉慶皇帝后來的表現來看或許這些話都只是他一時之興的想法罷了,而那支被射在隆宗門的箭頭也被永久的保存了下來,嘉慶皇帝下令不準任何一個人將這個箭頭摘下來,這是一次非常恥辱的經歷,而那個箭頭就是這個事件的證明。嘉慶想讓後世的皇帝看到它就能夠想起這個教訓,不讓這樣的笑話再一次發生在皇宮裏面,這也是為什麼那支箭能夠一直保留在牌匾上的原因。
公元1840年,一聲炮響正式揭開了我們國家百年屈辱史的序幕。這和那次紫禁城被攻破的事件僅僅只經過了二十多年時光,他的後裔們並沒有像他所期望的那樣以史為鑑好好的治理國家。其實究其原因還是作為帝王的封建統治者們眼中飽含了還多的私慾,以及短淺的目光,不去真的思考積弱已久的原因是什麼,面對問題只會認為是教訓,但是從無悔改之意。這是古代封建統治者的通病。時過境遷,這些東西早就已經被深深的印刻在了歲月的石板上,人們看着這些痕跡或許會思考,或許只會一笑而過。但是或許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從這些東西中看到一些生活的本質,就像嘉慶皇帝一樣,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卻依然未曾悔改。
結語
歷史總是向前的,無非是積極或者是消極的,我們生活中的一切都會成為未來的歷史,而我們的生活也終將是歷史。看懂一句哲理很簡單,但是難的是將哲理真的使用起來而非掛在嘴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