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探影理由其實也很簡單,第一個原因就因為顏值當時我也看轎車了,但感覺都一般,對比SUV之後,我發現,看到探影就有種鶴立雞羣感覺,本身探影設計就有一種優雅氣質加上科技感足,內飾設計以及飽滿圓潤前臉,整個車看去就與眾不同,剛提車回家那會兒,回頭率還蠻高的,哈哈,另外,空間也是探影一大優勢,尤其後排,腿部空間巨大,帶朋友出去玩簡直是小意思,有了探影自駕遊也可以玩起來嘍!
水鄉最有代表性的特色就是石橋了。上海朱家角和浙江西塘水鄉的石橋就很有代表性,一座座石橋,成了水鄉河流連接的樞紐,織成了四通八達的網絡,讓遊客暢遊其中,既感到撲朔迷離,又可登捷徑近行。
人們駐足在橋上,看寂靜的河水,看劃過的蓬船,橋上的你也就成了畫中的斑斕色彩。其不知,那腳下的石橋,大都始建於幾百年前,屬文物級的橋樑,我們踏在橋面那一級級台階上,如同翻閲着一頁頁歷史,感受着工匠們的聰明智慧、艱苦勞動和華夏文明。
在這兩個水鄉,我看到的石橋有三種樣式,一是石拱橋,二是石板橋,三是廊橋。拱橋,有的橋身弧度平緩,極富韻味,遠望猶如“初月出雲,長虹飲澗”。有的橋身呈半圓弧度,與水中倒影成一輪圓月,一艘蓬船從月中劃過,那圓月瞬間飄動起來。
石板橋的橋孔一般都呈倒梯形狀。橋面、石階、坡道及相接的道路皆石板鋪砌,橋上兩側均有石制欄杆或欄板,或顯得輕靈秀美或古樸典雅。
而唯一見到的一座廊橋,因時間關係沒有到踏足橋上,只能留在相機的記憶裏,甚為遺憾。廊橋在我們內地比較少見,一般都是侗族等少數民族的特色。
觀水鄉的石橋,不難發現,橋雖有大小,但大同小異,有其共性。原來,明清時期對宅院、橋樑等建築都制定了營造法等規定,對橋樑的建造形制與結構也有嚴格要求,稱其為官式橋樑,以券橋為多,拱形券橋大致出自同一標準形式。
至於平板石橋,一般由民間建造或捐造,其形式因地制宜,多種多樣,簡單而實用,以方便出行。平板石橋的兩邊多為平民百姓所居住,而官橋一般都是通向繁華街道,兩側也多是官員府邸或富家豪宅,有的石橋原來還可能是大户人家庭院的組成部分呢。
這裏要特別説一説朱家角的放生橋。它全長70.8米,寬5.8米,五孔四墩,這是上海地區最大的一座石拱橋。明隆慶五年(1571)寺僧募款造橋,並規定橋下只能放生魚鱉,不能撒網捕魚。1814年寺僧又募款重建。
放生橋橋身造型空靈,線條明快,雄偉而又輕巧,穩重而秀麗,將建築美與結構美融為一體,是高度科學性與藝術性相結合的偉大創造。此橋用有弧度的花崗石發喧而成,石塊與石塊之間只有很小的間隙,從那細細的石縫中還能看到白白的灰漿。
據資料記載,古代建橋的灰漿是非常講究的,由熟石灰、河沙、黃土按比例調和,加入糯米粳、獼猴桃等藤本植物莖、皮和髓壓榨的膠質和勻,幹後特別堅固,永不損壞,古時這種灰漿也用於襄墓及貯水池建造。從照片上看,白色灰縫雖歷經200年還清晰可見,大概也採用了這種古時稱之為“三合土”的灰漿。
朱家角、西塘之所以橋多,是因為河道縱橫,村落大都依水而建,構成兩街夾河或沿河並行、前街後河等多種佈局形式,那各種造型優美的橋樑就是河網上一道道靚麗的風景。
它自然有機地把街道、水巷織在一起,劃分成不同的空間層次,給河景以節奏感、韻律感和特有的藝術風貌。那一個個橋孔猶如一個個取景框,從這裏透出去,可以看到舟楫穿梭,櫓聲欸乃,倒影浮蕩,各色美景盡收眼底。
江南水鄉因拱橋而彰顯特色,孔影如一輪明月朦朦朧朧,時隱時現,有時寂靜着,有時晃動着,給我們留下了無盡的思念和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