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導語:近年來,露營風潮發展得十分火熱,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露營作為假期放鬆的方式,隨之露營經濟也在不斷髮展,本文作者分享了露營經濟當前的發展態勢以及面臨的困境,並提出了精細化發展的措施,一起來看一下吧。
五一假期過去,露營熱度已遠不如之前。不久前的大數據及市場信息都顯示,特殊時期裏露營的熱度創下至今的新紀錄。而這波熱潮足不出户也能從朋友圈感受到,因為很多人的朋友圈被露營美照刷屏,這為未來“露營經濟”的走俏奠定一個基礎。
藍天白雲、溪流美景,帳篷是標配,月亮椅、烤爐也是配置齊全,還有很多美食,牛排、掛耳咖啡、蛋糕、壽司卷、水果等等。
精緻點兒的,不僅會掛上朦朧昏黃的小串燈增加氛圍感,還會佈置投影儀、音箱等設備來上一場露天電影。看來春風不止吹綠了大地,還吹進了人們的心中,都迫不及待的與春天來一場浪漫的邂逅。
“露營熱”的興起催生出露營經濟,但隨之而來的也有諸多痛點和亂象,這或許意味着精緻露營還需要向精細露營持續進化。
一、精緻露營浪潮起這幾年在疫情影響下,境外遊、長途遊市場遇冷。據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和世界旅遊組織(UNWTO)共同發佈的報告顯示,2020年至2021年新冠疫情給全球旅遊業帶來的經濟損失超過4萬億美元。而疫情讓更多的人開始重視健康和户外運動,隨着疫情的緩解,方便的周邊遊、露營成為了消費者旅遊休閒的首選。
乘着這陣風,露營也迎來的新高潮。據攜程數據顯示,2022年1月至4月上旬,通過攜程報名露營遊的用户數量是2021年全年的5倍以上。同時在攜程發佈的《春季出行趨勢報告》數據顯示,3-4月的露營產品預訂爆滿,環比增長120%。由此可見人們對露營這種休閒方式的熱衷程度。
其實説起露營這項活動,可以追溯到古代,在《晉書·顧榮傳》就有“公宜露營野次,星言夙駕”的記載,指軍隊野外宿營。後來這項活動盛行於歐美,並逐漸衍生出不同的類別,一般可分為傳統露營、便捷露營和精緻露營三種。現在國內盛行的,正是精緻露營。
所謂“精緻露營”,也被稱為野奢、豪華露營。相比傳統露營偏“硬核”的户外運動風格,精緻露營的娛樂屬性與社交屬性更強,更注重露營裝備精良,環境顏值與風格,以及小眾奢享的體驗感。
而對裝備的需求也順勢帶動了相關產品的暢銷,據京東消費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4月,露營類產品成交金額同比增長245%;野餐類產品成交額同比增長297%;户外營地車成交額同比增長13倍;天幕成交額同比增長326%。
帳篷這種露營標配不必多説,從牧高笛的最新股價數據也能看出其暢銷程度:4月至今,經歷了清明、五一兩個小長假,以帳篷為主營業務的牧高笛(603908.SH)股價漲超100%。截至5月10日,報價78.11元/股,總市值52.17億元。
除了裝備之外,露營場地的市場規模也在不斷擴大。據“艾媒研究院”數據顯示,2021年露營營地市場規模達299億元,增長率達78%,預計2022年市場規模將達到354.6億元。
龐大的規模也吸引着資本的入局,2021年至今,我國露營相關企業融資事件至少4起,幾乎都是露營營地相關企業,融資輪次主要集中在天使輪。
其中,2021年11月,剛成立一年的露營地品牌“大熱荒野”連續獲得兩筆天使輪融資,融資金額均超千萬;2022年4月,户外裝備品牌挪客Naturehike也完成近億元融資,由鐘鼎資本獨家投資。
露營熱度高漲,在普遍關注下開始走向精緻化,併成為全行業的狂歡,但喧囂之下也是暗流湧動,藏匿着諸多阻擋發展的風險。
二、露營經濟下的“三重困境”露營吸睛、吸金能力不斷上升,“露營經濟”儼然成為新的風口。但根據大部分風口的發展進程來看,往往發展初期都會經歷野蠻生長的階段,並在此過程中暴露出諸多問題,露營自然也難能免俗。接下來,不妨從三個角度出發,來剖析下露營經濟面臨的三重困境。
1. 從商家來看,競爭、運營壓力大看到露營經濟的快速崛起,大家都不想錯失紅利期,於是出現了扎堆入場的局面,據天眼查數據顯示,我國目前有近4.6萬家露營相關企業,近三年我國露營相關企業註冊總量持續猛漲。以工商登記為準,2021年新增註冊超2萬家,同比增長144%。從註冊時間來看,48%的露營相關企業成立於1年內。大量新品牌的湧入,促使競爭加劇,同時也帶來價格戰的可能性,甚至會導致良莠不齊的現象,以及劣幣驅逐良幣的產業風險。
另外,露營自身存在很多侷限性。
- 一方面是季節侷限,有淡季旺季之分,多數人偏愛在春節、秋季兩個季節外出紮營,而在炎熱的夏季,或是寒冷的冬季則鮮有人出來露營。
- 另一方面,地域氣候受限,露營地域特徵十分明顯,且高度依賴本土/本地資源。有連續露營創業者表示,他的創業項目立項標準需滿足:選址城市人口不能少於800萬,當地房價不能低於1萬,距離市中心不能超過80公里,車程不能超過1小時,最好是秦嶺淮河以南,氣候温和,因為極端天氣不適宜露營。種種條件極大的提高了商家運營難度,尤其是對場地商家而言。
從消費者的畫像中可以看出年輕人是露營的主力軍,根據馬蜂窩發佈的《2022露營品質消費研究報告》顯示,熱愛自然、追趕潮流的90後、00後的年輕遊客是露營消費主力軍。另據《2021 Z世代露營式社交白皮書》顯示,在當前的露營羣體中,“95後”佔比最高,約佔總人數的32.8%。
而這屆年輕人消費選擇非常多元化,並且受短視頻宣傳、網紅種草、朋友圈等影響明顯,具有顯著的跟風效應。
但這種熱情屬於來去匆匆的類型,一旦熱度過去,或者出現新的娛樂方式,他們又會很快投入到新的消遣當中,風口也將降温,從盲盒、劇本殺等發展過程便可窺見一二。
此外,露營不是剛需消費品,而是屬於興趣體驗類消費,這就會存在消費復購比較難的問題。基於以上種種,露營風潮的可持續性還是有難度的。
3. 從環保的角度出發,留下的垃圾對環境造成傷害消費者聚集後也會有環境破壞、污染等風險。今年五一期間,一些依山傍水的露營景區內,已出現部分植被損毀嚴重的現象。同時,有很多不文明的消費者將垃圾隨意丟棄,使露營的地方產生大量垃圾,不僅會污染土地,還會直接污染水域,對附近居民的生活造成嚴重影響。同時,這種污染行為也有悖於“雙碳目標”。
對此,遼寧理工學院副教授賀曉嬌表示,作為一種新型旅遊產業模式,露營行業評定標準尚未完善,與其相關的法律法規尚未成型,而消費者也未養成良好的露營素養,如果不能及時解決這些問題,最終可能導致“竭澤而漁”。露營的最後一步“清理現場”成為多數人忽略的一個關鍵環節。
總的來看,露營儘管發展速度很快,但是依舊承受着來自商家、消費者、環保等多方面的壓力,這些考驗讓精緻露營難以招架,露營若不想只是曇花一現,就還需要向精細化方向持續進階。
三、精細化才是發展密鑰露營深陷水火兩重天,針對其面臨的枷鎖,還需要從多方面入手,來進行專業、仔細的管理,以此來增強它的生命力。
1. 第一,提高准入門檻,將侷限轉化成優勢儘管目前看來有大批湧入者,但不出意外的話,很快就會有很多掉隊、倒閉的玩家退出,激烈的市場競爭也擔任着無形的手,加速市場洗牌的速度,以此來角逐出頭部企業。
而這些頭部企業在實力、資源、服務水平方面都會更有保證,這些優勢將是很多新入局者短期內難以企及的,准入門檻也進一步被拉昇。
而面對露營自身存在的侷限性,商家們不妨開拓思路,將侷限化解為季節限定的優勢,夏季炎熱,可以開展清涼一夏、傾聽蟬鳴的夏季限定創意項目;而寒冷的冬季,也可以販賣白色浪漫,舉辦冰雪奇緣等活動。發現每個季節的魅力之處,並將其開發利用到最大值。
2. 第二,開拓“+露營”的想法,擴大消費人羣對於的露營熱的持續性問題,外界多數對其是看好的,因為《2021-2022年中國露營經濟產業現狀及消費行為數據研究報告》顯示,2021年中國露營核心市場規模達747.5億元,帶動市場規模達3812.3億元,預計在2024年中國露營帶動市場規模將突破萬億元。
這證明露營市場是有待開發的寶藏,但只是將年輕人作為主要的消費人羣,則會將露營的出路收窄。
不可否認年輕人確實是很具有消費活力,但年輕人的興趣愛好也具有不穩定性,所以還是應該擴大消費人羣,將目光放的更寬闊些。
不妨囊括青少年、中年、老年等不同年齡段的消費羣體,開發不同年齡階段對露營的切實需要,增加用户對露營的喜愛度,加強露營的滲透率高,畢竟目前中國家庭露營市場滲透率顯然較低,相對於歐美髮達國家和日韓都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另外,很多意見看法都表示應該開發“露營+”的思路,來延續露營的生命週期,但在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採訪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教授魏翔時,魏翔提出了獨到的見解。
他表示,露營不應該看成“露營+”,而是“+露營”。
露營本身是一種延伸住宿,從這個角度來看,露營跟民宿一樣。本質上,露營和民宿都是配套設施,是對大眾旅遊和國民休閒的一種配套、更替和嚐鮮,因此,露營未來發展趨勢是在跟上大眾休閒需求爆發的同時,自己也能發展好。
3. 第三,提高消費者文明素養,用準則框定不文明行為針對露營後的垃圾處理問題,首先還是要從行為主體人身上入手,要加強對用户的文明教育,讓他們可以從思想上認識到亂丟垃圾、毀壞環境的危害性,從而將垃圾帶走,妥善處理。
而對於屢教不改的露營者來説,應該用處以罰款等強制的手段來督促。另外,有必要制定露營相關的行為準則,用準則來框定消費者的不文明行為。
對於露營與環境承載力之間的矛盾,多位專家建議,採取疏堵結合的方式,既滿足人們休閒娛樂的需求,又要考慮公園綠地的承載力,通過合理規範的舉措,來保護這種親近自然的生活方式。
中國科學院地理資源所旅遊研究中心主任助理齊曉波説:“面對遊客高漲的露營需求,相關部門應積極盤活閒置的公共資源,合理規範用地,利用水域、森林等自然資源優勢建設露營地以增加供給,同時進行規範化管理”。
從現狀來看,露營作為人們親近自然、放鬆愉悦的一項休閒活動是具有發展潛力的,但不可迴避的是發展初期的露營仍然需要改善,其距離成熟階段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精緻露營不應該僅僅是人前的精緻,更應該是人後的精細,沒有精細管理支撐的精緻猶如浮萍一般,很難站穩腳跟。
對於這個躥紅的露營熱,不管是商家也好,還是消費者也罷,亦或是管理者,還是應該保持冷靜,理智思索露營的長盛不衰的精細化道路,並躬身踐行之。
參考文獻:
- 《年輕人捲起的露營熱,「錢景」如何?》——柳牧宗
- 《消費者跟風、資本熱捧,但“露營熱”還是偽需求?》——鋅刻度
- 《爆火的“露營經濟”,吸金生猛與亂象叢生》——鯨商
- 《持續升温的露營經濟,是真風口還是偽需求?》——旅業鏈接TLD
- 《中國式露營,從哪裏來,要到哪裏去?》——曲筱藝
師天浩,微信公眾號:shitianhao01,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科技自媒體人,曾就職於博客中國、互聯網實驗室、百度等公司,曾在《南方都市報》《計算機應用文摘》等報紙雜誌刊文。
本文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 CC0 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