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景區説之寶華山

由 寸建宇 發佈於 休閒

江南岸,金陵東,靜卧着一座聞名遐邇的佛教聖地——寶華山,層巒疊嶂、逶迤環繞、形似蓮花,主峯海拔437.2米,宛如花蕊,高踞羣山之中,寶華山原名花山,因盛夏時黃花滿山而得名,因古時“花”和“華”通用,亦稱華山。南朝梁代一代高僧寶誌和尚(句容人)晚年登山結草為庵,設壇講經傳教,致使此山名大振,寶誌圓寂後,為紀念這位開山祖師,改稱華山為寶華山。

據旅遊資訊發佈中心瞭解,寶華山地帶性植被保存完好,維管束植物有124科、352屬、529種。其中寶華玉蘭為特有樹種,是三百萬年前的新生代,有剛竹、水竹、苦竹、短穗竹等野生品種,稱之“竹海”。這裏動物資源豐富,有豺、狼、獐、狐等20多種哺乳動物,畫眉、八哥、白鷺等近百種鳥類,具有較高的觀賞和研究價值。

除了自然景觀,寶華山的人文景觀也有很多,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隆昌寺。隆昌寺又稱千華寺、千華社,始建於公元502年,至今已有一千五百年的歷史。最初是梁代高僧寶誌和尚在此結庵傳經,故名寶誌公庵。寶誌即民間傳説中濟公和尚原型。明神宗敕賜大藏經及“護國聖化隆昌寺”的名稱,於是改稱隆昌寺。

隆昌寺號稱有殿宇九百九十九間半,風格獨特,由於寺廟建在山坳之中,史稱“山為蓮花瓣,寺在蓮花中”。古寺被青山環抱,古木掩映,常年雲鎖霧罩,清靜絕塵,盛夏無暑,真乃佛門名剎。歷代達官貴人、名流雅士紛紛登山瀏覽,留下千古佳句,詩文百餘篇。梁武帝、清康熙、雍正、乾隆皇帝都曾駕臨,史載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六上寶華山,六進隆昌寺,留下千古傳説。明清時期,不僅全國70%的僧尼來此受戒,而且東南亞許多國家的僧尼也慕名專程趕來受戒。寺內至今珍藏着日本、泰國、緬甸、印度等國家教徒贈送的玉佛、石佛、銅磬、法器,欽定鎮山玉印,皇帝用過的萬壽枕頭、九龍杯和光緒年間鑄造的可煮千斤大米的5口鐵鍋及銅殿、無樑殿等。寶華山名揚海內外,隆昌寺在國際佛教文化交流中起着重要作用。

誠招“三農調研員”,主要從事有關農村發展方面問題的調研和法律援助、是針對涉農問題及項目重大選題的調研工作

想了解更多三農資訊請關注我們的官方公眾號:三農法制調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