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蘇省揚州市北郊蜀岡中峯上,有座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年間建的寺院,因年代取名叫“大明寺”。大明寺是公元457年始建,於公元464年完工,歷時7年。至2020年,這座千年古剎在1500餘年的歷史中多被毀,又多次重建,大的維修和擴建總共有八次。圖為大明寺正門,它很像動畫《大鬧天宮》中的孫悟空變得廟宇。(李剛)
大明寺中的大雄寶殿前香火很旺,每天都有全國各地的香客前來朝拜。1500餘年來,該寺多次易名,如隋代稱“棲靈寺”、“西寺”,唐末稱“秤平”等。清代,因諱“大明”二字,一度沿稱“棲靈寺”,乾隆三十年皇帝親筆題書“敕題法淨寺”。1980年,大明寺恢復原名。
銅製真跡在寺中隨處可見。隋朝仁壽元年(601年),皇帝楊堅為慶賀其生日,下詔於全國建塔30座,以供養佛骨,該寺建“棲靈塔”,塔高九層,宏偉壯觀,被譽為“中國之尤峻特者”,故寺又稱“棲靈寺”。唐朝鑑真法師任大明寺住持,使大明寺成為中日佛教文物關係史上的重要古剎。唐會昌三年(843年),九層棲靈塔遭大火焚燬。後經僧人募化重建,但屢有圮廢。
圖為大明寺中的樓雲塔。北宋慶曆年間,歐陽修任揚州太守時建平山堂。明萬曆年間,揚州知府吳秀重建大明寺,崇禎十二年漕御史楊仁願再次重修。清康乾盛世,大明寺擴建為揚州八大名剎之首。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乾隆巡遊揚州,改題“法淨寺”。然而咸豐三年(1853年),太平軍佔領揚州,法淨寺毀於戰火之中。同治九年(1870),重建法淨寺。
“樓雲塔”是由趙樸初所題,他是傑出的書法家、著名的社會活動家與偉大的愛國主義者。1915年,主持昌泉和程禎祥募資資金,召集工匠,全面修葺法淨寺,1947年告竣。1949年後以後,國家認真貫徹落實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多次整修擴建這一南朝古剎。1957年8月,法淨寺列為江蘇省文物單位。
大明寺門右有“鑑真故里”字樣。1958年,大明寺被列為江蘇省保護單位,當年被人為毀過一次。1963年為唐代大鑒真圓寂1200週年,為迎接紀念盛會的召開,重整,修葺一新。1979年,寺廟全面維修,佛像貼金,大明寺煥然一新。
“蜀岡福地”四個字寫在大明寺門左邊。1980年,鑑真大師的塑像從日本“回國探親”,才得以恢復原名“大明寺”。2006年5月,大明寺作為清代古建築,被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後來在能勤、瑞祥、能修法師的主持下,大明寺規模越來越大,中外賓客絡繹不絕,千年古剎大放光彩。2002年,大明寺終於被評為4A級景區,同時對外收費營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