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密雲非遺搭上旅遊“特快” 村民家門口快樂創業

由 完顏翠琴 發佈於 休閒

來源標題:密雲非遺搭上旅遊“特快”村民家門口快樂創業

在雲蒙山風景區內的非遺體驗區,朱會萍(右三)指導村民縫製玲瓏枕。本報記者 鄧偉攝

“大家好,歡迎來到直播間。”8月19日晚上9點,玲瓏枕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朱會萍站在手機攝像頭前,開始了一場新的直播。距離4月16日她的人生第一場直播,整整120天。

“一場疫情,真是讓我什麼都學會了,淘寶、抖音、快手,我都開了直播賬號。”攝像頭下的朱會萍,遠沒有李佳琦那樣的自如與靈敏,但透着股認真勁兒,“每次直播完都有人下單,不像過去,一年到頭得靠全國各地參加展會拿訂單。”

“跑”着參展,是密雲區石城鎮石塘路村人朱會萍在2019年7月1日前的工作狀態。

地處潮白河畔的石塘路村,曾是著名的魚米之鄉,因修建密雲水庫,村民們為水源保護放棄了大片田園。拿什麼掙錢?2000年開始,朱會萍琢磨起創業之路,也曾嘗試過賣各種農產品,都沒啥起色。直到2009年,為了給母親做出一款舒服的枕頭,她想起了姥姥家的空心枕。這種空心枕正是用玲瓏枕技藝製作的,一段與非遺結緣的故事開始了。

“玲瓏枕最早可追溯到西周,是宮廷樂師推敲‘雅樂’和舞蹈創作時的偶然發明,屬於宮廷物件。”帶着保護與傳承的想法,朱會萍不僅重拾玲瓏枕的製作手藝,還成立起專業合作社,拉着村民入夥。

2012年,玲瓏枕被列入密雲非物質文化遺產,朱會萍隨後也被認定為技藝傳承人。“雖然成了密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但玲瓏枕對外的知名度不太高,每年我們主要靠去全國各地參加各種展會來推銷。”

變化,是從2019年7月1日開始慢慢發生的。當天,由密雲區委區政府聯合北京城建集團、北京文投集團共同改造提升後的雲蒙山風景區正式開園,密雲三燒和玲瓏枕作為本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代表,被邀請免租金入駐景區。

“改造升級前,調研團隊專門做了一份《雲蒙山區域歷史文化與社會經濟調查報告》,發現在此前的旅遊業發展中,對文化的挖掘不夠深入。”雲蒙山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笑宇説,挖掘當地老人口口相傳的歷史故事,景區內再現了“魚躍龍門”的祈福文化;兩處非遺體驗館,則成為遊客瞭解密雲的另一個“窗口”。

開園一年整,山清水秀的雲蒙山風景區接待遊客近10萬人次,也為玲瓏枕帶來了不少新粉絲。朱會萍的淘寶店鋪銷售量,今年以來也是節節攀升,從1月的299元,到5月的14799元,再到7月的33700元,半年增加逾百倍。“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體驗館成了我們線下銷售的唯一渠道。”她説,有時賣家會在評論裏留言,説在景區看到玲瓏枕後很喜歡,考慮到不方便攜帶,回家後特意上淘寶下單。

得益於銷量增加,朱會萍今年又新吸收了100多名農村婦女和殘障人士加入到合作社中共同增收。“心靈手巧能做玲瓏枕的,一個月最多能掙四五千元。”朱會萍説。

全新的雲蒙山風景區,走出了一條綠水青山的致富路,不僅為北京增添了一道亮麗的“生態風景線”,更開創了區域與鄉村振興的新契機。“如今,我經常給客人推薦雲蒙山風景區,邀請大家來山上轉一轉。”朱會萍笑着説,玲瓏枕要和景區共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