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文學報》創設“新批評”專刊,聚焦真誠善意、富有建設性的評論。為推動改善評論生態,集納名家眾聲,發現新人新聲,2012年5月,首屆《文學報·新批評》優秀評論獎啓動,至今,已成功舉辦六屆《文學報·新批評》優秀評論獎評選及舉辦相關主題研討會。
九年裏,一個評論品牌從誕生到成長,無數名家與新人匯聚在此,文學的力量,時代的迴響,共同見證與印刻。
《文學報·新批評》八週年短片:文學觀潮,與你共聲
今年,我們將繼續啓動第七屆《文學報·新批評》優秀評論獎評選活動,因疫情原因,本屆評選活動及主題研討改為線上舉行。近日,第七屆《文學報·新批評》優秀評論獎候選篇目出爐,詳情如下:
即日起,本報啓動第七屆《文學報·新批評》優秀評論獎評選活動。
評獎範圍:
2018年5月至2020年4月底刊於本報《新批評》版面的所有作品,從中評出8部獲獎作品,包括新人獎和特別獎。
評獎要求:
1)符合《新批評》定位。
2)本報編輯部、含特約編審人員不參與評選。
3)同一作者只能有一篇作品入選。
評選方法:
1)由《新批評》編輯部提出候選篇目(見附錄)。
2)在上級主管部門(第三方)公證監管下,由編輯部所有人員無記名投票評選,以得票多少為序。
3)擇時在本報公佈獲獎結果,屆時為獲獎者頒發獎金及證書。
候選篇目(按刊登日期先後排列)
“上海的街”與“北京的街” 王家新(新批評第154期)
二十三個問題 寧肯(新批評第154期)
我在哥大學口述史:歷史如何誕生在平凡與不平凡之間 字典(新批評第154期)
文學是做夢的藝術 劉亮程(新批評第156期)
非虛構寫作六人談 梁鴻 甫躍輝 李墨波 宋嵩 樊迎春 許智博 (新批評第156期)
《身外之海》與城市文學新起點 唐詩人(新批評第156期)
詩道鱒燕 臧棣(新批評第157期)
潘向黎《梅邊消息》讀後 王彬彬(新批評第157期)
四位異域導演,四堂文學課 黑陶(新批評第158期)
被“曹操”的手迷住了——觀3D京劇電影《曹操與楊修》 龔靜(新批評第158期)
洞背筆記:關於詩的沉思 孫文波(新批評第159期)
一個詩人,內心就該燃燒不熄的火焰 盛可以(新批評第159期)
來自《詩經》的閲讀邀約黃德海 走走(新批評第159期)
張藝謀《影》:陰、隱、癮 李塵邈(新批評第159期)
孤獨的闖入者 蔡駿(新批評第160期)
短篇小説的觸點和落點或猜測卡夫卡 張玉清(新批評第160期)
美術館的“包裝”——對藝術“快閃”與公共化的思考 林霖(新批評第160期)
中國網絡文學20年·典文集/好文集 邵燕君等(新批評第161期)
《北上》:四種意象與四種解讀 李壯(新批評第162期)
有信念的藝術與膽小鬼藝術 張檸(新批評第163期)
封閉空間中的狂想——談韓松的科幻寫作 李松睿(新批評第163期)
熟悉的陌生人 李洱(新批評第164期)
在餘燼中重燃至六十度——《應物兄》閲讀札記 弋舟(新批評第164期)
21世紀中國小説如何偉大起來? 傅逸塵(新批評第164期)
在誤解中發聲 顧彬 鄭小驢(新批評第164期)
非虛構:它拯救了多少現實感和真實性? 王磊光(新批評第165期)
非虛構與報告文學:互為毒藥還是良藥? 信世傑(新批評第165期)
歐美非虛構寫作觀察:它從未忘記自己的公正和無偏見 張熠如(新批評第165期)
大師與細節 陳謙(新批評第165期)
“虛構”與“非虛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魯敏(新批評第167期)
像做時尚雜誌一樣做《小説界》 何平 喬曉華(新批評第167期)
文學創作要“上天入地” 阿來(新批評第168期)
《牽風記》:千里牽風,將浪漫注入現實主義 劉瓊(新批評第169期)
AI與未來寫作:決定寫作命運的不是AI,而是寫作自己 楊慶祥(聯合文學課堂)(新批評第169期)
從“輕騎兵”到文學“重器”——新中國70年報告文學的一種速寫 丁曉原(新批評第170期)
後現實主義語境下的堅守與突破——從第十屆茅盾文學獎談起 賀紹俊(新批評第171期)
我是如此炫目,使你難以置信——翟永明詩歌片談 楊斌華(新批評第171期)
作家為什麼可以被培養?——創意寫作的中國化路徑與問題 許道軍(新批評第171期)
原創圖畫書如何呈現“民族道路”與“文化情懷”?李學斌(新批評第171期)
批評家“再造形象”和“騎士精神”的能力 丁帆(新批評第172期)
文學中的哪吒:《封神演義》有功,《西遊記》有“罪” 竺洪波(新批評第172期)
創意寫作教學的復旦經驗 陶磊(新批評第173期)
格非進行時:讓小説成為一種例外——從《隱身衣》到《月落荒寺》 王鴻生(新批評第174期)
“新世紀詩歌二十年”的幾個關鍵詞 張清華(新批評第175期)
當下小説的“探照燈寫作”——兼論小説裏的小滿,小説裏的新人 林東涵(新批評第175期)
勘探都市人的內心——張欣小説論 申霞豔(新批評第175期)
《幻想故事集》:雜語、對話與心靈的復活 徐兆正(新批評第175期)
疫情面前,我們該如何思考和行動?——寫給高校青年學子的話 徐兆壽(新批評第176期)
瘟疫、文學與話語變革 王威廉(新批評第176期)
人民性與散文寫作的抒情傳統——評李修文《致江東父老》 楊毅(新批評第176期)
小説的張力與無所作為 路內(新批評第177期)
嘗試理解一個時代——評路內的長篇小説《霧行者》 嶽雯(新批評第177期)
作者:文學報
編輯:鄭周明
責任編輯:李凌俊
*文學報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