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擊的巨人》:巨人、牆、人性與戰爭
日本的動漫產業崛起於上世紀七八十年代,1984年開始連載的《龍珠》將其推上了高潮,《龍珠》的爆火不僅侷限於日本,某種意義上講,世界各處都能找到一些《龍珠》謎,相信很多中國“後浪”中的“前浪”們(90後)的童年曾經被《龍珠》支配。《龍珠》的爆火引爆了日本的動漫產業,但是同樣給日本動漫產業造成了無形的限制。
日本動漫的全部“龍珠化”危機
《龍珠》劇情簡單,勝在熱血的打鬥場面,主角孫悟空是一個戰鬥天才,但在戰鬥意外的事情上腦子似乎不太夠用,這種簡單明快的劇情設置雖然不會引發觀眾思考,但確實能給觀眾帶來感官上的快樂,這種簡單明瞭,讓人慾罷不能,從這點上看,《龍珠》有些類似美國的漫威系超級英雄片以及中國網絡小説中的無限爽文(當然了,無限爽文裏也有經典和垃圾之分)。
《龍珠》的爆火讓日本動漫產業蓬勃發展,但是也帶來了一種新的危機,既看着《龍珠》長大的新一代日本漫畫家們在創作時或多或少的會去效仿《龍珠》,這種現象一度十分嚴重,前些年大熱的日本動漫的主角設置:《火影忍者》中的鳴人和《海賊王》中的路飛以及最近的新作《一拳超人》中的琦玉老師,在性格上是不是都有悟空的影子。
當一個藝術產業的從業者們都以同一套創作手法進行創作時,這個產業勢必陷入“內卷化”而最終走向衰敗,若沒有打破《龍珠》化創作風格,又受歡迎的作品湧現,日本動漫產業的發展將註定沒有可持續性。
其實,那種打破《龍珠》化人物設定和敍事風格的動漫在上世紀90年代就開始出現,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新世紀福音戰士》(EVA),其劇情中涉及的大量的多於宗教與哲學的內容讓觀眾不得不去思考,而《火影忍者》在劇情進入高潮後可以畫風突變,擺脱了《龍珠》式簡單的敍事風格,開始關心起人性與戰爭。從某種意義上講,這一類型的日本動漫,有些類似於美國DC公司出品的超級英雄電影。
而在最近十年,徹底擺脱《龍珠》式敍事風格,而又廣受歡迎的日本動漫中,《進擊的巨人》絕對算是其中佼佼者。
巨人與人,吃與被吃
《進擊的巨人》其劇情背景設定讓人感到十分的壓抑,面對強大的巨人,弱小的人類只能淪為食物,而人類面對巨人的殘害毫無反抗之力,只能建起高牆,在牆內苟且偷生,某種意義上講,人類的處境有些類似被圈養的動物。
主人公艾倫的形象也大幅顛覆了《龍珠》中悟空式的單純善良的主角形象,幼年時目睹了母親被巨人吃掉的艾倫發誓要將巨人全部殺光,他是一個堅定的復仇者,他從一開始就目的明確。
如果劇情只是這樣,那麼這只是一個復仇的故事,一個弱者挑戰強者的故事,以及一個被束縛於牆中之人追求自由的故事。如果配上足夠精彩的情節,可稱為一部好的動漫,但是隨着第二部、第三部的劇情逐漸展開,很多秘密的逐漸揭曉,巨人與人的關係開始變得微妙,其表達的主題也不斷轉變和升級。而這一切也使得此動漫的口碑開始飆升,甚至有人封其為近10年中最好的作品。
巨人與人的關係原本很簡單,巨人吃人,這種關係類似於天敵,這種關係註定了二者將水火不容,但是,其實隨着主人公艾倫展現出了變身成為巨人的能力,事情開始變得複雜起來,而隨着劇情的展開,觀眾們驚訝的發現,能夠巨人化的人類遠不止艾倫一個,巨人與人之間的界限開始模糊,
事情開始變得複雜起來。
根據回來的劇情來看,巨人之前都是人類,也就是説巨人吃人其實是在吃自己的同胞,而人殺巨人也是在殺死自己的同胞。
巨人的秘密與未知的牆外的世界
《進擊的巨人》中,牆是被認為是人類防止巨人襲擊而保護自己的唯一手段,甚至有一部分人對牆產生了類似於宗教式的信仰,而包括主人公艾倫在內的“調查兵團”們卻一直致力於瞭解牆外的世界,他們親赴險地尋找線索,試圖揭開巨人的秘密,也為了人類求得更大的生存空間。
牆與調查兵團分別構成了人類的盾與矛,而相比於調查兵團這個不斷出擊卻屢遭失敗的“矛”,更多人願意相信高牆組成的“盾”,人們心甘情願待在牆中,不去想外面的世界。
某種意義上講,牆與外面的世界,反應的是一個被討論過無數次的話題,
自由與安全。
一般情況下,自由與安全存在天然的對立性,想要獲得更多的自由,就必須讓渡出一部分安全,反之亦然,對於自由和安全的取捨,從來就沒有什麼標準答案,人們會根據需求進行選擇。
在《進擊的巨人》的世界裏,大多數人的選擇似乎也沒有錯,因為牆外太過危險,而待在牆內無論如何,生存還是可以保障的。
在生存遭遇極大危機的情況下,人類往往會讓渡出自由,而去擁抱安全。
然而,這當然沒完,《進擊的巨人》設計了一個有趣的情節:
牆被攻破了,而牆中似乎有巨人,巨人與牆似乎存在某種聯繫。
但是,自由與安全這個論題中,會有一個有趣的現象,
就是當自由和安全有一方過於強大時,就會造成既不自由,也不安全的局面。
19世紀的西方號召絕對的自由,但結果是大量工人自由的一無所有,只能靠一天到晚不間斷的出賣勞動力來換取一些少的可憐的生存物資,名義上講,他們擁有自由,但實際情況確實,他們喪失了自由,這就是追求絕對自由而導致的不自由;而追求絕對安全是否真的會給人們帶來安全,想想我們的神奇鄰國的人民是否安全就知道了。
在《進擊的巨人》第三部,負責維護王政府權威的中央憲兵開始吐露了心聲:儘管他們經常幹一些骯髒的勾當,但是他們認為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拯救人類,他們同樣有自己的信仰。
中央憲兵們代表了一個極端:追求絕對的安全,真正代表這一觀點的是中央憲兵的上級:王政府;而最初加入調查兵團的主人公艾倫則有走向另一個極端的傾向:既追求絕對的自由;但是隨着劇情的發展,艾倫也受到以埃爾文兵團長為代表的理性自由派的影響,他的心智開始成熟。
隨着自由與安全的討論的深入,《進擊的巨人》又引出了下一個議題:人性與戰爭的殘酷性。
戰爭與人性
沒有什麼比戰爭更能扭曲人性了,兩個素未平生的人第一次見面就要以命相搏,原本的親人、朋友僅僅因為所屬陣營不同就必須拔刀相向,戰爭在收割生命的同時,也將人類的道德底線打穿。
而《進擊的巨人》所提出的問題是:當遭遇邪惡的侵害時是否應該以同樣邪惡甚至更高級別的邪惡去進行反擊?
其實,《進擊的巨人》第三季本身也有相關問題的思考,調查兵團通過對於巨人的研究得出了一個結論:巨人只要吃掉能夠巨人化的人類,就能獲得該人類巨人化之後的能力(聽起來有些拗口),於是調查兵團們制定一個計劃:如果成功抓獲敵方的能夠巨人化的人類,且己方有成員重傷將死時,
他們會給己方傷員注射能夠巨人化的脊髓液,使己方成員變成巨人,然後吃掉那個敵方的能夠巨人化的人類
,這樣既可以救己方成員一命,又可以增加己方戰鬥力。
而諷刺的是,這個最終變成巨人吃掉敵人的角色叫艾爾敏,而她是調查兵團中最具人性的一個。
《進擊的巨人》中的艾爾敏
顯然,《進擊的巨人》以這樣的劇情設定告訴人們:戰爭一旦開始,所有的道德與人性光輝都變得脆弱不堪,在勝負面前,這些都不再重要,原本正義的一方也會變得殘忍和不擇手段,戰爭之中人們的底線只會越來越低,因為誰也不敢承受戰爭失敗的代價。
吳思先生的《血酬定律》中提出過這樣的觀點:一切規則之下都有一個原規則:既資源的分配方式是由暴力的等級決定的,而戰爭就是一種最暴烈的資源分配權的爭奪,勝利者可以得到一切的分配權,而失敗者只能任人宰割。
戰爭摧殘人性的主題其實還很多日本動漫中都有所體現,不知道這與日本曾經最崇拜暴力,而又受暴力的戕害最深(日本悍然發動二戰,最終遭受了原子彈的打擊)有關。如前些年完結的《火影忍者》中的反派中的偏執狂們,其性格的形成多與戰爭有關:大蛇丸對於永生的瘋傳追求源於其父母早年死於戰爭,鼬為了避免更大的戰爭殺死了自己一族,帶土因為愛人死於戰爭而對現實世界絕望,還有傀儡師蠍,瘋狂的藝術家迪達拉,最後召喚出鯊魚吃掉自己的鬼鮫,就連擁有逆天實力的宇智波斑也因為戰爭而對人類絕望,而認為只有製造幻境才能終結人類的一切痛苦,才能真正的避免戰爭。
《火影忍者》中讓所有人選入幻境幻術“無限月讀”
而《進擊的巨人》對於戰爭與人性的詮釋的出彩點就在於,他告訴人們戰爭不但會給人們的肉體與精神帶來無比沉重的痛苦,
它還能無比高效的摧毀人的良心
,戰爭進行太久,原本的屠龍者也會變成惡龍,原來凝視深淵的人就會成為深淵本身。
牆的秘密
《進擊的巨人》劇情進行至今,王政府與巨人之間的關係已經變得較為清晰:巨人不過是頂級當權者手中的一個籌碼,一種武器,而普通人與那些漫無目的的遊走,吃人的巨人一樣不過都是一些棋子。
雖然最終的秘密尚未完全揭開,但是巨人的出現是有預謀的,是權力鬥爭的結果,這一點已經十分明確。
有人認為統治者們這樣做不過是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和自己奢華的生活,而有些看到了另一面,他們指出正是統治者們看到了如果自由放任,人類終會爆發戰爭,於是以吃人的巨人和高高的牆,將人類關在高牆之下。
對於這樣的做法,人們見仁見智,有人認為十分可惡,而有些人則認為這種做法雖然代價太大,但最終可以保證剩餘人類的團結,使得人類社會得以維繫。
《進擊的巨人》中的調查兵團
《進擊的巨人》將兩種觀點都暴露出來,但是在這件事上,作者本人是有傾向性的,因為在第三季的最後,他們反覆提到一個東西:海。
海是外面世界,是希望,是可能性,是未來。
顯然,作者的觀點是以牆追求絕對的安全而放棄對於自由和無限的可能性的追求是得不償失的。《人類簡史》作者赫拉利提到:人是掛在自己編織的意義之網上的動物。言外之意就是意義這種東西對於人類來説無比重要,他認為,人類基於想象而創造出來的意義才是智人能夠打敗比自己強壯很多倍的野獸和在身體和智力都不弱於智人的尼安德特人的原因。
人類需要意義,需要想象,需要對未來的憧憬,而這就必須要探索未知,而創造出新的意義。
想象未來,創造意義才是智人這種中型哺乳動物的最大優勢,基於想象的意義而組建更加有效率的組織才是智人稱霸地球的法寶。而為了不斷創造更高效的組織形式,人們需要交流,需要探索,沒有這些,人類即使勉強可以生存,也斷然不能發展。
20世紀後期到21世紀前期的全球化疊加第三次技術革命帶來的空前繁榮就是交流與更高效的分工體系的建立的結果,然而,可惜的是在這個庚子年,世界各國的人們似乎又熱衷於修築高牆,希望這次世界範圍內保守主義的抬頭只是一次對於過度激進的全球化的良性修正,而不是相互對立的開始。因為看過數千年人類歷史的現代人應該明白:
槍響之後,便不會再有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