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花朝麥秋小陽春 來感受下各月雅稱裏的寒來暑往秋收冬藏

由 童豔紅 發佈於 休閒

農曆一年有四季,每季有三月。古時兄弟間的排行,以孟為大,仲為次,季為三,轉而用作每季月份的次序。以正月為始,一年十二個月依次為: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

《爾雅》是中國最早的一部訓解詞義的書,保存了先秦時期的大量詞彙和知識,是考證詞義和中國古代名物的重要資料。其中第八卷《釋天》篇中,根據日月交替、陰陽變更的規律對十二個月進行了命名。


一月稱陬月,二月稱如月,三月稱寎月,四月稱余月,五月稱皋月,六月稱且月,七月稱相月,八月稱壯月,九月稱玄月,十月稱陽月,十一月稱辜月,十二月稱涂月。


春秋戰國時不同區域使用的有夏曆、殷歷和周曆三種曆法制度,主要的區別在於歲首的月建不同,所以又叫做三正。一年十二個月是子月、丑月、寅月、卯月、辰月、巳月、午月、未月、申月、酉月、戌月、亥月。其中,冬至所在的月(仲冬之月)為子月,大寒所在的月(季冬之月)為丑月,雨水所在的月(孟春之月)為寅月,其餘類推。

夏曆以寅月為正月(與今農曆正月相同)、殷歷以丑月(相當於今農曆十二月)為正月、周曆以子月(相當於今農曆十一月)為正月。在先秦古籍裏,曆法並不統一,《春秋》或《孟子》多用周曆,《楚辭》和《呂氏春秋》用夏曆,《詩經》裏邊周曆和夏曆並用。

古樂十二律是古樂的十二調,是將一個八度分為十二個不完全相同的半音的一種律制,是古代的定音方法。以黃鐘為首,各律按半音關係從低向高排列依次為:黃鐘、大呂、太簇、夾鍾、姑洗、仲呂、蕤賓、林鐘、夷則、南呂、無射、應鐘。

以律與歷附合,十二律應十二月,又名十二月律。十二月律的對應關係以周曆歲首為準:黃鐘(十一月),大呂(十二月),太簇(一月),夾鍾(二月),姑洗(三月),仲呂(四月),蕤賓(五月),林鐘(六月),夷則(七月),南呂(八月),無射(九月),應鐘(十月)。

除了上面所説,根據動植物萌發活動的規律、重要節日、神話傳説等不同依據,十二個月還有許多其他的別稱。

正月也稱端月,一年的開始為“正”,所以農曆一月稱正月,但據説後來秦始皇當政時,“正”與嬴政的“政”諧音,為避始皇的忌諱,所以秦朝把正月改為端月。端,頂也,仍是開端伊始的意思。《後漢書·馮衍傳》中説:“開歲發春兮,百卉含英。”這裏的“開歲”也是指農曆一月。俗話説“正月銀柳插瓶頭”,所以正月也稱柳月。《詩經·七月》中周夏兩歷並用,夏曆正月,為周曆三月,稱一月“三之日”,十一月稱“一之日”,十二月稱“二之日”,二月稱“四之日”。其他的稱呼還有歲首、獻歲、元月、孟陽、肇歲等。


二月大地吐綠,萬物迎春,杏花盛放,所以二月冠以杏月的美稱。因為二月中有傳統節日花朝節(百花生日),所以也稱花朝月。作為春天的二月,還被稱作竹秋,古代一般認為各種植物初生的時候為春,成熟的時候為秋。竹筍二月份從土裏鑽出來之後,就表示它已經長成了,所以二月就叫做竹秋,而竹春就在秋天的農曆八月。二月的雅稱還有麗月、酣春、竹秋、令月、四之日、春半、殷春等。


四月萬物繁茂,槐花掛滿枝,所以稱四月為槐月。四月也是麥子即將成熟的時候,《禮記·月令》説:“孟夏之月麥秋至。”四月便稱麥月。但此時“冬谷既盡,宿麥未登。”莊稼青黃不接,古人缺糧乏力,所以也叫乏月、荒月。從季節氣候而言,四月為梅雨季,時值梅子黃熟,所以把四月叫作梅月。四月又稱清和月、朱月等。


五月榴花盛開,因此又稱榴月。端午節是五月最為重要的節日,舊時家家這天都要用菖蒲葉與艾葉等掛在門口,用以驅邪,因此古人稱五月為蒲月、端陽月。五月起天氣開始熱起來,所以鬱蒸、鬱月就成了五月的代名詞,鬱蒸用現代的話解釋就是氣壓低、濕度大、氣温高。此時體弱的人非常容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加上蛇蟲繁殖,所以古人認為五月是一年中的毒月,又稱惡月、小刑(《淮南子·天文訓》:“陰生於午,故五月為小刑。”)等。《詩經·七月》有“五月鳴啁”之語,嗚蜩是蟬的一種,但比蟬的個頭要小許多,叫聲響亮,嗚蜩也就成了五月的代名詞。


夏至後第三個庚日起進入初伏,三伏的時間主要在六月,故稱六月為伏月。因伏天氣候非常炎熱,又稱六月為暑月、焦月、溽暑等。六月赤日炎炎,只有荷花開放,亭亭玉立,在暑月為人們帶來涼意,舊時民間就以六月二十四為荷花生日,六月便稱之荷月。此外,還把六月稱為徂暑、遁月、精陽、荔月、天貺、玉繩、杪夏等。


八月時“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民歌也裏唱:“八月裏來桂花香”,八月美名曰桂月,自然是名副其實了。在民間,人們根據節氣、農事、花期等又將八月稱為仲秋、中秋、仲商、桂秋、獲月、大清明、竹小春。

十月因秋去冬來、露水多生而得名露月。十月又稱小春月、小陽春(謂十月不寒,有如初春)、良月、孟冬、坤月、吉月、開冬、首冬、始冬。


古有“十冬臘月”之説,所以冬月是十一月。葭月也是十一月的美稱,此外還有幸月、一之日、龍潛月(《抱朴子》:十一月為龍潛之月。)、暢月(《禮記·月令》:仲冬之月,命之曰暢月。)之説。

古代把合祭眾神叫做臘,以狩獵禽獸祭先祖。從周代開始,便把陰曆十二月作為臘祭的日子,到了秦朝時將十二月定為臘月,後世就沿襲了下來。自古以來,十二月即代表了冰天雪地的日子,故又稱之為冰月、嚴月。《禮記·月令·季冬之月》上有記載:“是月也,日窮於次,月窮於紀,星迴於天,數將幾終。歲且更始。”十二月時各星宿回覆原位,一年將終,故用星迴稱十二月。十二月的別稱還有清祀(臘祭的別稱)、嘉平月、二之日、除月、殷正(殷歷的正月)等。

古人基於長期的生活經驗和對自然的觀察,賦予了月份諸多別名。有了這些動聽的名字,月份便不再是曆法上枯燥無聊的數字,而變成了一幅幅展現自然和生活風貌的畫卷。

本文為中國大百科全書數據庫原創,轉載須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