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書齋,就是現代人所説的書房。書齋這對於中國文人來説,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他們在這裏收藏書籍,他們在這裏閲讀書籍,他們在這裏思考,他們在這裏寫作;文化在這裏,思想在這裏。同時,文人墨客也把學習作為精神寄託,為自己的書齋命名並題寫對聯,用這樣的行動,來表現自己的抱負,寄託情感,鼓勵自己,也賦予嚮往和情趣。可以説,書齋的美,在於一種文化的韻味,也在於一種精神藴藉。今天,我們可以看一下十位古代文人的書齋對聯,看看他們所寫和表達的內容。
1、諸葛亮
淡泊以明志,寧靜而致遠。
諸葛亮的草廬當年題寫了什麼對聯,我們已然不可探知。不過在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中,我們看到了這樣一副對聯:“淡泊以明志,寧靜而致遠”。
玄德乃辭二人,上馬投卧龍岡來。到莊前下馬,扣門問童子曰:“先生今日在莊否?”童子曰:“現在堂上讀書。”玄德大喜,遂跟童子而入。至中門,只見門上大書一聯雲:“淡泊以明志。寧靜而致遠。”
這副對聯,其實出自諸葛亮給其子諸葛瞻的《誡子書》中的“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意思是説,做不到恬淡寡欲就不能表明志向,做不到平和寧靜就不能實現遠大理想。這封誡子書的主旨,在於勸勉兒子勵志勤學,修身養性要從淡泊寧靜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險躁。也可以看作是諸葛亮自身的一個感悟。而羅貫中用此言作為小説中諸葛亮草廬的對聯,也是符合諸葛亮其人的,也能表現諸葛亮的隱逸之氣與名士之風。
2、蘇軾
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
據説,蘇軾年少時,在父親蘇洵的教導下,博覽羣書,知識豐富,常常受到誇讚。他就有些驕傲,寫了這樣一副對聯掛在自己書房:識遍天下字,讀盡人間書。父親蘇洵一日來到他的書房,看見對聯,暗歎兒子如此不謙虛。於是,找來幾本文辭深奧的古書讓蘇軾看。蘇軾翻開書卻發現書上的字他有很多不認得,更不要説理解了,心中十分慚愧。於是,將聯語各加了兩個字,成了: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以此激勵自己虛心向學。而蘇軾也的確在這一方面取得了成就。
3、樓大防
門前莫約頻來客,座上同觀未見書。
樓鑰,南宋文學家,字大防,號攻媿主人。樓大防居官持正有守,憂國憂民,治學博極羣書,堪稱“一代文宗”。在他的書齋有着這樣一副對聯:門前莫約頻來客,座上同觀未見書。這副對聯,描繪出他對客人的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對那些俗氣的“頻來客”,他惜時如金,不願與他們聊天閒扯;但若有奇書異卷,他必定要邀請同仁好友,一同欣賞切磋。可見其更願將時間用在品讀書籍、砥勵品德、陶冶性情上。而這兩種態度,也正體現出他讀書求友的一片苦心。
4、陸游
萬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曉送流年。
陸游的書齋名叫老學庵,陸游的許多作品都以此命名,如筆記《老學庵筆記》、詩《老學庵》等。在詩《題老學庵壁》中,陸游寫道:
此生生計愈蕭然,架竹苫茅只數椽。
萬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曉送流年。
太平民樂無愁嘆,衰老形枯少睡眠。
喚得南村跛童子,煎茶掃地亦隨緣。
其中“萬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曉送流年”這一聯,就被陸游作為其書房的自題聯。“萬卷”極言書的數量之多;“古今”暗指書的內容之廣。在這麼多書籍的包圍之中,專心致志讀書,竟不知黃昏晨曉,暗送了歲月年華。這一副對聯,將陸游讀書的情形描繪得形象生動。
5、徐文長
幾間東倒西歪屋,一個南腔北調人。
“幾間東倒西歪屋,一個南腔北調人”是明代文人徐渭徐文長紹興舊居青藤書屋的楹聯。徐渭此人能寫能畫、能詩能文,他的大寫意潑墨畫法,對明清以至民國的繪畫都產生了巨大影響,比如鄭板橋、吳昌碩、齊白石都深受其影響。但他的人生卻頗不得志,晚年落破潦倒。他曾畫過一幅《青藤書屋圖》,上面題寫了這副對聯。上聯説自己住着幾間破屋子,自我嘲笑,下聯説自己説話口音不純,暗指與社會的格格不入。
6、王夫之
六經責我開生面,七尺從天乞活埋。
王夫之是明末清初思想家,晚年隱居衡陽石船山麓,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從事學術研究,並展開對整個傳統文化的總結、批判工作。五十歲時,王夫之在自己所居的觀生堂題寫了這一副對聯:“六經責我開生面,七尺從天乞活埋。”這一副對聯,表明了他凜然大義的崇高氣節,以及對中華傳統文化繼往開來的歷史責任感,也體現了王夫之致力於經世致用、努力使先賢典籍在新的時代獲得新的生命。由這一副對聯,可以看出王夫之思想創作之內在動力,更可以看出他宏偉而深沉的文化理想。
7、金聲
窮已徹骨,
尚有一分生涯,
餓死不如讀書;
學未愜心,
正須百般磨鍊,
文通即是運通。
明朝末年崇禎進士金聲,在未達時,極其貧困,他曾自撰書齋聯曰:窮已徹骨,尚有一分生涯,餓死不如讀書;學未愜心,正須百般磨鍊,文通即是運通。上聯説自己雖然已經窮困潦倒到這般地步,但只要活着,寧可餓死也要讀書。下聯則説自己所學尚不夠,還需要百般的磨鍊,通達文學便能運轉靈活。這既是不折不撓的自勵自勉,也是不懼艱難的頑強之氣。
8、鄭板橋
咬住幾句有用書,可以充飢;
養成數竿新生竹,直似兒孫。
鄭板橋愛竹,人盡皆知,他一生賞竹、畫竹、詠竹,與竹結下了不解之緣。他曾自題書齋聯為:咬住幾句有用書,可以充飢;養成數竿新生竹,直似兒孫。這副對聯,上聯寫讀書可以充飢,下聯則寫養竹好比養兒。對於鄭板橋來説,竹子的確是可以比作兒孫的,他曾在他所畫的墨竹圖上題詩,有一句就説“愛竹總如教子弟,數番剪削又扶持”,生動地表現了他對竹精心修剪百般呵護。書齋的這副對聯,既有着對書籍的熱切,也有着對竹的熱愛,正是他的畫像。他還有一副書齋聯:“百尺高梧,撐得起一輪明月;數椽矮屋,鎖不住五更書聲。”既描寫了書齋的環境又充斥着盎然的氣勢,彷彿聽到朗朗書聲,催人奮發向上。
9、蒲松齡
有志者事竟成,
破釜沉舟,
百二秦關終屬楚;
苦心人天不負,
卧薪嚐膽,
三千越甲可吞吳。
蒲松齡一生熱衷於科舉,但始終不得志,在他屢試不第之際,他寫下這樣一副自勉聯懸於書齋之上: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卧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這副對聯運用了多個典故,意在説明有志向的人、苦心人,最終都會成功、不會被辜負,勉勵自己要有恆心有毅力。這副對聯的作者究竟是誰尚有爭議,清代鄧文濱的《醒睡錄》記載這副對聯是明代胡寄垣所作,吳恭亨的《對聯話》則記載明末金正希曾題過一副書室對聯:“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卧薪嚐膽,三千越甲定吞吳。”不過無論作者是誰,這副對聯的自我勉勵是無疑的。
10、蔣士銓
至樂莫過讀書,至要莫如教子;
寡智乃能習靜,寡營乃可養生。
清代文學家蔣士銓曾撰寫這樣一副對聯,並懸於大廳用以自勵:至樂莫過讀書,至要莫如教子;寡智乃能習靜,寡營乃可養生。上聯意思是説,最大的快樂是讀書,最重要的事情是教育子女。下聯意思則是説要淡泊名利,“寡智”即智謀少、嗜慾淡,這樣有利於靜心修養;“寡營”,即少思慮、少鑽營,這樣自然有利於修身養性。既説讀書又説育人,還説修身養性,意義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