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硬筆筆法,掌握客觀規律,讓自己的水平再有一個整體提升

由 不新伏 發佈於 休閒

一、何為筆法

筆法、字法、章法可謂是一篇作品的基礎。字法説的是單字結構、章法説的是整體佈局,那筆法是什麼?筆法,就是用筆的方式與習慣。每個人有每個人不同的習慣,你喜歡吃豆沙甜粽,我喜歡吃鹹蛋黃肉粽(當然我們管這個叫做吃法);你走路先邁左腳,我先邁右腳。這種具有個人logo的習慣,有些是出於天然,有些則是後期習得。但不論如何,一個成熟的書寫者,一定會有着自己的運筆書寫習慣,換言之,有自己獨特的筆法。

來看幾個經典例子:

顏真卿《多寶塔碑》的中鋒行筆,可以看出方正的特點。橫畫方頭切筆入筆,收筆回鋒帶頓,最細之處在筆畫的正中間;豎畫回鋒入筆,點厚重飽滿。這就是單看這個字,所能體現出的顏楷筆法。

相比顏楷來看,歐楷的粗細對比,沒有那麼強烈。筆畫比較凝練結實。方筆入筆,方筆收筆;橫的腰在字前半段,轉折比較明顯凸出。點是露鋒入筆。

靈飛經看起來就有很大的不同。粗細對比是最強烈的。用筆也不如上述二位上面那麼直挺,那麼規矩。長橫一波三折,露鋒入筆,寫出一個肚肚後再向右行筆,在靠後部分細弱遊絲再慢慢加粗回鋒向上收筆。多露鋒,多曲折,婉轉有致是靈飛經的筆法。

二、硬筆的筆法

硬筆跟毛筆,最重要的區別其實就在筆法上。我們常用的有鋼筆和中性筆。目前市面上的硬筆字帖,一般是以鋼筆寫的。

鋼筆筆尖有銥粒,調整粗細靠的是力度和角度,不同角度的手感會很明顯有一個筆尖的面的感覺。

同時,墨水也使得鋼筆的線條相比於中性筆更加鬆弛自由。所以鋼筆的筆法,可以説是自成一派的。不過,鋼筆的原生特點也註定了會存在一些問題:比如難以掌握的粗細變化節奏(控制一個面可比控制一個點要麻煩得多),比如對墨水和紙的挑剔(墨水變洪水肯定不是你想要的)。

田英章老師的鋼筆字可能是最常見的之一。可以看到,這種線條就沒有像上面那些古帖一樣,邊緣整齊如切金斷玉,也沒有那麼方正的入筆和收筆。粗細變化依然是有,但不明顯。整體屬於直中有曲,用力比較均勻。

再來説中性筆。中性筆裏面多是油墨,筆頭則是一個圓珠,所以你轉換角度帶來的手感變化,並沒有鋼筆那麼明顯。而油墨較墨水更為粘稠,所以線條也不會那麼鬆弛,可以做到更好地模擬古帖。

因此,中性筆既能以當代硬筆字帖作為範本臨習,也可以走古帖的路子。我個人傾向於古帖,但是讀者們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挑選合適的難度係數,畢竟第一天就被勸退也不是我們願意看到的局面。

為了跟古帖更接近,做出毛筆的粗細對比,一般我們會用粗一點的筆,0.7是比較合適的。至於品牌,隨便買吧,其實都差不太多的,而且也不貴,可以有容錯率。

趙賀新老師大家也都比較熟悉,他就是用中性筆去寫毛筆田楷。可以看出,筆法的粗細變化接近毛筆書法,右側的豎一般比較粗,頭尾重,中間有腰且不是完全直。入筆處常有一個停頓。這是他一般性的筆法。這次我們講到【中性筆用筆技巧】的系列講義,也是偏向於這個方向,但僅僅是幫助大家入門而已。

三、一些經驗

我們在任何領域的東西,都是由淺入深,層層遞進的(當然如果你天資聰穎可以一步登天,就另當別論)。先掌握基本的技巧,把字寫平穩端正了,不出錯誤,再去追求更高的水平。譬如將筆畫琢磨得更加精細:

又比如説學習如何造勢:

譬如你寫田英章寫久了,自然會想去學習歐陽詢《九成宮》的錯位造險;寫標準行楷寫久了,就去嘗試米芾《苕溪詩帖》的風檣陣馬。最後想説一個常見的現象。

很多小夥伴在練字伊始,就想定一個最明確的終點,然後準備最充分的工具,制定效率最高的計劃。簡而言之,在前進的路上,一點無用功都不想做,只想用最低的時間成本和付出實現最高效率的回報。

於是,他們中的大多數,可能在挑工具,定計劃階段就已經放棄了。為什麼?因為你的施法前搖太長了,長到足以讓你在準備階段就喪失了對練字的興趣。

所以,不必過於執着地追求帕累托最優模式,那只是一種理想,而且會耽誤掉你的出發時間。而關於字帖,關於你最終想實現的書寫狀態,你在行動的路上也會不斷有新想法的。

技術決定了你水平的下限,而審美和後期學習決定了你的發展高度,而只有當你終結這段旅途時,所有的一切才會有定論。路還很長,風景很美,希望大家早日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