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紫微垣,地上紫禁城。建成於永樂十八年(1420年)的紫禁城600歲了!
9月10日,“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在故宮博物院午門開幕。450餘件文物及史料照片通過三大主題、18個歷史節點,將紫禁城的規劃、佈局、建築、宮廷生活以及建築營繕與保護的概況娓娓道來。
在600年的傳承中,紫禁城將“天人之際”“禮樂複合”的中國文化思想發揚光大,是中國文化“有容乃大”的實物例證,是中華民族當之無愧的“大成之城”。
距今400年的午門與太和殿是什麼樣的?
宮殿建築是中國古代建築史中最輝煌的篇章。紫禁城建築羣不僅是中國古代傳統宮殿建築的集大成者,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皇宮木結構建築羣。
歷經長達600年的風雲變幻,此次大展所展現的紫禁城歷史上18個重大節點,每個節點都堪稱一篇蕩氣迴腸的歷史詩篇。
▲紫禁城宮殿建築全景模型
1402年,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發動政變,武力奪取政權,成為明代第三位皇帝,改年號為永樂,後人稱其為永樂皇帝。朱棣執政初期仍以南京為首都,但因其為燕王時長居北方,深感北元殘餘勢力的威脅。出於軍事上的考慮及鞏固政權的需要,他於永樂四年(1406)下詔,“以明年五月建北京宮殿”,並派官採木、燒磚,徵發各地工匠、軍士、民丁,自此拉開了北京皇宮營建的序幕。
時至永樂十八年(1420)十一月,朱棣發佈詔書,宣告北京宮殿竣工。次年正月初一日,朱棣在奉天殿接受朝賀,由此開啓了紫禁城自明至清的使用歷史。明代十四位皇帝和清代十位皇帝,凡四百九十一年中先後在這裏發號施令。
展覽分為“宮城一體”“有容乃大”“生生不息”三大主題,分別在午門西雁翅樓、正樓及東雁翅樓三個展廳展出,如一幅意藴悠長的畫卷徐徐展開。
西雁翅樓展廳通過“1406年·永樂營北京”“1420年·紫禁城建成”“1535年·欽安殿奉道”3個歷史節點,講述了北京皇宮營建的序幕、告竣和明代紫禁城內佈局的改變。
明代時紫禁城什麼樣?現存的圖像資料鳳毛麟角,展廳中,一套明代《徐顯卿宦跡圖冊》為我們提供了彌足珍貴的生動資料。“《徐顯卿宦跡圖冊》記錄了徐顯卿作為一位明代翰林官員的成長曆程和仕宦生涯。這次展覽展出了圖冊中的兩頁,觀眾可形象地看到距今400多年前,也就是明代中晚期紫禁城午門及太和殿廣場的真實情景,還能像福爾摩斯一樣從中發現紫禁城建築在明清兩代變遷的蛛絲馬跡。”西雁翅樓展廳策展人何蓓潔介紹説。
明代的紫禁城有變化嗎?最大的一次變化是什麼時候?策展人、故宮古建部的張傑告訴記者,明代的紫禁城,最大的一次變化是嘉靖朝的改造。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朱厚熄是明朝皇帝之中最著名的“道教皇帝”,他在位的四十五年是明代宮苑修建的極盛時期,紫禁城內外宮苑格局發生很大變化。坐落在紫禁城中軸線北端的欽安殿與紫禁城同時落成,朱棣選擇在紫禁城的北面,這個屬於水相方位的地方,修建了這座供奉玄天上帝的宮殿,於是,道教信仰便在皇家紮根下來。嘉靖十四年(1535),朱厚熄進一步改建欽安殿一區,精心添建院落牆垣和天一門,完善了這座皇家道觀院落的格局和功能,欽安殿院落從此自成一體。
太和殿屋脊“小獸”搬進展廳 寧壽宮漆紗兩百年來首展
為什麼説紫禁城是中國文化“有容乃大”的實物例證?哪些方面體現着中國古代多民族文化融合和勞動人民的智慧?午門的正樓展廳將清代各個時期紫禁城建築格局與風格的變化一一展現,為參觀者解答了這些問題。
▲長春宮燙樣,清同治,故宮博物院藏
正樓展廳以“有容乃大”為主題,通過“1655年·改建坤寧宮”“1695年·重建太和殿”“1723年·入主養心殿”“1738年·改乾西五所”“1776年·建成寧壽宮”“1859年·連通長春宮”“1902年·重建武英殿”“1909年·探秘靈沼軒”8個歷史節點,講述了清代的十位皇帝為滿足其理政、寢居等功能的需求,在不改變總體佈局的基礎上重修或重建,形成今日紫禁城的基本格局。
明崇禎十七年四月(清順治元年,1644)清軍入關,同年十月,清朝定都北京。順治十二年(1655),仿瀋陽清寧宮重修坤寧宮,康熙朝以後大婚合巹禮按滿族傳統由乾清宮改至坤寧宮,薩滿教祭祀活動也於此處舉行。坤寧宮的改建是清初滿漢文化碰撞、融合的典型體現。
此後,清政權統治的兩百餘年間,秉承多民族文化、思想長期共融的政策,終使清代版圖、人口、文化與經濟達到了中國歷史上新的高度。
▲康熙三十四年(1695)重建太和殿時的小獸原件
紫禁城裏的著名“小獸”,也從屋脊上“搬到”了展廳裏。策展人、故宮古建部的張傑介紹説:“這套小獸是康熙三十四年(1695)重建太和殿時的原件,每件小獸都有美好的象徵寓意,尤其是最後一件——行什,只在太和殿出現,是個孤例,也是太和殿建築無上等級的體現。太和殿初建時名為奉天殿,後多次燒燬。康熙十八年(1679)二月初三日再次焚燬,由於良材難求,取木艱辛,這次工程備料用了十餘年;直到康熙三十四年開工,兩年後告竣,才有了今日的形制。”
▲太和殿“小獸”之一、琉璃走獸——鳳
在康熙皇帝駕崩後,雍正皇帝決定以養心殿為寢宮。自此,養心殿於雍正元年(1723)具備了“政寢合一”的特點,見證了此後波瀾起伏的內政外交、權力易主,成為清朝中後期實際的政治心臟。雍正皇帝以個人審美為核心確立的宮廷美學趣味——“內庭恭造之式”,為後來的宮廷藝術奠定了基礎。
展廳中,一盞清乾隆年間的“金嵌珠石金甌永固杯”引起觀眾的嘖嘖讚歎,每年元旦子夜,皇帝於養心殿用此飲屠蘇酒,然後書開筆吉語。
▲清乾隆年間的“金嵌珠石金甌永固杯”(圖:故宮博物院)
600年的歷史文化,也讓中華民族在製作工藝中發揮得淋漓盡致的智慧在此彙集。在寧壽宮區展出的一件漆紗,製作於1773年,這是它在二百多年來首度與公眾見面。“寧壽宮花園的內檐裝修是公認的乾隆時期工藝巔峯水準,紫禁城內無出其右。而這件漆紗的工藝複雜程度與製作難度,即使在寧壽宮花園之中,也稱得上數一數二。以今天的科學技術手段,仍然未能實現對其工藝的徹底理解,更難以原樣複製。”策展組成員劉夢雨介紹。
時至咸豐九年(1859),長春宮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改造:將啓祥宮(後稱太極殿)後殿前後貫通,用為穿堂殿,改名體元殿,長春宮和啓祥宮從此連通為一個整體院落。此舉改變了東西六宮的傳統建築格局,卻加強了室外空間的連續性,提高了帝后的生活質量。為滿足慈禧太后在此的居住需求,同治年間後又先後加蓋抱廈、遊廊、戲台,進一步改變了這一區域的格局。
▲掐絲琺琅太平有象,清代
著名的武英殿的重建,則是因為兩次大火。清末,武英殿於同治八年(1869)、光緒二十七年(1901)兩次失火,最後一次大火導致大片區域化為焦土。為此,同治八年、光緒二十八年(1902),武英殿在內憂外患的局勢之下進行了兩次艱難的重建。
提到紫禁城內的西洋式建築,當屬靈沼軒。靈沼軒又名“水晶宮”,位於延禧宮內,建於宣統元年(1909年),因辛亥革命爆發而被迫停工,至今未完工。它是故宮內僅存的以磚石和金屬為主體結構的西洋式建築。建築上處處可見中西方構造與裝飾的碰撞,使之形成了“中西合璧”的建築風格。
生生不息的“大成之城”
以“生生不息”為主題的東雁翅樓展廳,用綠色為空間色彩,展現故宮博物院成立後生機勃勃、欣欣向榮的發展景象。通過“1914年·初開紫禁城”“1925年·肈建博物院”“1933年·戰時護古物”“1949年·重整修繕隊”“1961年·首薦頒國保”“1987年·瑰寶列世遺”“2002年·大修百年計”7個歷史節點,講述了昔日皇宮成為博物院後發生的故宮文物南遷、中軸線建築測繪等事件。
▲清代中晚期的請神位龍亭,明清時期皇家祭祀大典中用於運送神位
如何讓文獻和老照片不枯燥?展覽在“講故事”上用了新方法。
“這次我們在展覽中引入當事人的視角,從他們的日記、回憶錄和文章中尋找材料,用鮮活的第一視角經驗作為文獻的補充。比如,在講溥儀出宮這件事時,我們用到了遜帝溥儀、內務府大臣紹英和當時執行《修正清室優待條件》的李石曾三個人對事件的回憶,給觀眾提供了不同的角度來理解這一歷史事件。”東雁翅樓展廳策展人謝安平説。
1925年10月10日,故宮博物院開院,下設古物館和圖書館。原本戒備森嚴的皇宮擠滿了平民百姓,原屬皇帝私有的古物擁有了全新意義的觀眾。展廳裏,陳列了一張1930年故宮博物院遊園會的照片。照片上,神武門外遊客交織如梭,當時,為推廣豐富的展覽內容,故宮博物院在1930年曾舉辦過兩次遊園會,招待中外來賓。
另有一張珍貴老照片,是1956年3月15日,紫禁城西北角樓開始落架大修時建設者們的大合影,當時的工程參與人數達到建國以來工程之最。這一大修工程在1957年完成,迎來了建國初期故宮博物院古建築保護的高峯。
▲故宮西河沿遺址出土的模印方磚,元代
展覽上,《鍾粹宮橫剖面圖》也吸引了觀眾注意,紙張雖已泛黃,但仍可看到測繪者細緻入微的測量和記錄。上世紀60年代,為完善古建築測繪檔案,故宮博物院開始了漫長的測繪製檔,鍾粹宮是測繪製檔開始後測繪的第一座建築,勘察人員經研究判定這是故宮少見的較為完整的明代木構。
1987年12月,世界遺產大會在巴黎召開,故宮與中國其他5處文物古蹟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了全世界人民所公認的文化寶藏。寫有“明清故宮具有獨特而又普遍的文化價值,保護它符合全人類的利益”的世界遺產名錄證書也出現在此次展覽中。
最後一個歷史節點是“2002年·大修百年計”。2002年10月17日,故宮武英殿大修試點工程開工儀式舉行,標誌着故宮自辛亥革命以來規模最大、歷時最久、修繕建築最多的保護工程拉開序幕,被譽為“世紀大修”。從傳統修復方法的延續,到現代保護技術的應用,從高質量材料的遴選,到官式營造技藝的傳承,都展現了故宮在完整、真實保護文化遺產方面做出的努力。
隨着600年來時間軸中的18個關鍵年份為節點的一一展開,參觀者感受紫禁城內時間與生命的流動。故宮博物院表示,此次展覽可看作是參觀紫禁城的“序廳”,希望觀眾能通過貫穿紫禁城“時”與“空”的歷史文化,感受宮殿建築技藝與藝術完美結合的最高境界,感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無窮魅力。
作者:文匯報駐京記者 李揚
照片:除署名外均李揚攝
編輯:江勝信
責任編輯:陸正明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