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唐大才子元稹,為何會給薛濤和劉採春寫情詩?
生活於中唐時期的元稹才學和詩名,雖然無法與唐詩大家“李杜”相提並論,但他卻可以和白居易並稱為“元白”。而且二人一起倡導了“新樂府運動”,對於中唐以及晚唐詩歌文化發展,都做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關於元稹很多人對他的第一印象都是“風流”,然後才是他的學識與詩歌成就。相比較於其他中唐詩人來説,元稹的人生經歷還算平坦。因為他依靠個人擅於鑽營的性格,以及相對而言的過人才華,在中唐時期曾一度官居宰相之職。
雖然後來也曾因事遭人排擠被一貶再貶,並在最有一次被貶武昌之後暴斃,但整體看來元稹一生也算官運亨通。並且他在唐朝詩歌領域也確實做出過巨大成就,“元和體”就是他與白居易共同創造的詩歌體裁。
在唐代傳奇小説領域元稹也曾作出過突出貢獻,《鶯鶯傳》就是元稹以個人經歷為原型,所創作的古代經典小説。元代雜居家王實甫創作的《西廂記》,就是以《鶯鶯傳》中的故事為藍本。這部雜劇一經推出之後,就受到了時人的廣泛好評。
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元稹的《鶯鶯傳》,對古典小説這種文學體裁的發展,也做出了不可替代重要貢獻。按理來説元稹作為中唐時期的大才子,以及實權在握的官吏,他應該給後人留下一些好印象。但事實卻是他雖然滿腹經歷,但卻是一個處處留情的“偽君子”。
詩名不亞於白居易的中唐才子元稹
1.中唐詩壇發展與元稹詩風
中唐在整個大唐王朝發展史中,其實是一個比較尷尬的歷史時期。因為中唐既沒有盛唐時的繁華,也沒有晚唐時的頹廢消極之風。處於不上不下尷尬境地的中唐,總是會給人一種不温不火的感覺。
筆者認為從詩歌創作領域來説,中唐詩壇雖然可以仰望並繼承盛唐時的詩風。“元白”二人所倡導的“新樂府運動”,對“李杜”二人也極具推崇,但是卻再也無法達到盛唐詩歌的高度。
雖然這個時期白居易與元稹都認為,詩歌應該起到“補察時政”,以及“泄導人情”的作用。並且應該具有一定的創新精神,但由於此時的唐朝在“安史之亂”影響之下,已經由盛轉衰並且體現出了,逐漸走下坡路的態勢。
這種態勢的主要表現就是,政治、經濟、文化都受到了極大衝擊。也就是説在沒有強大的政治,以及經濟做後盾的前提下。再加上文化領域亂象頻出,此時的中唐詩壇再於無法達到巔峯狀態了。所以元稹在中唐的詩歌成就再大,也不可能與“李杜”相提比論。
2.元稹詩歌成就
但如果從客觀角度去看元稹的詩歌,其實他在中唐的詩詞成就確實可圈可點。畢竟能與“詩魔”白樂天齊名之人,他的詩作也肯定具有一定文學價值。元稹的詩歌特色其實與其性格與行為大為不同。
如果從《遣悲懷三首》、《菊花》,以及《行宮》和《離思五首》中,去探查元稹的詩歌風格,其實可以總結為“言淺意哀,扣人心扉”,閲讀之後都大有動人肺腑之感。但是《寄贈薛濤》與《贈劉採春》二詩,卻體現出了元稹性格中的隱藏基因“好色”。
《寄贈薛濤》一詩中的愛情詠歎
1.堪比卓文君的才女薛濤
筆者在分析《寄贈薛濤》一詩之前,需要先為大家交代一下薛濤,以及元稹與薛濤之間的愛恨情仇。據史料記載薛濤是唐代“四大女詩人”之一,她的詩作多以愛情為主題。很多喜歡舞文弄墨的文學愛好者,相信一定會對“薛濤箋”有所耳聞。
薛濤一生坎坷情路艱難,她原本是官宦子女但家中突遭變故,其父在出使南詔之時因染瘴癘而去世,薛濤只能與母親相依為命。為了能夠生存下去,博學多才有頗同音律的薛濤,只能被迫加入樂籍成為一名營妓。
但因其天資聰穎文采過人,所以在做營妓期間曾與多位中唐詩人有過交往。其中就包括大家耳熟能詳的白居易,以及張籍、劉禹錫、杜牧、張祜等人。後因被中書令韋皋欣賞,所以薛濤成為了一名大帥府中的紅人。
每逢韋皋府中有飲宴之時就會讓薛濤侍宴,而薛濤也憑藉能詩擅樂的本領,在飲宴中游刃有餘地與賓客談笑風生。後韋皋任節度使之後曾讓薛濤,接觸過一些案牘工作。並且曾一度想要為薛濤申請“校書郎”一職。
雖然後來並未實現但也可以體現出,薛濤作為當時社會中的一介女流,能夠以個人的才學贏得韋皋欣賞,其實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但就是這位才情堪比卓文君的才女,最後卻與元稹發生了一段“姐弟戀”。
2.《寄贈薛濤》中的愛情箴言
公元809年三月元稹奉命出使蜀地,當他得知薛濤其人才貌兼備之後,就迫不及待的想要與薛濤見面。而此時元稹的原配夫人才剛剛去世一年。他在《離思五首·其四》一詩中,所中表達的深情以及信誓旦旦,不再娶妻的諾言都早已拋在腦後。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這首詩雖然只有短短四句,但卻寫出了元稹與亡妻陰陽相隔,不能長相廝守的遺憾與悲情。但是當他來到蜀地之後,卻徹頭徹尾的暴露了薄情郎的嘴臉。
當元稹在梓州見到薛濤之後,一下子就被她的美貌和才情所吸引。而薛濤這位飽經滄桑的才女,當看到元稹這位風流才子之時也早已芳心暗許。這段發生在唐朝時期的“姐弟戀”可謂驚世駭俗。
薛濤在這段戀情中一直都表現得極為主動,因為她認為元稹就是她想託付終身之人。而元稹在二人最初相處的日子裏,也以超高的熱情積極回應着薛濤的愛戀。所以才會為薛濤寫下《寄贈薛濤》一詩。
筆者認為當一個詩人愛上另一個詩人之時,寫詩就是一種最能體現內心感情的途徑。尤其是對於元稹這個風流才子來説,可謂處處留情也處處留詩。而女詩人薛濤因多愁善感的詩人氣質,對於元稹的熱烈追求也十分受用。
“錦江滑膩蛾眉秀,幻出文君與薛濤”,元稹將薛濤比喻為錦江與蛾眉,形容薛濤的容貌或肌膚就像錦江一樣柔美。而她的雙眉就向蛾眉山一樣挺秀。當然也有另外一層意思,就是隻有錦江與峨眉山這樣的地方,才能變幻出薛濤這樣可以與卓文君相比的才女。
“言語巧偷鸚鵡舌,文章分得鳳凰毛”,薛濤説的每一句話都像巧舌如簧的鸚鵡一般動聽。而她所創作的詩歌或者文章,就好像鳳凰的羽毛一樣華麗秀美。這其實是元稹對薛濤的極言誇讚。
“紛紛辭客多停筆,個個公卿欲夢刀”,眾多擅於寫文章的人都停下了手中的筆,恭候們也都自嘆不如。實際上還是對薛濤文采的誇讚,雖然有一些誇張但卻也有討好之意。畢竟熱戀中的人多説幾句好聽的話,是一件非常必要的事情。
“別後相思隔煙水,菖蒲花發五雲高”,當元稹與薛濤分別之後,對她的思念就像滿園盛開的鮮花一樣多。也像天上祥雲那樣高。這其實是在訴説一種相思之苦。但是令人惋惜的是元稹這一走就再也沒有回來。
筆者認為如果但從詩歌意境上去分析,這首飽含緬懷之情的愛情詩,可以説一氣呵成渾然成章。作為一首才子佳人相贈詩歌,確實符合元稹才高八斗的文學氣質。但如果從思想上來分析卻不具備文學性。
一見鍾情之“情詩”《贈劉採春》
《贈劉採春》是元稹創作的一首七言愛情詩。這首詩中的主人公劉採春,相傳是當時伶工周季崇之妻。她不僅擅長“參軍戲”還會唱歌,可以説劉採春在當時江南地區的影響力,絕不亞於現代任何一位女星。
劉採春除了能歌善舞之外還具有創作詩歌的能力,《囉嗊曲》就是她存世詩歌之一。元稹在看過她的“參軍戲”,以及聽過她的《囉嗊曲》後,不僅對她十分賞識。而且還作詩云:“言辭雅措風流足,舉止低迴秀媚多。”
“唐人朝成一詩,夕付管絃”,這句話的意思是隻要有人能在早上做出一首詩,劉採春就可在晚上為其譜曲。這説明這位女詩人還是一位全能型的女藝人。目前在《全唐詩》中有6首曲子都是劉採春所作。
“新妝巧樣畫雙蛾,謾裹常州透額羅。正面偷勻光滑笏,緩行輕踏破紋波。言辭雅措風流足,舉止低迴秀娟多。更有惱人腸斷處,選詩能唱望夫歌。”這首詩通過對劉採春,外貌、着裝、形態以及文采描寫,體現出了元稹對其一見鍾情的愛慕之心。
作為一首歌詠唐代才貌雙全伶人的詩作,雖然從文筆方面來看,可謂句句珠璣情真意切。但是從文學價值上進行分析,筆者認為這首愛情詩,並不具有思想性以及文學鑑賞價值。因為這只是元稹所寫的眾多“情詩”中的一首而已。
相傳元稹之所以會認識劉採春,其實離不開大才女薛濤的引薦。但沒想到的是元稹卻對劉採春一見鍾情。為此薛濤曾大為傷感,但卻再一次原諒了元稹。只不過這個風流才子,早已習慣了見一個愛一個。
劉採春的最終結局比薛濤還要慘,因為她被元稹拋棄之後居然一怒之下投江而死。筆者認為無論是薛濤還是劉採春,其實都像《鶯鶯傳》中的原型,元稹的表妹崔氏一樣。當元稹為了仕途或者某種目的拋棄她們之後,最終也為自己留下了“渣男”形象。
只不過現實中的元稹表妹崔氏,不但嫁給了一個疼她愛她的好男人,而且還徹底看清了元稹“渣男”面目。當元稹得知她生活幸福時再一次登門騷擾時,卻收到了一首詩“棄置今何道,當時且自親。還將舊時意,憐取眼前人”。
結 語
“文人多情”是世人皆知的一條定律,而之所以多情就是因為情感豐富。中唐時期的大詩人元稹,是一個將“多情”發揮到極致的歷史名人。他以才貌雙全的個人魅力,贏得了當時很多名媛的傾心。這其實也是當時很多唐朝詩人的風流體現。
【參考文獻】
吳偉斌《也談元稹與薛濤的“風流韻事”》
李佳恩《風流才子元稹的內心糾葛》
窯門姜《惹是生非的元稹》
吳俁陽《曾經滄海難為水:風流才子元稹詩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