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夫妻辭職回鄉創業,用自家老屋在太行屋脊懸崖上建起了民宿
在八百里太行腹地的漏子頭村,李威和他的“伴山·石廬”民宿,從今年四月份開業後,經營得風生水起。
“伴山·石廬”民宿,就在這懸崖上。
漏子頭村位於林州市石板巖鎮太行大峽谷西北20多公里的太行山上,雄踞太行屋脊。璀璨的太行明珠——萬丈峽谷太行平湖,温順的躺在它的腳下。1000多米的海拔,人類最舒適的地理位置,讓這個村子成為遠近聞名的夏日避暑勝地。
漏子頭村的石頭房。
“伴山·石廬”名字形象,貼切。與山相伴,與石相依,建於半山,陽光從山頂上傾泄而下,無遮無攔,腳下是如巨龍翻騰的太行峽谷。常常雲霧繚繞,如夢如幻。石牆石瓦的房子,在太行之巔的古村古巷裏,構建着他世外桃源的夢想。
“伴山·石廬”民宿夜景。
李威説,自家的小院,兩層,山裏的茅屋,不敢稱樓,就叫廬吧,初出茅廬的廬。房子因陋就簡,沒有大肆裝飾,大自然就是它的飾品,綠水青山就是它的屏障。但洗浴用品,都是按照民宿的標準配置。每盆花,每個布藝,細微之處的用心,不着痕跡。
“伴山·石廬”民宿夜景。
推開門,寬闊的視野,大片揮灑的光照,滿眼的綠,盛開的花。
“伴山·石廬”民宿的花式圍牆。
小院裏,綠色的生命力,到處張揚着氾濫,門前屋後,院裏院外,有花有樹,有自家種的蘿蔔白菜,黃瓜茄子,還有黃豆玉米。
看盡花開花落,閲盡四季農事。
“伴山·石廬”民宿的院子
許多城裏人過來,其實,就是想這樣坐着,閒看繁星皓月,日出雲霞,甚至,靜靜地坐下來聽一場夏日的小雨,雨打樹葉花瓣的嘀嗒。
“伴山·石廬”民宿的茶台。
每天早上,鳥兒的清脆,叫醒沉睡的夜色,天空一點點明亮起來,太陽從山頂上射出的霞光,染紅山崖,點亮村莊。薄霧裏,遠處的山巒,近處的村舍,雞鳴狗吠,炊煙裊裊,石板徑上,摘瓜種豆,荷鋤耕地的農人……
“伴山·石廬”民宿的夜景。
月光下,螢火的亮光,村民們閒談的歡笑,蟲豸的鳴叫,串成一曲獨特的音符……
所謂的歲月靜好,不過如此吧!
“伴山·石廬”民宿的大廳。
漏子頭,這個建於明朝的村子,千年來吸納了太行山春夏秋冬的靈氣,攫取了山石泉林的底藴,愈發的從容,温潤。春天的桃花杏花,夏天的清涼濕潤,秋天的花椒山楂累累碩果,冬天的霧凇冰掛,都是獨有的。這裏沒有競爭,沒有相互的傾軋,每個人都不急不躁,張着笑臉,温和的和你交流。
“伴山·石廬”民宿的大廳。
工業文明對農耕文明的衝擊,一度讓這裏人去屋空,一百多口人的村莊,只有三十幾位老人還在堅守。
“伴山·石廬”民宿的內景。
唯因如此,摒棄了過去的喧囂,沉澱下心猿意馬的困擾,這裏,才更適合做這樣一處民宿。
“伴山·石廬”民宿的客房。
所有的疲憊、故事,甚至榮耀、嚮往……這裏,都能安放。一呼一吸,一吐一納之間,所有的侷促,疑惑,都開闊了,釋然了。
“伴山·石廬”民宿的餐廳。
李威又把村裏另外三處閒置的院子改造了一下,裝修成同樣的風格,這樣,既帶動了鄉親們發展,也有利於統一管理,調配,佈局。藉助太行屋脊風景區的遊客資源,他的民宿越來越規範,越成熟,越好。
“伴山·石廬”民宿的大廳。
耐住寂寞,把這裏安靜恬淡的生活,賦予意義,經營它,享受它,既當作一份事業,又享受這個過程。
“伴山·石廬”民宿的內景。
李威説,沒想過一定要經營成什麼樣,要打造成什麼規模,就是喜歡這裏,喜歡這樣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