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明孝陵為啥運氣這麼好,600年來無人敢盜?專家:主要三點原因

由 酒書端 發佈於 休閒

引言

“梅花園外接桃花,十里香塵漫紫霞。已道名山僧佔盡,林深更有帝王家。“這首詩出自《過明孝陵》,字裏行間,可見明孝陵的秀美風光。

我國封建王朝歷史長達2000多年,留下了許多極具文化價值的帝王陵寢。其中,明孝陵的規模尤為龐大壯麗,對明清兩朝20多位帝王陵寢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堪稱是墓葬界的精品。明孝陵是明清兩朝藝術、建築的集大成者,有着“明代皇家第一陵”的讚譽。然而規模宏大、陪葬豐富的明孝陵,修建600餘年,竟一直沒有遭受到盜墓賊的毀壞,着實奇異。

01

據説,當時朱元璋為修建地宮,耗時18年,動用了10萬工匠。當他崩逝時,地面建築羣依然沒有建成。一直到永樂三年(公元1405),歷時26年,這個規模龐大的陵寢才修建完成。

如此規模龐大的精品墓葬羣,其中的金銀玉器自然也豐富異常,很容易也成為盜墓賊覬覦的對象。奇特的是,經過考古專家的鑑定,明孝陵只有地面建築牆體有一定的撕裂與坍塌的現象,地宮卻並沒有遭到破壞。

明孝陵的完整保存可以説考古界的大幸,更是中國文物之幸。儘管歷史上明孝陵一直被盜墓者惦記,但是,最終都是以軍閥、盜墓者們的盜墓失敗告終。這也激起了眾人對明孝陵的好奇心。

眾説紛紜,各種傳言隨之四起。有人説,是因為朱元璋生前就為自己找好了墓葬地點,指派精通堪輿之術的術士與朝中重臣去到郊外,按照“尋龍點穴”的方法,找到了紫金山這塊風水寶地。因為朱元璋沒當皇帝之前,幹過盜墓的行當,瞭解盜墓賊的盜墓方法,所以自行設計了防盜的墓地。

02

還有人説,朱元璋的下葬極為保密,出殯當日,十三個城門同時出棺以混淆視聽,掩人耳目。更有甚者認為,明孝陵所葬的並非朱元璋。直到1997年,考古專家再一次對明孝陵進行全面考古後,終於解開這個謎題。不由感慨,朱元璋實在太聰明。

考古專家發現,明孝陵的設計不僅極盡精巧,而且區別於之前的墓葬,在承襲舊制的基礎上獨具一格,有很多的創新。古時的墓葬,凡是依山建造的陵寢,均是按照自上而下的方式開鑿,深度合適之後進行左右延伸。而明孝陵不同,它的整個墓室是在山體的一側取點,橫向向內延伸。這樣的建造方式,本身就有非常浩大的墓葬工程。但是,這樣一來,也杜絕了盜墓者以盜洞盜墓的可能性。

所以,不管是向上,或者是向下的方式,以盜墓賊的技術手段,均不能打通墓穴。所以,獨特的墓道設計,為明孝陵提供了一層天然的山體屏障。而且,明孝陵的墓道設計精巧,迂迴曲折,要想找到主墓道,也需要費一番心思。

03

另外,墓室周圍被巨石所包圍,周圍以及上方遍佈碎石與細沙。這就意味着,盜墓者如果盜墓,很有可能葬身於此。所以,這個墓穴的防盜級別可以説是相當高。

除了本身的設計,明孝陵歷經千年,依然可以完好保存,還有一系列的外在因素。第一,明孝陵的守衞森嚴。在修建的26年裏,分派了大批的軍隊把守。在完工後,明代歷朝子孫也很重視對祖陵的保護,均有重兵護衞,杜絕了盜墓者盜墓的可能性。第二,明孝陵有着絕佳的地理位置。明孝陵位於民國政府首都南京周邊,盜墓賊與軍閥都不敢輕舉妄動,這才能讓明孝陵在亂世中也能倖免於難。

當然,明孝陵內部依然埋藏着諸多的謎題,只有等待考古技術的進步,才能揭開這些謎題的真相。不過,個人認為,明孝陵能夠完好保存,除了地利人和,也是因為佔盡了天時。如若朱元璋沒有將墓址選在南京,如果民國政府沒有選址在南京,明孝陵還會有政治中心的保護嗎?倘若沒有這些機緣巧合,説不定明孝陵就會同慈禧墓一般,被軍閥損毀搶奪殆盡。

結語

所以,明孝陵才能留存至今600餘年,而完好無損。歷史之所以成為歷史,奇蹟之所以為奇蹟,哪一個不是佔盡了天時地利與人和?

參考資料:

《過明孝陵》

《明史·太祖本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