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一刻:淺析《葉問3》的五場打鬥

  挺喜歡這部,袁和平的動作設計向來沒讓人失望過,除去連場養眼的打鬥,勾勒出香港50-60年代的江湖質感,還將一個武術家的市井生活作為一條主線,中年男人的危機。成名之後面臨責任感與危機感,詠春個性與家庭共性之間的對沖,生活質感與打鬥場面的合璧。

  這次我們着重説電影的打鬥場面,不是拆招套裝,而是將其融入到電影中。《葉問3》,導演葉偉信,動作指導袁和平,武打演員甄子丹、張晉,特邀泰森。打鬥——劇情發展的必然結果

  不少香港動作電影(這裏為什麼不説是功夫片?因為不單單是功夫片,而是以動作為主的主題電影)都有一個壞毛病,就是為打而打。功夫、武俠是港片一道靚麗的風景線,也是東方電影特殊的片種,香港的動作片,集百家之長,創作了世界影史獨特的視覺藝術,嚴謹嚴密地擬真,獨創的威壓技術,完善至細微處,並連貫至始終的鏡頭語言,是這套全球通行的肢體語言得以立起於全球影市之間,暢行於世界銀幕之上的絕技秘術。

  然而這個“為打而打”的現象亙古有之,很多香港動作片,大段大段的打鬥固然養眼,但卻忽視了故事的連貫與邏輯性,大量情節與橋段設置完全奔着打鬥而去,一旦打鬥開始,所有故事、電影主題甚至風格化拋之腦後,彷彿這個世界就剩這幫打架的,時間都停止了。這樣的設定固然能夠造就大量養眼的動作與武打場面,但最終結果呢,令香港動作電影、功夫片險些噎死在自身最大的美德——毫無節制上。

  幸好,香港的電影人並非一味的追求無節制,再以徐克、袁和平、洪金寶等動作指導的倡導下,香港動作電影正在朝着一條正軌方式發展。即,動作與功夫並非喧賓奪主的主題,而是為劇情服務,使二者達到相輔相成,互為促進的結果,打鬥戲不僅是塑造視覺衝擊力的主要手段。也是劇情發展的必然結果,也是推動、完成劇情的關鍵契機。這一點在《黃飛鴻》、《精武英雄》、《殺破狼》、《葉問》等片中體現的尤為明顯,當然還有這部《葉問3》。

  下面,我們就來研讀一下,《葉問3》幾張精彩打鬥對劇情以及人物的作用。《葉問3》的主要打鬥戲一共5場半,2.5場羣戰,三場PK,可以簡化為五場,而且作為本片的動作指導袁和平,片中打鬥場面的地位,讓人想起了其名作《精武英雄》,後者也是兩羣三單的打鬥設置,且動作戲在故事中的地位有異曲同工之妙。牛刀小試:校園守衞戰

  1.5場打鬥,最初葉問在辦公室內教訓小流氓與夜晚校外的團戰,兩場打鬥目的性相同,非常典型的正邪之戰,因此放在一起,分不同角色而言。

  起因這兩場戰鬥的間接發起者是地頭蛇,而直接發起者則是葉問本人。葉問為什麼要引戰?一方面在於保護弱小,另一方面在於一個武術家的責任。葉問眾所周知,葉問經過了前兩集的塑造,已成一代宗師,且名聲在外,威震香港。這場打鬥則是為了凸顯葉問的神威,顯出宗師的傲氣,很典型,對比於西方的超級英雄電影,葉問在這裏其實就是承擔了一個超級英雄的戲份,“拯救地球的重任”就交給我吧。這場戰鬥直接影響到後面的劇情走向。

  張天志這裏還有一個重要的打鬥對象,張天志,對比於葉問,張天志武學修為極高但默默無聞,只是一個拉洋車的。張天志對葉問也是典型的羨慕嫉妒,但沒有恨。之前那場與兒子的戲份,就能顯示出他心比天高,同為詠春門派,羨慕葉問如今的地位,但也對後者不服。他這場打鬥的目的,不僅僅是簡單的見義勇為,而是力圖顯示出自己的身份,為了功成名就。張天志這種心態,伴隨着這個角色定位以及故事推動力,一直到結束。過程

  袁和平在這裏用了詠春拳最大的優勢,用最簡單、最直接的招式,讓他們知道詠春葉問的厲害。而張天志的武術風格從來沒有變過,對付任何人都是“快準狠”的招式,也象徵着角色特點。目的葉問在這場打鬥中的目的,在於“打跑”敵人,給他們點教訓。

  PS,小弟沒有學過詠春,但知道詠春的特點,張天志使用的詠春風格,招式有些怪異,似乎有那麼點大開大合,剛勁有力,與詠春“發力基於身體的中心線”的基本原則不太像,更像是洪拳,只是個人感覺而已,還望專業人士科普張天志的詠春風格。另外,張天志這個角色,定位有點類似《黃飛鴻1》裏的任世官,出身卑微,被洋人利用的鐵布衫高手,並不是壞人,但承擔了“反派”的作用

  欲揚先抑:船廠大戰第二場重頭戲大戰,同樣是羣戰,葉問子落敵手,被迫迎戰,最初只是格擋,張天志加入戰鬥之後,葉問開始出招。

  起因反派的第一次針對性的發難。但這場戰鬥的直接動因也是葉問,所謂樹大招風,沒有之前的“見義勇為”就不會有這場大戰,雖然葉問開戰的出發點也是為了自己的孩子和街道安寧,但用句不好聽的,有點“逞英雄”,也是香港電影最常見的故事模板,角色顯示出武力,敵方取勝不能,就出陰招。

  過程這裏致敬了《葉問》系列最著名的“一個打十個”的噱頭,這次來的更多,而且被迫不能還手。片中的格擋與防禦戰是這場戰鬥最大的亮點,詠春拳防守緊密,馬步靈活而上落快的特點在這裏得到極大的發揮。

  張天志出現後,解救了兒子,這裏葉問開始出招,目的在於“擊倒”敵人,讓兒子能夠逃跑,這裏出現《葉問》系列中常見的擊倒敵人招式,一招制勝,連拳打倒敵人,就是為了讓對方喪失行動力,袁和平也根據場地設計了幾場地形戰。

  目的戰鬥最大作用,就是讓我們的宗師捱了妻子一耳光。葉問葉問意識到自己的武術險些破壞自己的家庭,同時令劇情過度到妻子的事件上,即成名之後樹大招風,身為著名武術家的責任感這樣的個性化命題,以及身為普通人、一個丈夫、孩子的父親的責任感這樣的共性化命題,發生了對沖。張天志

  而張天志的出場和打鬥與第一場類似,目的也是一樣。但二者的結局也是如出一轍,成名的只有葉問,最終導致從單純的羨慕嫉妒,轉化為羨慕嫉妒恨,使之明白,簡單的見義勇為無法短期內達到效果,而是採用另一種方式來達到效果。從這場戰鬥結束之後,主線分化成兩條。家之宗師:與泰拳高手大戰第三場戰鬥,也許不是最好的一場,卻是個人最喜歡的一場。

  起因反派的第二次針對性發難過程這場戰鬥,發起者是泰拳高手,葉問被迫而戰,兩回合打鬥。第一回合電梯中的小空間戰鬥,向來是詠春最大的長項,泰拳高踢高打的架勢並不不能發揮作用。

  第二回合兩人之間戰鬥轉移到了樓梯間,泰拳優勢發揮出來,但此時葉問用了詠春最基本的“二字鉗羊馬”(見下圖)架勢穩定重心,同時發揮詠春的中線理論,拳軌短打和追身上步的優勢,使自身與泰拳保持“詠春”距離(詠春以自身中線向敵方中線攻擊,是敵我之間最短的距離,葉問始終保持正面衝着對手,泰拳擺腿出拳時身位重心變化,葉問用快速步法始終追着對方的身位進行攻防,使得泰拳無法發揮作用),泰拳的擺拳、掃腿同樣無法發揮優勢。

  目的同時不斷上步,逼迫對方退身,逐漸佔了上風。目的

  究竟是作為一名武術家,要為街道除暴安良,維護詠春宗師的名號,還是作為一名家庭的頂樑柱,為了妻子和孩子盡一份責任?個性與共性之間的對沖,是本片一直要傳達給觀眾的主題思想。

  這場打鬥充分將家庭的責任感,與宗師的責任感進行完美的交融。堪稱電影的分水嶺,也是一個男人的懺悔錄。事業與家庭,葉問選擇了後者。

  最後一戰:詠春VS拳王電影最大的噱頭,甄子丹對泰森,詠春VS拳擊,其定位有點類似《精武英雄》中陳真VS船越文夫。

  起因葉問為了終結一切問題的最後一戰,採用擒賊先擒王的道理,直接找BOSS。過程發起者依然是葉問。打算用詠春的招式擊敗對方,卻在第一回合之後,發現對方的力量遠遠在自己之上,詠春“二字鉗羊馬”也無法抵擋對方的力量,使自己失去重心,第一回合葉問處於下風。

  第二回合就很像陳真VS船越文夫的第二回合之戰了,回想前者第一回合也是迷蹤拳對空手道,但實力相當,第二回合二者均放棄了各自的招式,矇眼混戰,最後船越説道:“武技並不在於擊倒對方,而在於發揮人最大的潛力”

  這裏,葉問也是放棄了詠春的“二字鉗羊馬”,採用低位虛步起勢,俺不清楚這裏究竟是袁和平還是甄子丹的主意,但第二回合就有點自由搏擊的意思了。

  葉問不再拘泥詠春,詠春的“中線理論”對泰森不再適用(詠春的特點之一就是沿着自身中線向敵方中線攻擊,相當於與對方重點在一條線上,對泰拳高手那一段尤為明顯,但對泰森就不行了,因為力量懸殊)而是採用,他認為更加實用有效的戰法,攻下盤、利用身形快速閃躲尋求空間反擊。三分鐘下來,第二回合誰都沒佔到便宜,二人平手。

  目的這場戰鬥就是葉問懺悔之後的第一步,也就是説葉問要放下武術家的架子,一心當回到家庭中,但之前必須收拾好自己捅下的婁子。最後的結果如電影中所示,葉問與泰森平手,贏得了對方的尊重,同時不再找他麻煩。這場戰鬥其實可以算的上葉問“最後一戰”。

  PS,泰森身邊的小女孩,指向性很明顯,泰森其實是“另一個葉問”。同樣在這場打鬥時,讓自己家庭浸入江湖的紛爭中。一個鏡頭顯示小女孩被掉下的玻璃嚇到,紅氣球飛走了,隨後泰森説會給她再買一個,對比於葉問的家庭。我想,這也應該是泰森的最後一戰吧。真·最後一戰:詠春正宗葉問與張天志關於詠春正宗的較量,或者説比武。

  起因張天志踢館,迎來機會,要與葉問比試高低,且用了“詠春正宗”的名號,所謂“出師有名”。

  而葉問,用武俠片的話來説叫做“金盆洗手”,不再過問江湖之事,這場比武,是居家男人在最重要的人陪伴之下的戰鬥,也是妻子在彌留之際,盡到了一名武術家妻子的職責。因為她知道,打木樁的聲音,已經成為這個男人生命中的一部分。過程

  長短器械的比武,六點半棍、八斬刀、詠春拳法與粘手的較量,兩位詠春高手,風格相仿但內透着不同之處,葉問的柔與張天志的剛,好似華山派劍宗與氣宗之別。最後一戰也是全片打鬥時間最長的一段,效果最好的一段,雙方都在不斷近身格鬥中追身、卸力,反擊,攻守同期,異常精彩。

  只是説最後一下,葉問擊敗張天志那招,張天志用詠春拳中的“標指”打葉問雙眼,葉問在視力受阻的情況下,用詠春“聽橋”的方式,判斷對方力的大小與方位,用詠春拳理中知名的“寸勁”,埋跨、收睜,出拳一氣呵成,或者也可以説是“腰馬合一”。目的

  其實呢,也是香港電影中的“為打而打”的變體,都到這個份兒上了,必須要打一場大戰,只不過這裏不是矛盾交織頂點的爆發,也不是終極一戰,而是充滿了温情,丈夫對妻子的貼心,在妻子陪伴下的真·最後一戰,勝負的結果其實已經不重要了。

  從超級英雄到平凡之眾,一個市井男人的生活氣息,一個宗師的普通人生活,成名之後面臨責任感與危機感。葉問,這次真的是最後一戰。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710 字。

轉載請註明: 豆瓣一刻:淺析《葉問3》的五場打鬥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