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川縣秋林村是伊河源頭的第四個村子,如果按照伊河源頭在三合的説法,第二村是磨坪,秋林村也可以算是第三個村兒了。秋林村的小山溝挺多,我們隨便走進一條山谷,水泥公路並沒有通到盡頭,汽車到不了的地方,還有兩户人家。
山谷裏沒有溪水,耕地也不多,溝口住的人還多一些,越往裏面,越是見不到人。
最裏面的兩户人家沒有見到人,卻在房子外面的柏樹下面發現了一個這樣的裝置。雖説山裏人都有供奉山神的習慣,這個瓷罐怎麼看都像是佛教的舍利塔之類的,裏面斜放着兩塊木板,至於上面有沒有寫字,看不清楚。
往回走了一里左右,看到一位大叔和大嬸目送他們的兒子離開。看我們回來,問道:“裏頭那兩家木人?那會是上坡摘棗(方言:指山茱萸)了,也木見出來。”
向大叔詢問柏樹下面的罐子,大叔説那是山神廟,老的習俗了。那個罐子放在那兒有多少年了,大叔不記得,只説:“我都70多了,反正我還是娃子蛋們那時候就有,不是咱這兒人擱的,俺們都當山神廟敬着,有啥
説事
(方言:説法)呢,我也不清楚。”
院子周邊種了很多這種竹子,看品種不是本地的竹子,於是聊了起來。大叔説:“説起來
通搗蛋
(方言:很有意思)嘞,那一年我去三川(欒川的的另外一個鄉)走親戚,看人家街上綠化那兒修這種竹子,我看也怪
鳥
(方言:有意思),就撿了兩根竹根,帶回來埋到那地邊。誰知道第二年發起來好大
幾布楞
(方言:叢狀的樣子),慢慢嘞,我就給它這兒栽點,哪兒栽點。門口栽竹子好麼,冬天也是青絲絲的,好看。”
“一天沒事淨閒扯淡,栽那有啥用處。”大嬸對大叔栽竹子,卻頗有怨言。
“你是不知道,才栽回來那兩年,也就沒有幾顆。年年五月端午,都叫給葉子
挷
(方言:拽掉)的乾乾淨淨,地裏頭也踩得
棒瓷
(方言:很硬,像陶瓷一樣)。這竹葉不是長老大,能包粽子,都是去挷竹葉。沒有了,有那人説俺老小氣,不想給。得罪人。”
“哎呀,木有就是木有了
門
(方言,語氣詞,沒有實際意義),得罪啥人了?
鎮暫
(方言:現在)不是沒有人再來挷了?”大叔對於以前的事,毫不在意。
“這東西發的老是快,也能長大,我鎮暫老懶,也不想管它了,耍化兒門(方言:玩具,玩的)。才拿回來就是枝頭粗兩根竹鞭,我看上面有
眼子
(方言:芽),拿回來就扒個坑埋了,第二年發出來五六,六七根,長有這麼高吧。以前不是包粽子的筍葉不好尋,村裏好些人過來要。你想想,十來根竹竿,能有幾片葉子?那會夠分?”大叔比劃着説。
最近幾年,秋林村整體扶貧搬遷,曾經住在交通不便山谷裏的人們,大都住進了社區,老兩口也被兒子接到縣城。山裏的十幾叢竹林,成了無主之物,每年端午節,村民們都會過來摘一些竹葉,回家包粽子。
“我也用不着了,誰想挷誰自己來挷,木那別哩還有啥用處?就是我沒有想到,十來年前走個親戚,拾兩根竹根,鎮暫能派上用場了。村裏叫我發展發展,村裏綠化用,我説你們誰想栽誰來刨,鎮多嘞,蠻夠使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