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鎮,韻味懷遠徐霞客道山川峯迴環如玦,又如蓮瓣

“懷遠當龍江、小河交會,為粵、黔商賈都會,博徒遊惰視之為淵叢……蓋地據形勝,百貨所聚也。”在《宜山縣誌》中,一段記載道出廣西懷遠古鎮繁華過往。

懷遠古鎮作為廣西四大古鎮之一,距今有1300多年曆史,隸屬於廣西河池市宜州區。豐富的人文旅遊資源、自然景觀資源以及傳統民俗文化,讓它成為保留鄉愁、文化尋根之地。

行走山水間,著名地理學家、旅行家、文學家徐霞客也曾到此一遊。崇貞十一年(1638年)戊寅二月初十日,徐霞客入懷遠境行至大峒堡,在《遊記》中記敍懷遠山川,説峯迴環如玦,又如蓮瓣。

泛舟觀畫,山水相伴景相連

在懷遠古鎮,秀麗的山峯依託於喀斯特地貌,集奇、幽於一體。中洲小河和龍江從南北兩個方向在懷遠鎮三角嘴處相交,舊時的古碼頭像連串的珍珠閃爍在古木和翠竹中間,舟楫穿行於倒影在兩條江水的山峯間,形成一派“兩江玉帶飄吳練,四面雲繯列黛容”之勝境。

千年古鎮,韻味懷遠徐霞客道山川峯迴環如玦,又如蓮瓣

鎮郊的八灘山,本名撥灘山,一枝獨秀立於龍江北岸,意為拔地而起聳立於江灘之上的峯巒。“兩江玉帶飄吳練”即刻於峯頂的石巖上。還是在鎮郊,古坡屯迴環如玦的羣峯環擁着一汪春水,青石鋪就的平板長石橋沿湖而過,清亮的泉水穿過橋底灌澆着千畝稻田,依山的古榕和綠竹掩映着黛瓦青磚的農舍,由“宜州買馬”引發的古波崖壁畫就依託於農舍後山的崖壁上。

在山川間觀景之餘,還可觀畫。古波巖畫分佈在環江鎮古波、屯近、任洞一帶的山崖間,以紅色塗繪,彙集了明、清、民國時期的硃砂繪畫和文字。古波巖畫主要是馬,大小不一,神態各異。相傳古波屯一帶是明清時期馬幫的驛站,古波巖畫是當時馬幫在休息時留下的,主要記錄馬幫的生活狀態。迄今為止,已被發現的畫面主要分佈在古波屯的雲山和屯近屯的寨山等六個不同地點,以雲山牛腿巖和寨山岩兩個點最為集中。在近約130平方米的崖壁上,共畫有二百多匹形態各異的馬,數十名古代兵士和與道教有關的人物、日月星象及文字。

沿中洲小河朔江而上,更是千嶂煙波,漁歌四起,昔日的帆船裝載着百貨可直抵環江的長美、東興和龍巖,然後起貸由古官道運往貴州的荔波。

在河邊遊覽古鎮風景,欣賞古樸新奇的美食文化、漁村文化和山歌文化,古鎮恬淡生活的畫卷徐徐鋪開。

會館碼頭,商貿重鎮名猶在

踏着石板,走進長約1200米的懷遠騎樓街,便見到街道兩邊可遮風避雨的騎樓,店鋪鱗次櫛比,四方磚柱上的商號名稱至今依稀可辨,如“永昌祥”、“正昌號”、“紹昌號”、“黃煥記”、“正記生蘇杭洋足頭”等湖南、福建、江西、貴州的客商號記。

千年古鎮,韻味懷遠徐霞客道山川峯迴環如玦,又如蓮瓣

各省籍的客商曾在此處建有各自的會館,有湖南會館、江西會館、粵東會館、貴州會館。今在文昌街發現的清咸豐募修江西會館記事碑,即是會館建設的佐證。由街西端的魁星樓往西,便是滇黔桂古官道。沿此道走,斷斷續續還能見到石板鋪砌的古官道。官人、商人、百姓,往來滇、黔、桂,非走此道即不達所往。

據介紹,建於清末同治年間的粵東會館是國內有記載的為數不多的粵東會館之一,是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規定維持現狀不準拆毀和改建。它不僅是懷遠古鎮曾經作為商貿重鎮流傳至今的文化瑰寶,還是左右江革命根據地鬥爭的崢嶸歲月的歷史見證。該會館由廣東籍商人呂鳳義發動潮州籍商人捐資修建保存至今,建設之初命名為恭和堂,後更名為潮州會館、粵東會館。1930年4月及11月,紅七軍兩次經過懷遠作暫時停留,駐紮在粵東會館等處,紅七軍戰士在粵東會館木板牆上用墨書寫“打倒土豪劣紳”等標語。

曾有過近百年商業繁榮的歷史的懷遠,是貫穿貴州、廣西、廣東的商埠碼頭。作為當時最熱鬧、貨物吞吐量最大的碼頭,大碼頭位於興隆街邊龍江河岸,往西直上上和街,是東邊方向來的船隻及本地船隻停泊及貨物上下處。民國三十年後少用,後廢棄。1997年葉茂水電站關閘發電後1999年築壩又重建。

萬人祭月,民俗文化古流傳

白米餅上畫“嫦娥奔月”、花鳥魚蟲等圖案;麪粉做的月餅形狀有魚、鳥等動物形狀......八月十五中秋節,懷遠通宵唱山歌和供月亮。祭月活動年年舉辦,各家各户自己準備供品,擺在家門前,大家來回走動觀賞,看誰家禮品多設計獨特。

這一民俗活動也成為吸引附近遊客到懷遠觀賞遊玩的亮點,2014年,懷遠舉辦萬人祭月活動,吸引近4萬遊客到懷遠遊玩。

千年古鎮,韻味懷遠徐霞客道山川峯迴環如玦,又如蓮瓣

在懷遠鎮,主要居住壯、漢、仫佬等世居民族,各民族相互間的友好相處和互通有無,在文化和習俗上形成了許多共同性。同時,又保留了各民族文化和習俗上的差異性,從而使懷遠的民間民俗文化更具吸引力。每逢春節等重要節慶,龍獅、打錢牌、牌燈、彩燈、走馬燈、孔明燈、魚蝦花鳥一類多種小燈籠以及各式民間演出活動就會出現在中和街和郊外,景象熱鬧非凡。

除了傳統民俗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使古鎮歷史底藴更顯豐厚。2006 年 6 月,劉三姐歌謠、彩調、壯劇入選了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 年 6 月7 日,國務院公佈了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和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廣西文場、蠶絲織造技藝入選。這五個國家級非物質遺產在懷遠鎮的傳統文化中均十分盛行。彩調在懷遠得到較好的傳承。

連線成網,一鎮燈火漸點亮

歲月不語,唯石而言。據瞭解,廣西綜合施策,計劃至2030年將懷遠鎮建設成為環境優美、設施完善、經濟繁榮、文化昌盛、社會和諧,具有鮮明特色的旅遊型城鎮,具有地方特色的宜居城鎮,宜州城郊的工業強鎮。

通過對懷遠鎮自然、社會、經濟、產業、人口、鎮村建設、環境條件,以及區域地位現狀和未來發展趨勢的綜合分析與預測,廣西以面向城鎮現代化的戰略思想為指導,樹立“農業穩鎮、科教興鎮、旅遊富鎮、商貿活鎮”的發展思路,以商貿業、農林產品加工、旅遊為龍頭,以礦冶、機械製造、深加工業、農業為支撐,不斷調整、優化產業結構。

千年古鎮,韻味懷遠徐霞客道山川峯迴環如玦,又如蓮瓣

屆時,在社會發展方面,小鎮人口將控制在5萬人內,城鎮化率達到60%;居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恩格爾係數達到30%;人均公共教育經費達到2000元,公共教育經費佔地方生產總值的5%以上;千人擁有醫療牀位5張;人均公共活動場地面積1平方米;人均商業用地面積1平方米,不斷推進小康社會和和諧社會建設。

在打造金山銀山的同時,綠水青山也要保護。據介紹,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在此次規劃發展中被作為懷遠鎮的建設發展的最高目標之一。建設良好的生態環境是全鎮人民生活的最基本保證,也是衡量全鎮人民居住質量和生態質量的重要內容之一。目前,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的現實突破口就是強化綠化美化環境,保護和開發林場,整治被污染的環境,這對小城鎮建設來説,顯得尤為重要,同時也突出了懷遠鎮的建設水平和城鎮特色。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636 字。

轉載請註明: 千年古鎮,韻味懷遠徐霞客道山川峯迴環如玦,又如蓮瓣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