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範佳 師文靜
運河文化是我國“活”的、流動的文化遺產,孕育了豐富的江南文化、齊魯文化、中原文化等,繁榮了8省市眾多經貿城鎮。首屆中國國際文化旅遊博覽會特設大運河文旅展區,眾多地方特色濃郁的文創產品、非遺工藝品和地方特產集中亮相,呈現一場別樣的文旅盛會。
在江蘇展區,造型獨特古樸的梳子引人駐足。只見宿遷旋木雕非遺第六代傳承人、大師兄旋木雕工藝坊創始人周希彬拿起一個木梳舉高,直接拋在地上,木梳完好無損。周希彬介紹,這種梳子是榫卯結構,過去人們建房、 建橋樑、建傢俱都是用榫卯結構。傳統的梳子是整塊木頭做的容易摔壞,這種梳子摔不壞,齒一個一個安上去的,用的旋木雕的技藝。
“旋木雕就是懸木和雕刻兩種技藝的結合。通過改良衍生出很多的款型,它能充分利用各種各樣的材料,比如一些骨頭。”周希彬説,梳子還能做成吊掛。很多人玩文玩,文玩只能是玩,而他們把用和玩結合在一起,把文化和藝術融入到梳子裏面,要傳承非遺技藝需要一個載體,梳子就是很好的載體。老百姓每天都用到,喜聞樂見。
周希彬介紹,旋木的技藝起源於秦漢,只要是圓形的就可以做旋木。比如車輪、木碗等。“我們把旋木上面加上雕刻,這樣大大體現了旋木雕的價值。”周希彬説,隨着社會的發展,旋木已經比較落伍了。他們就想辦法進行創新,通過創新讓更多人瞭解旋木雕,再把旋木雕延續下去。“我們也搞一些培訓,讓更多的人知道這個技藝。”
旗袍、老虎、骨頭……旋木雕梳子造型各異。“你看這把梳子叫金螳螂,金是黃楊木,它是黃色的叫‘金’,梳身像一個螳螂。你看這頭大比較好用,梳子的款型根據其形狀而定,各種各樣的材質有不同的設計方法。”周希彬笑着説。
【來源:齊魯晚報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