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文章到這裏就結束啦,想要了解小編的文章記得關注小編哦,下期與你不見不散。
大家好,歡迎關注小編,又到了“叨叨叨”的時間了,希望各位看官看得愉快!
昆明市官渡區官渡古鎮廣場中央的妙湛寺金剛塔,全用砂石砌成,原為佛教寺宇妙湛寺建築羣落的組成部分,故舊稱妙湛寺石塔,是官渡古鎮標誌性建築。又因塔的基座四面皆有券洞可穿塔心而過,俗稱“穿心塔”。金剛塔的名稱,是1965年公佈其為雲南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時開始使用的。妙湛寺金剛塔形制獨特,雕刻精美生動,堪稱國內金剛寶座式塔中之上品,在我國現存的10餘座古代金剛塔中,它是建造時間最早,保存最為完好的一座,1996年國務院將其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妙湛寺金剛塔始建於明代天順元年(1457年),至今已有560多年的歷史。史料記載,此塔是在明代雲南總兵沐璘的倡導下,由鎮守雲南大監羅珪出資興建。據現存的《新建妙湛寺石塔記》可知,建造石塔的主要用意,在於順應民俗,崇尚佛教,因俗為化而以不治治之,祈願政通人和,亦有標榜政績的意思。塔基座券門上端嵌砌一匾額,上書“功德寶塔”四字,也可證明建塔目的是“造功德”。
妙湛寺金剛塔高16.05米,可分為兩部分:下部是高大的基座,上部矗立5塔,主塔高大居中,4小塔小巧玲瓏分立四角。基座為方形須彌座式,邊長10.4米,高4.7米,下部中空,四面各闢有一券門,呈十字形相通,可過行人車馬,基座中心頂端嵌一銅質金輪,上鑄佛像9尊,一尊居中,其餘環列,每尊以菩提樹相隔。
主塔居基座正中,由塔座、塔身、相輪和塔剎組成。塔座呈正方形須彌式,邊長5.5米,高2.7米,四角各雕力士像一尊,東、南、西、北四面都有雕刻,每面3幅,共12幅,兩側為金剛界“五部佛”之佛座,東獅、南象、西孔雀、北伽樓羅。每面正中分別雕刻“五部佛”之念珠寶珠、蓮子、金剛子等。須彌座之上是塔身,依次往上是七重蓮瓣形制的覆蓮座、覆缽式塔肚,塔肚四面正中各闢一龕,內供佛像一尊。相輪部分包括塔肚以上的平台、小覆缽、仰蓮和由十三層圓盤堆疊的“十三天”,再上還有銅製的圓柱形華蓋,華蓋上有四天王小銅像,分立於東西南北四方,華蓋沿垂銅製鏤空的流蘇和小鐸八件。再上為塔剎,由寶座、覆缽、仰蓮、塔肚、摩尼珠和寶瓶組成。由以上結構可以看出,妙湛寺金剛塔是據佛經金剛界之五部而建造,主塔實際上就是一座小型喇嘛塔。
四座小塔形制一致,都由須彌座、塔身、相輪和塔剎組成。小塔下為方形基座,邊長1.4米,高0.75米,基座上為方形須彌座,其上為三層,方澀之上依次為覆缽、仰蓮、八角形石板、八面形石柱,柱頂上置一平板,板上置一座小巧的石雕廡殿,殿頂安葫蘆形寶瓶。
主塔與4座小塔比例協調,但形制有別,且富於變化。主塔採用的是覆缽式塔(俗稱喇嘛塔)式樣,小塔則採用了類似墓表的紀念性石柱式樣。在佛塔建築上採用紀念性石柱,並將其與喇嘛塔式樣結合起來的做法,確屬少見,這是妙湛寺金剛塔的獨特之處,對研究雲南佛教傳播史有極高的學術價值。總的來説,妙湛寺金剛塔布局勻稱、造型別致、結構精巧、雕刻精湛,無論是主塔須彌座上的坐騎動物,還是金剛大力士、佛龕中的佛像,雕工都極為精細,銅鑄華蓋上手持各種法器的四大天王,塔基頂部中心嵌砌的鑄有9尊佛像的銅質金輪,鑄刻也極為精美,這些雕刻所表現的正是佛教金剛界五部的內容。可以説,妙湛寺金剛塔既表現了佛教密宗的內容,又保留了早期喇嘛塔的特點,是古代佛教文化的一座藝術豐碑。
歷史上,妙湛寺金剛塔曾多次修整,但基本上仍保持着原狀。清代初年的一次地震,4小塔被震落,受損嚴重,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由當時的昆明縣令羅國珍重修。近代以來,由於滇池水位不斷下降,金剛塔又建在貝丘文化遺址之上,地層鬆軟,下沉非常嚴重,到1980年,整個下沉已達1.6米。官渡區政府積極採取措施加強保護,清除塔基的淤泥,疏通排水管道,加固塔基,澆築水泥地坪,劃定保護範圍,修建保護圍欄。1992年,再次對金剛塔周邊環境進行整治,拆除了旁邊的飯店和部分民房。但這些措施,仍難以阻止金剛塔繼續下沉,此時的金剛塔已開始出現傾斜。
2001年,為徹底解決金剛塔塔基滲水和塔體沉降、傾斜、風化等問題,官渡古鎮恢復建設指揮部採用了文物修復專家提出的基礎託換、整體頂升的設想,委託河北省古代建築保護研究所、河北省建築科學研究院進行實地勘查,編制了《昆明市官渡區妙湛寺金剛塔整體頂升方案》,上報國家文物局並獲批准。2002年7月12日,這座重達1350噸的石塔被成功整體頂升2.6米。整個頂升的過程,金剛塔私毫無損,傾斜得到糾正,風化的外表也遵循“修舊如舊”的原則得到修復。金剛塔從此獲得新生,重現昔日風采。
來源:新浪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部分內容、圖片系網絡資料,本為公益,旨在促進行業健康有序發展,無意侵犯任何單位和個人的版權,如文章文字、圖片存在侵權行為,煩請留言,我們會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