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爾沁沙地中的牽駝人:吃旅遊飯、啓新生活

科爾沁沙地中的牽駝人:吃旅遊飯、啓新生活

圖為李順和駱駝。奧藍攝

中新網通遼10月28日電 題:【文化扶貧在行動:內蒙古篇】科爾沁沙地中的牽駝人:吃旅遊飯、啓新生活

“帶着駱駝這樣騎一圈,就能賺好幾十。像這半年來,一頭駱駝能掙2萬元。”

駱駝之於沙漠,向來都是一道獨特風景。在科爾沁沙地東南邊緣的草甘沙漠,每到旅遊季,常英、李順和他們的駱駝就會特別忙。“現在天冷,旅遊的人不多,我們就沒把所有駱駝都牽到景區來。這三頭就夠了。”

科爾沁沙地中的牽駝人:吃旅遊飯、啓新生活

圖為常英和駱駝。奧藍 攝

內蒙古通遼市科左後旗散都蘇木車家窩鋪村地處科爾沁沙地邊緣,人均耕地少、土地貧瘠,此前人均年收入不足2500元。2014年,當地政府開發建設草甘沙漠旅遊景區,吸納當地貧困户進入產業鏈。

如今這裏的旅遊季可以延續至10月底,每年吸引遊客10萬多人次。在這裏開農家樂的、賣農副產品的、售票員、服務員、保安等都是當地的村民……常英和李順是拍檔,也是景區裏唯二經營騎駱駝旅遊體驗項目的人。

“所有員工都是我們村老百姓。”王欣是草甘沙漠旅遊景區負責人。據他介紹,在景區的帶動下,村子裏所有貧困户都脱貧了。

科爾沁沙地中的牽駝人:吃旅遊飯、啓新生活

圖為科爾沁沙地中的兩名牽駝人。奧藍 攝

“當時村裏挑我們幹這個,是因為身體不好、或者家庭比較困難。”51歲的李順以前靠種玉米為生,收成一直不太好。他年輕時幹農活還傷了腰,之後就再也幹不了重活。

“之前除了面朝黃土背朝天,別的啥也沒了。一個農村老爺們,再能掙能掙多少錢啊。又趕上媳婦生病、孩子上學,能不窮麼?”常英今年53歲,説起以前的日子也直頭疼。“吃喝穿戴咱就別説了,過年時連10塊錢都拿不出來,甚至都沒有人敢借錢給你。”

常英告訴記者,他們如今已經有9頭駱駝和20多匹馬。“我們2015年就開始幹這個了,最開始的駱駝和馬都是景區給的。2016年手頭逐漸寬裕之後,我就花2萬多把駱駝買下來,之後一步步走到了今天。”

駱駝平時由常英和李順飼養照顧。景區營業時,遊客們可以坐着兩人牽着的駱駝按照固定線路遊玩。景區中的騎馬項目也由他二人包攬。

“以前沒錢,我大女兒早早就輟學了。如今也在景區當服務員,準備談婚論嫁了。老二老三現在都是大學生,每人每月1000元的生活費我也能承擔。”常英談起如今的生活,很是感慨。“這個景區是把我救了。家裏負擔輕了,我愛人身體也變好了,之前她的精神壓力也很大。而且現在有錢了,也看得起病了。”

“這些年家裏的變化真的是太多了,我連之前給父親看病借的20多萬元也都還完了。”李順告訴記者,他在牽駱之餘還養牛養羊。“我蓋了牛棚和羊圈,之前申請了5萬元的貧困貸款買牛。如今家裏養着十幾頭牛、50多隻羊。”

“我現在,是終於緩過來了。”説到這裏,李順長長出了一口氣。

常英告訴記者,他的經歷讓不少鄉親的想法發生了改變。“村裏人看你富了,也都想着跟你比。大家都各想各招,找自己的發財門路。”

記者在採訪過程中也瞭解到,當地現在正在實施“旅遊+扶貧”策略,形成“一户帶動多户、一產帶動多產、一景區帶動一片”的規模效應。

如今草甘沙漠景區已是淡季,遊客日漸稀少。再過些天,常英就要牽着駱駝外出“走穴”了。“周圍企業或者店鋪剪綵,總會邀請我牽着駱駝去,一頭駱駝一次能掙幾百塊。駱駝在冬天時毛髮是最好的,濃密好看。”

作者 奧藍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02 字。

轉載請註明: 科爾沁沙地中的牽駝人:吃旅遊飯、啓新生活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