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元代瀝粉貼金瓷:居然比元青花更珍貴

由 問成風 發佈於 休閒

一、古老的民間製作工藝“瀝粉”

中國的瀝粉貼金工藝源遠流長,瀝是指液體的點滴,粉是指用粉調製成液體,將其一滴一滴的滴落在物面上,有時用特製的工具把瀝的點滴加長,形成一種有規律的,人為的線,這種方法術語稱之為:“瀝粉”。

西漢朱地彩繪棺

1972年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

尺寸:長230釐米,寬92釐米,通高89釐米

瀝粉工藝的特殊之處在於高出物面,並在它的上面貼金、銀箔、上色等。

具有厚度、硬度及華貴的感覺,同時可增加立體感。

西漢馬王堆出土的彩繪木棺上有着類似瀝粉效果的紋樣凸起細線,上面繪有各種顏色,有着低浮雕的效果。

瀝粉工藝的運用,盛唐時期就廣泛被採用,如:敦煌的菩提樹,人物身上運用了瀝粉、貼金工藝,形成了豐富的裝飾藝術效果。

今莫高窟第130窟發現有瀝粉堆金墨字題記為宋曹氏歸義軍晚期曹宗壽時期。

《山西永樂宮(元代):玉女圖》(道教壁畫)是山西永樂宮元代道教壁畫,與真人等高,採用瀝粉施金手法,用突出於牆面的粉線造型。

石家莊毗盧寺壁畫大量使用了瀝粉貼金

二、瀝粉描金工藝對陶瓷的影響和運用

元代瓷器的瀝粉描金的工藝的運用,當前文博主流人物認為是源自西域大食國(阿拉伯)的銅質琺琅器的影響。

有資料表明:琺琅器主要有兩種,一是源自波斯的銅胎掐絲琺琅,約在蒙元時期傳至中國,明代開始大量燒製,並於景泰年間達到了一個高峯,後世稱其為“景泰藍”。

此後,景泰藍就成了銅胎掐絲琺琅器的代稱。

另一種是來自歐洲的畫琺琅工藝,它在清康熙年間始傳人中國。

元代 掐絲琺琅纏枝蓮紋藏草瓶 故宮博物院藏 清宮舊藏

清康熙琺琅彩胭脂地牡丹紋碗

三、元代立粉描金瓷器

元代瀝粉瓷器就是沿用了“瀝粉”這種傳統的工藝,在瓷器胎釉上,採用礦物原料作為“粉”劑,以線描成各種圖案經燒造呈色而形成我們今天所能見到的元瀝粉瓷器。

元代卵白釉瀝粉貼金瓷器不為一般的陶瓷收藏者熟悉。

元代卵白釉瀝粉堆花五彩戧金高足杯修復件 馮先銘採集

它是一種非常特殊的品種,胎釉與同時代的卵白釉沒有什麼不同,奇異之處在於裝飾手法上。

它是在已燒好的卵白釉器的表面上以釉料堆花,再低温二次燒成。

貼金技法是在堆花圍成的圖案輪廓內貼上金箔。

此類瀝粉帖金瓷器圖案仍多用雲龍、纏枝花、摘枝花、蓮瓣紋等幾種,色彩斑斕,富麗堂皇,存世稀少,應為皇親貴室所用。

左圖元代五彩民窯瓷片 杭州出土 耿寶昌《明清瓷器鑑定圖錄》

中上 元代紅綠彩碗殘器修復件 景德鎮出土

中下及右圖 元代瀝粉堆花戧金瓷片

四、官方收藏的元代立粉描金瓷器

烏蘭浩特市博物館藏景德鎮窯元卵白釉加彩高足杯,該高足杯瓷質,高13釐米、口徑11.5釐米、足徑6釐米。

外觀與常見的元代金盃形制相近:撇口、弧腹、自下腹內收,至脛部與柄相連;

竹節狀柄呈錐形,上收下展,有三道突起的弦紋,柄部中空砂底。

杯通身施卵白釉,其上以瀝粉法勾勒出花卉紋飾圖案,再以紅、綠等色及金彩描繪;

器型優美端莊、色彩豔麗而不失高貴。

1994年,被國家文物局專家組定為一級甲等文物,也就是俗稱的國寶級文物。

此藏品工藝特殊,彩繪稀少,是一件十分名貴的元代景德鎮瓷器珍品。

元代景德鎮窯卵白釉堆花五彩描金花卉紋高足杯,1992年烏蘭浩特市郊區窖藏出土,烏蘭浩特市博物館藏

上博曾花了1000萬港幣從香港購回元代立粉描金瓷器。

原上海博物館副館長汪慶正先生説:“這種瓷器過去只見文獻記載,從未見過實物。其圖案紋飾工藝有點像“奶油裱花蛋糕”浮雕狀的五彩加上描金,非常精美。此器在內蒙古出土後流出,如今幸已歸藏並陳列在上博,參觀博物館的市民不妨留心去看一下。”

“1000萬把它買回來。為什麼,因為這是能夠説明我們歷史記載的器物。”

元代景德鎮窯卵白釉堆花五彩描金花卉紋碗,上海博物館藏

細圖可以清楚地看到堆紋花卉的立體感

描金的位置部分脱落,圖案帶有伊斯蘭風格,碗心開光內以金彩書寫梵文

耿老説:“它的被發現將景德鎮燒成五彩瓷的歷史提前了約半個世紀之多,並首開琺琅彩之先河。”

元代景德鎮窯卵白釉堆花五彩描金花卉紋盤,上海博物館藏

這種瀝粉貼金裝飾的彩瓷如此精美,為什麼沒有作為傳統品種流傳下來?這些需要有待於進一步研究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