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洞穴村莊”:村民150年不離不棄,成陶淵明筆下世外桃源
説起貴州旅遊,許多人都能隨口提起一長串著名景區景點:黃果樹瀑布、梵淨山、千户苗寨、遵義會議會址、萬峯林……大概沒有人會提到“格凸河”這三個字,畢竟和那些早已名滿世界的大牌景區相比,格凸河只是大哥們身後的小弟弟而已。但是,如果我説到“中國最後的穴居村莊——中洞”,可能又會引起一波喧譁。
大抵知道穴居苗寨——中洞的人,對格凸河一定有印象,因為“中洞”的所在地就位於貴州省安順市紫雲縣美麗的格凸河區域(水塘鎮),格凸河暗流出口處小穿洞上方有三個巨大的溶洞之一,因位於中間,故稱“中洞”。中洞是一處規模不大的苗寨,至今僅有不到20户苗民在此長期居住。他們的寨子位於一座山洞之中,這並非為了開發旅遊吸引遊客而做的噱頭,而是當地真實存在的一種現象。
據説,寨子裏的苗人在山洞裏的居住史已長達150多年。若往前推算,早期的苗族先民入住洞穴生活的時間大約是在清朝的同治年間。在我的眼裏,其實穴居部落最吸引人的並不是他們生活方式的特別,而是這麼一羣人,即使知道外面有個花花世界,但依堅持留在簡陋的山洞裏,過完這一生。他們與山洞的感情,在這個越來越冰冷、越來越物質的社會之中,顯得難能可貴。
聽中洞裏的老人講,他們的祖先當年為了躲避戰亂而遷到洞中,並在此世世代代定居下來,即使後來天下太平,他們因為習慣了洞穴中的生活,所以並沒有想過要搬出洞穴居住。時至今日,他們的“穴居史”已有一個半世紀之久。如今洞穴裏生活着十幾户苗族人家。若不是親自來到中洞,實在很難想象,在網絡直播、飛機高鐵、5G網絡、電商發達的當下,中洞的苗民卻還生活在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裏。聽帶路的當地人説,在這處100多米寬、200多米深的洞穴裏,至今還生活着18户,約70多位苗族人。
他們在巨大的洞穴中各自蓋了房屋,屋子後面多用木板圍起了牛棚、羊圈和雞舍。大黃狗和土雞懶散地在洞子裏散着步,一副悠閒自得的模樣。洞裏有一處高坡,人們在坡上搭起了木架,架子上懸掛着誘人的臘肉,晾曬着通紅的辣椒。旁邊有個大火盆,暖融融的炭火映出暗紅色的光暈,將濕氣和寒氣都驅趕到了溶洞外面。
在一户用木板和茅草圍成的“屋子”裏,我向屋主示意借用火盆烘烤一下濕冷的衣服,對方只是“嗯”了一聲,用手上的木棒把火盆推到了我的旁邊。火是温暖的,躍動的光線照亮了屋主人深棕色的面頰,他臉上粗糙的印痕就像犁過的田壟,一道道盡是歲月留下的痕跡。我從揹包裏拿出易拉罐飲料遞給他作為感謝,他收下了,轉身拿出一隻大碗,碗裏是切成片的臘肉。我嚐了兩片,很鹹,便不再多吃。
住在中洞裏的苗人可能是見過許多我這樣跑來探奇的遊客,所以不太愛説話,更不要説熱情了。多數時候,他們只是眯着眼睛坐在門口的凳子上,漫不經心地打量着我們這些山洞外面來的人。近些年,中洞苗寨逐漸被驢友揹包客和自助遊客所關注,常常有揹着大相機的旅行者慕名而來,洞穴裏的老人早就習慣了相機和鏡頭。
聊天中得知,生活在洞穴裏的苗人幾乎家家户户都是親戚。由於他們一直過着半與世隔絕的生活,平時出洞的機會也不多,適齡的女孩也很少嫁出去,外面的女孩兒更不願意嫁到洞子裏來過苦日子。漸漸地,中洞裏面形成了洞穴姻親的現象,久而久之,大家都成了父一輩子一輩的親戚。
現如今,他們依然很少外出串門走親戚,但也會有生活在洞穴外面的親戚來此串親、拜訪。而且洞穴居民也會隔三差五去到鎮子上趕集,購置一些生活必需品。可能因為長時間缺少與外界的交流和溝通,居住在中洞裏的苗民思維反應感覺比洞外的村民要慢一些,在語言表達方面略顯不足。
洞穴寨子裏真正的年輕人不多,看到的多是一些十歲出頭的少年。一個扎着馬尾辮的小姑娘告訴我,她在山下的學校讀書,偶爾會請假回到洞子裏。小姑娘的父母和寨子裏的其他青壯年一樣,都去了紫雲縣城或者安順市裏打工。在進洞之前聽鎮上的人説,中洞裏面潮濕、陰暗,生活並不舒服,為了改善中洞苗民的生活環境,政府多年前就決定為寨民提供整體移民搬遷服務,如果洞民同意外遷,可以免費在距離中洞僅500米的山下住進全新的移民房屋,孩子們也可以免費入住寄宿制學校。對此福利政策,中洞裏面的一些老人卻表示反對,因為他們仍然戀着熟悉的山洞就這樣,就這樣過去了一年又一年。
在編寫這篇稿件的時候,我查到一則這樣的報道:一名記者採訪了一位曾經離開過中洞的苗族男人。記者在問到他對以後的打算時,他斬釘截鐵地表示,無論日後自己的生活會發生怎樣的變化,自己都不會再離開中洞。因為在離開這裏的日子裏,他在接觸到外面世界的多姿多彩的同時,也看到了人們自私、冷漠的一面。樸實的中洞人直白、純樸地本心因此受到了“傷害”。這也許就是中洞人對洞穴生活不離不棄的原因,中洞是他們祖輩留下的根脈,是他可以放心地安身立命的家園。
中洞苗人已經説不清他們祖先為什麼會選擇此處紮根,他們只知道先祖是為了躲避戰亂和匪患才隱匿於山中的,巨大的洞穴成了世世代代的庇護所。在中洞人的眼中,這裏就是現實版的“桃花源”。
貴州中洞苗寨旅行貼士:1.貴州中部地區的氣候比較潮濕,山區多雨,天氣變化快,建議即使是晴天也要隨身帶雨具。另外,當地晝夜温差較大,夜間注意保暖;2.貴州在飲食上口味偏辣,喜食用醃製食物,東部地區過來的遊客建議攜帶一些調理腸胃的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