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份悠閒的田園生活,吸引着越來越多的城裏人走進鄉村,併成為很多人理想的生活景象。閒暇之餘,能夠遠離城市的喧囂,迴歸鄉野的靜謐,是鄉村旅遊受到人們青睞的原因。
為了推廣鄉村旅遊,充分挖掘鄉村旅遊鮮活案例,展現“鄉村好時節”豐收季主題特色,聚焦山東省鄉村旅遊重點村,見證打造鄉村振興文化旅遊的齊魯樣板,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日前舉辦了“嚮往的生活·鄉村好時節”媒體採風活動,10多家省內外媒體走進齊魯鄉村,體驗了鄉村旅遊的魅力。
驚豔:貧困山村,變身網紅打卡地
泰安市九女峯、萊蕪房幹村、臨朐淹子嶺村、榮成東楮島、嶗山,走進這些村子,你會改變你的認知,記憶中土得掉渣的鄉村,原來都是網紅打卡地。
媒體採風活動的第一站是位於泰安市道朗鎮的九女峯景區,50平方公里的範圍內有着19個村莊,九女峯景區串起這些山村,在這裏鋪就着一幅壯美的鄉村振興畫卷。
故鄉的雲和故鄉的月 攝影/王平
正是看中這裏原汁原味的青山綠水,魯商鄉村發展集團投入上億元資本,打造了鄉村旅遊、康養產業。在這裏,農房變客房,農村變景區,還在半山腰上建起了網紅書吧,已經成為遊客嚮往的“網紅打卡地”。
讓人記憶深刻的,是位於景區的“故鄉的月”和九女峯書房。九女峯書房獨特的建築動線與起伏岑寂的山脈、潺潺的泉水相呼應,像一朵雲彩延綿無盡。
“故鄉的月”依山而建,傍水而立,因建築外觀和室內均能銜接成一輪圓月,故得名“故鄉的月”。夜色中,“故鄉的月”與不遠處雲朵造型的建築“故鄉的雲”遙相呼應,形成了雲月相伴的美妙畫卷。
“故鄉的月”融合了濃郁的鄉愁文化和當地的自然風貌,兼具觀賞和實用價值,是目前國內已知少有的以月亮為主題的現代單體文化建築之一。
走進九女峯,會看到許多特色明顯的小山村,其中北張村原先是片區內三個省級貧困村之一,2017年,北張村引入樂惠農業進行開發。為突出“花田北張”這一主題,全村進行了2000多平方米的創意牆體彩繪,通過網絡媒體的報道,吸引了大量遊客前來“打卡”,成為了“網紅旅遊村”。
而朱家窪村以70年代的知青樓原址為中心進行規劃佈局,結合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深入挖掘知青文化。村中打造的知青年代風格餐廳,可同時容納200人就餐。還有“知青博物館”、“鄉村書社”等項目,走在村中,你能找到曾經的歲月痕跡。
淹子嶺村位於臨朐縣嵩山生態旅遊區,素有“山東小西藏”之稱,是山東省海拔最高的自然村。村莊周圍羣山環繞,梯田遍佈,雲海奔騰,各季節景緻不同,成為國內觀測第二亮星“老人星”、體驗“手可摘星辰”的絕佳地。
淹子嶺村有房車、山間木屋、蒙古包,有運動草坪廣場、懸崖棧道、雲梯、觀海亭等景觀,遊客可乘坐滑翔傘俯瞰“雲端之城”的壯觀,也可在懸崖餐廳觀瀾閣品嚐山中美味,晚上宿在房車攬月擁星入夢來。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相對於九女峯、淹子嶺村,榮成市寧津街道的東楮島則是位於海邊的小漁村。位這個漁村三面臨海,海岸線10公里,是北方最典型的膠東漁村。
東楮島最大的特色是海草房。村裏現存海草房650間,其中百年以上的有400多間,是膠東地區海草房保留最完整的村莊之一,被譽為“國內生態民居的活標本”。
東楮島有諸多美譽,比如中國北方最美民居、宮崎駿動畫裏的世界……這些美譽得益於來自於當地傳統民居“海草房”。海草房以石為牆,用海水裏生長的植物海苔草作為材料鋪繕屋頂,冬暖夏涼,百年不腐,是膠東一帶頗具特色的民居建築。
在東楮島,除了趕海,還可以遊覽東楮島海洋牧場,撈魚、捉螃蟹,與海洋生物親密接觸,當回地道的漁民。而在海洋牧場餐廳,還可以品嚐到“不吃河豚不知魚味,食得河豚百魚無味”的珍饈河豚。海洋牧場的河豚屬於人工選育繁殖的無毒河豚,河豚煮湯、河豚刺身、炸河豚皮是比較經典的三道菜。用網捕撈河豚,舉着氣鼓鼓的河豚拍照是每個遊客的最愛。
萊蕪房幹村中的九龍大峽谷,堪稱萊蕪北部旅遊風景線上的奇葩。整個峽谷呈南北走向,全長約十公里,在這九曲十八彎的大峽谷裏完整地保存着大自然的原始風貌;奇峯突兀,怪石嶙峋,樹木參天,野藤漫繞,碧潭若鏡,瀑布映虹,是迄今山東境內發現的第一大峽谷,又稱“江北第一峽”。這裏也是遊客打卡地熱門勝地。
鄉村旅遊,托起農民致富夢
發展鄉村旅遊的一個核心目的就是要讓鄉村人受益,推動鄉村實現“生態宜居、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美麗畫卷。
泰安市九女峯片區50多平方公里的範圍內,坐落着19個山村,有村民1.3萬人。然而就在幾年前,這裏卻是窮苦之地。受制於閉塞的交通以及經濟上的貧困,許多年輕人選擇外出打工,許多村只剩60歲以上的老人。2018年,當地政府把19個村規劃為“九女峯鄉村振興片區”, 經過幾年的開發,已成為遊客嚮往的“網紅打卡地”。
以前的九女峯片區村民,只能靠種植核桃、板栗等農產品為生,一年的收入僅有五、六千元,如今村民不僅可以選擇到度假區工作,還可以把自己種植的農產品就地賣出增加收入。據統計,2020年,九女峯片區19個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8600元, 19個村實現村集體收入262.13萬元。農民的居住環境改善了,天然氣、污水處理系統通過來了,生活更便捷了,村居更美了。
東西門村曾經是省級貧困村,村民整體收入不高,一年到頭,收入只有幾千元。2019年7月,坐落於東西門村的九女峯精品民宿“故鄉的雲”項目試營業,該項目利用村民閒置廢棄的21套院落打造而成,可以為遊客提供全方位的鄉村度假服務。一時間,遊客絡繹不絕,小山村一下子就有了生氣。
“之前就是在家打零工,種栗子核桃為生,現在可不一樣了。我在這裏當保潔,我老公在樓下當保安。之前年收入才3萬塊,現在我倆一個月就掙6000塊。”在九女峯書房做保潔工作的一位大姐告訴記者。
淹子嶺村 臨朐縣嵩山生態旅遊發展服務中心供圖
而在臨朐縣西南部,有一條氣勢磅礴的盤山公路,它像一條彩色的飄帶,鑲嵌在崇山峻嶺之中,這條“嵩山1號大道”被村民稱為致富之路。
“過去,遊客來嵩山旅遊時,因山多、溜深等複雜地形地貌,崎嶇不平的山路給大家造成了不小的困擾。隨着1號大道的開通,交通條件發生了鉅變,各景點之間也實現了互聯,讓整個嵩山成為了一個大景區,加速了嵩山全域旅遊發展步伐。”嵩山生態旅遊發展服務中心黨委書記王楷説。
淹子嶺村是1號大道受益最大的村之一。天路通了,更多的遊客也來到了這座山東海拔最高的村莊,淹子嶺村靠發展“鄉村遊”不僅摘掉省級貧困村的帽子,還走上了富裕之路。現在全村38户已有28户買了私家轎車,生活一天比一天好。
淹子嶺村海拔高、晝夜温差大,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孕育的蜜桃、獼猴桃、佛手瓜“兩桃一瓜”。佛手瓜、芸豆、西紅柿等高山蔬菜和小米、燻臘肉、土雞蛋等土特產,讓淘“山貨”的遊客慕名而來,帶起“後備廂經濟”。淹子嶺村先後舉辦“第三屆鄉村旅遊節”、 “杏花節”“桃花節”“蜜桃採摘節”等節慶活動,形成了蔬菜瓜果與休閒採摘、農業觀光旅遊於一體的特色農業發展格局,讓村集體收入“水漲船高”。村莊年接待遊客 28 萬人,村民人均年收入達到 4.08 萬元
如今,淹子嶺村被評為山東省景區化村莊,齊魯最美田園、齊魯最佳觀星地、中國汽摩聯汽車自駕運動營地、嵩山國際航空飛行營地。淹子嶺村正以建設“現代自駕遊”、“傳統民俗遊”、“康養休閒遊”三位一體的攬月島鄉村旅遊綜合體項目、書畫家寫生地、攝影家創作地、天文愛好者活動地、康養度假者的理想地為目標,成為鄉村振興中的“濰坊模式”。
九龍大峽谷 房幹村供圖
房幹村原來的名字叫房屋子峪,當年的房幹村30餘座山頭,幾十條峽谷,方圓幾十裏內只有60幾户人家孤零零地居住在這個封閉的小山坳裏,形似一個封閉的房屋子,這個形容也是很貼切了。
今天的房幹四季有景觀,“春天——山花爛漫、夏天——綠水青山、秋天——果實累累、冬天——銀裝素裹”,是一個環境優美獨特的園藝式現代新農村,實現了青山涵綠水、綠水育青山、青山綠水兩相依的良性循環。成為一個眾人留戀、人人嚮往的世外桃源、人間天堂。
自1998年10月以來,房幹村依託較好的生態環境及自然風光發展生態度假旅遊,先後完成投資5億多元,開展了景區道路、景點提升、生態環保等工程。目前已開發九龍大峽谷、金泰山、石雲山、夢幻情人谷、天雞山、音樂谷等十大旅遊景區、100多個旅遊景點,建成天雞山高空滑索、九龍大峽谷玻璃天橋。先後被評為“省級地質公園”、首批“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和國家“4A”級景區、“中國鄉村旅遊模範村”。2018年房幹村共接待遊客30萬人,實現旅遊收入20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2000元。
從農家樂到民宿,鄉村遊升級版本
從泰安九女峯到萊蕪王老村、臨朐淹子嶺村,再到榮成東楮島、嶗山東麥窯社區,可以看出,如今的鄉村旅遊早已不是農家樂形態,高端民宿成為其中的亮點。
“鄉村旅遊發展如今進入休閒度假時代。休閒放鬆、迴歸自然、康體養生等因素是遊客出遊的主要目的,滿足遊客的這些目的,也是吸引遊客前來休閒放鬆的方法。農家樂作為鄉村旅遊的最初業態已經滿足不了年輕人的鄉村生活需求,鄉村旅遊+民宿式發展成為一種必然業態。”一位旅遊界的專家如是説。
確實,誰能想到位於深山裏的九女峯民宿如此火爆,一個院子兩三千元一晚上,還要提前預訂。
住在鄉村民宿,你會體驗到城市裏沒有的風景。像在九女峯景區民宿,每天喚醒你的可能是鳥叫聲。
九女峯景區的“故鄉的雲”民宿被稱為中國最美民宿,共有民宿、書房、咖啡廳、會議室、泡池、健身房等設施。重新規劃設計和改造提升的“八樓氧心谷”,既保留了村莊的原始質樸感,又能讓遊客在“國家森林鄉村”中感受到現代化的舒適便捷。
榮成東楮島海草房民宿,也有着不一樣的體驗,晚上你會聽着海浪聲進入夢鄉。東楮島海草房民宿,目前有九個院落,每個院落都是獨立的,每個院落各有各自的設計主題,同時各有當地管家服務:止錨灣、藍草屋、鵝語畔、木者居、唐鄉畫院、獨釣台、參寶堂、漁人家、覓瓊園,還有一家集餐飲、酒吧、接待、書屋於一身的鄉公所。海草房民宿,加上村民們舉辦的其他民宿,牀位數達到400餘張。
位於嶗山東麥窯社區的 “仙居民宿”,則像住在公園裏。這個民宿由漁村特有風格的石房子統一打造而成,小四合院都是由中央美院專家在原來老房子格局的基礎上進行改造設計的,既保留着先前的農家風貌,也增添了古樸的傢俱、整潔的廚衞用品以及現代化的WiFi、空調等設施,古樸與現代的結合也讓小院更有幾分味道。
改造之後的每一間民宿,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名字,藉助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字謎”,房屋的名字有“喜上眉梢”“學海無涯”等等……來到這裏的每一位遊客,都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與寓意,選擇自己喜愛的房間。因為保持着原本石頭房屋的外觀,既生動又富有詩意,含蓄地保留了私密性的同時又令人感到舒適愜意,頗有些鄉村生活該有的氛圍。進入房間,完全是別有洞天,由中央美術學院操刀設計的房間內飾,與樸素的建築外觀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無疑是給遊客的另一份驚喜。
東麥窯村民宿 攝影/孫洋
民宿項目的落成,既提升了東麥窯的精神風貌,也帶動了當地旅遊業的整體發展,實現了組織建設與產業發展的互促共贏。民宿實行公司化運營,每年每個農院老百姓可得租金3萬多元,5年遞增百分之十,老百姓即得租金又可以在公司上班,輻射帶動周邊百姓解決就業200多人。目前共打造了農院25户,加上可泡温泉的26間瑜上山間養生民宿、仙居嶗山民宿每天可接待遊客150多人,年營業額達2500萬,創下了新時代鄉村產業振興的典範。
去山東海拔最高的村——淹子嶺,當然要住最“酷”的房。淹子嶺房車露營基地,建在海拔876米以上的淹子嶺之巔,是山東省海拔最高的標準化房車露營地,以高檔房車、木屋、太空艙、帳篷為依託,發展形成集休閒遊憩、鄉村民宿、休閒觀光度假等產品體系,實現了經濟效益與旅遊社會效益的有機統一。在這裏住一晚,竹林修長,羣鳥相鳴,紅果墜枝,草色沁衣, 抬頭可見葱鬱羣山,吸引眾多外地
遊客前來體驗民宿風情。項目自運營以來,日常入住率達到80%,節假日和週末達到100%。
目前,淹子嶺村共建成民宿 54 家,除了房車特色民宿 19 家,還有休閒木屋民宿 4家、帳篷蒙古包民宿 20 家、太空艙星空民宿 7 家,山下建成藝家客棧古風民宿、嵩嶺客棧非遺民宿 4 家。每年吸引遊客 28 萬餘人,實現民宿年收入 1200 萬元。
體驗了這些鄉土氣息濃郁,但時尚味十足的民宿,你或許感慨良多。或許,鄉村旅遊要吸引住遊客的目光,就要遵循自身的發展規律,因地制宜,在民宿建設中保留鄉村原真的、古拙的、獨特的民居建築,最大限度保留傳統村落的原始風貌,才能吸引住遊客的目光。
文旅融合,才是鄉村旅遊核心
鄉村旅遊能否吸引遊客,最重要的一點是他們是否能在當地迴歸鄉村生活,從建築風格、原住民的生活方式、待人接物的直觀體驗中,感受到鄉村的魅力和味道。
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在臨朐淹子嶺村人看來,文化遺產是鄉村文化的重要載體,文旅融合是鄉村旅遊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切入點,以文化提升旅遊的內涵品質,依託山水地域景觀資源和濃郁民俗文化內涵,深挖和包裝當地地域風情及民俗文化,在“新、奇、特”上做文章,主打富有吸引力的民俗風情文化旅遊產品,才是開展鄉村旅遊的底氣。
淹子嶺村村內文化遺產資源豐富,村內流傳技藝眾多,釀酒、石藝、條編、草編、剪紙、草木染等技藝在村莊流傳。特別是釀酒工藝,幾乎家家都會,柿子酒、山楂酒、板栗酒等綿軟香醇。淹子嶺村充分挖掘文化遺產傳承保護,大力推動流傳技藝的傳承開發,利用舉辦節會活動等形式,常態化開展條編、剪紙、釀酒等演繹展示活動,不斷提升文化遺產保護。為淹子嶺村鄉村振興注入了文化之基、振興之魂
淹子嶺村所在的嵩山先後舉辦了蜜桃節、山東省鄉村旅遊節、滑翔傘場地聯賽等豐富多彩的活動,鞏漢林主演電影《幸福俏冤家》以及《徐大膽回鄉記》等影視作品也以此地為取景地,進一步提升了嵩山對外知名度。
東楮島水秀人家民宿 攝影/孫洋
“今年我們以‘龍生九子’和‘八龍王’的傳説為主題,植入龍文化元素,高標準打造了青龍灣這處網紅打卡點,建成青龍閣1處,九龍壁1處,網紅吊橋2個以及月季愛情公園、龍型木棧道等,通過讓靜態的文化元素動起來,增強遊客體驗感和美譽度。”嵩山生態旅遊發展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
榮成東楮島村近年來不斷加大投入,建設了東楮島鄉村記憶館,在保持原貌、恢復舊貌、還原歷史、留住鄉愁的原則下,將其分成了村史館、楮島名人、海草房、楮島物產、老教室、民俗館等幾個相關的板塊。並結合“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品牌,修繕受損海草民居,在海釣閒暇之餘還可免費觀賞海草房感受東楮島這個膠東漁村的魅力。2016年,東楮島又修建了海洋科普館,建築面積700平方米,分為大葉藻介紹、食品溯源、海洋生態修復成果等多個板塊。
在節慶活動傳承上,依託 “穀雨節”、漁事體驗等優勢,以海文化活動為特色,舉辦百年傳統的“漁民節”活動;承辦了“心繫大海、遊釣中國”等國內外有影響力的品牌活動。古村落保護方面,啓動了總投資2000多萬元的海草房修繕、石材景觀路鋪設等傳統村落保護重點工程,與此同時,推出海濱漫步、沙灘運動、沙灘娛樂、遊艇觀光、海上垂釣、海島觀光、趕海體驗、吃“漁家飯”、沙灘篝火等娛樂項目。
東麥窯社區 攝影/孫洋
位於青島嶗山的東麥窯村也打造了以村風民俗歷史傳承為文化主題的“聚德興賢”村史館,總面積約135平,主要分為追本溯源、山海福地、孝賢睦鄰、安居樂業四大板塊。
村史館的建成既展現了村情風貌特色文化,又讓東麥窯的子孫後代學習前輩們的奮鬥歷程、厚德育人的純樸品德。嶗山區沙子口街道東麥窯社區黨支部書記李紹亮説:“在社區建設美麗鄉村的道路上,我們始終秉承以孝賢文化作為東麥窯實現鄉村振興的強大精神力量,上一輩傳下來的家訓,通過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傳遞給下一代,以鄉賢文化發揮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羣眾、淳化民風中的重要作用。”
流清灣海水浴場 攝影/孫洋
東麥窯社區的鄉村振興之路正越來越寬,依託“流清灣濱海度假風情帶”項目建設,片區3個社區抱團發展,成立了流清灣黨建產業聯盟,與青島祥源旅遊發展公司聯合成立青島流清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每個社區佔15%的股份,以祥源公司專業團隊為主導謀劃運營,差異化推進3個社區人文風貌提升和產業優化升級,每個社區每年已保底實現40萬元的穩定收益。通過平台化運作,現已導入了冰雪魔方樂園、青啤1903、影視拍攝基地等體驗型業態,下一步將進一步規劃高端民宿、婚紗攝影、土特產購物一條街等旅遊體驗項目,拉長區域化產業鏈條,開闢富民增收新路徑。
攝影/孫洋
如果讓鄉村振興這匹新引擎動力十足,鄉村旅遊就必須要有看點、亮點和賣點,才能叫好又叫座。從《山東省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得知,山東將打造鄉村旅遊“齊魯樣板”,到2020年發展100個鄉村旅遊集羣片區和300個鄉村旅遊園區,實現鄉村旅遊消費3600億元,到2022年鄉村旅遊消費達5300億元。
山東省文旅廳組織的這次採風活動可以看出,別具特色的鄉村旅遊層出不窮,這些村鎮共同構成了山東鄉村旅遊的燦爛星空。應該説,從“農家樂”到“鄉村遊”,從“鄉村度假”到“鄉村生活”,我們走訪的鄉村走出了一條有別於傳統鄉村旅遊發展的新路,正在成為齊魯鄉村旅遊的創新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