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當年輕人變得精打細算:“該花的一分不省,不該花的一分不掏”

由 忻素芹 發佈於 休閒

  製圖:白楊

  時間再往前倒幾年,一走進服裝店,只要導購員誇幾句,90後梁曄(網名墨墨)就會毫不猶豫地下單。但如今,她不僅對博主推薦和廣告“免疫”,還會有意識地“斷舍離”,把錢用到真正讓自己愉悦的愛好上。

  中國青年報社《參數》節目組發現,像墨墨這樣消費習慣發生變化的年輕人不在少數。年輕人為何有這些變化?他們如何看待這種變化?

  那些悄然改變的消費習慣

  “上學時,父母每個月給多少錢都會花完,花錢沒有任何安排。但去年入職以後,逐漸對消費有了一定規劃,每月會把20%的錢存起來。”今年25歲的季均逸(化名),工作不到一年,已經從“月光族”,變成了一個對收入有規劃、會理性消費的人。每月在設置一定存款金額後,季均逸才會用剩下的錢去買那些“價格比較貴,但特別想要”的東西,也會規劃消費安排,“比如接下來有買車計劃,那麼首先會有一部分工資用到車貸上,再去考慮其他消費”。

  梁曄來北京工作5年多了,她覺得自己最近幾年消費觀有特別大的變化。讀大學以及剛入職時,她在消費上很衝動,也很從眾。挑衣服下單也往往是衝動型。而現在買東西,梁曄首先考慮是否需要,會先買必需品,選性價比高的東西。

  不僅如此,她現在更願意在運動愛好上增加消費,更看重運動時發自內心的快樂,“像滑雪這項愛好,如果是在5年前,我會買好看的雪服拍照,向大家展示。但現在完全不一樣了,會考慮是否會堅持這個愛好,如果確定能堅持,會從基本裝備開始購置,再慢慢選擇性價比高的裝備,不會像以前那樣衝動地買下全部裝備”。

  北京郵電大學大三學生龔如詩,覺得自己最近幾年在消費上最大的變化是,買回來用不着的東西少了,銀行卡里的存款多了。“大一時沒有存錢的概念,現在每個月的生活費,大概有10%-20%會存起來。大一時用來買衣服的花銷要佔生活費的50%,現在這部分花銷只佔30%左右了”。

  龔如詩説,以前購物時,更多“看眼緣”,看商品的外觀是否精緻、吸引自己,也會受到社交平台上博主的影響,看到別人説東西好用,就會直接下單,但買回來發現沒那麼好用,東西就會閒置甚至扔掉。如今購買護膚品時,龔如詩會更注重商品的質量、效果,“現在買的東西會更好用,因為很多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對青年消費觀進行的調查顯示,受訪者覺得自己消費觀主要的變化是“買好的、更看重品質”,然後是“攢錢意識變強了,衝動消費減少了”,其他還有“只買有用的”“會有節制有規劃地消費”等。

  消費習慣改變背後的原因

  梁曄告訴記者,“想明白了”是自己消費觀變化的一個主要原因,以前會覺得小姑娘愛漂亮,會因為別人對自己外表的誇讚就下單。但如今梁曄認為,自己不再需要別人的評價了,會更願意為了悦己而消費,“會覺得運動比穿好看的衣服,更讓自己開心,也不會為了拍照發朋友圈去買運動裝備”。

  龔如詩則認為,自己消費習慣的變化,是一種隨着年齡增長逐漸成熟的過程。“大一、大二時,有種不知錢為何物的感覺。但是大三寒暑假在家,慢慢理解父母早出晚歸工作很辛苦,不應該把生活費當作理所應當,都是父母一點點掙出來的,所以有了節約的觀念。大二時關注了一些公益活動,突然發現自己之前浪費的東西,很多是別人需要的,對我觸動比較大”。

  95後林浩(化名)已經工作3年多了,以前上學時他總會衝動消費,會用生活費的一大半去買奢侈品牌,特別喜歡買限量版球鞋。現在工作後,他不再會買性價比不高的衣服和鞋子了,“現在經濟獨立了,不想再找父母要錢,會對自己收入進行分配,更注重實際消費”。

  中青報社調中心的調查顯示,在年輕人消費觀變化上,理財觀念增強更懂得合理規劃收入用途(64.5%)是主要原因,其他還有:意識到了“月光”的危害(54.4%)和經濟壓力和開銷場景增加倒逼消費理智(50.5%)等。

  年輕人眼中的理性消費 該花的一分不省,不該花的一分不掏

  “我的花銷大頭在食物上,佔比一半,剩下的主要在日常生活,主要看需求。”今年26歲的田晴(化名)工作兩年了,她覺得自己的消費一直都是以“按需購買”為主的,“像‘雙11’也會在直播間購物,但要看自己是否需要。也喜歡品牌服飾,雖然價格高一些,但整體消費不多,幾個月買一次”。

  “我會把錢存起來,買些理財產品,看着小金庫慢慢充實起來是很幸福的,這些錢也可以用到自己喜歡的事情上。”田晴覺得按需消費,不僅可以留一定的應急錢,也可以有更多可支配的錢,去做喜歡的事,“比如出去玩,我會在娛樂上花錢,覺得這是值得的,一來拓展社交圈,二來能放鬆自己”。

  田晴認為按需消費很重要,“想買一樣東西,會先放一放,給自己一個‘冷靜期’,可能過段時間就沒那麼想要了”。

  已經學會“斷舍離”的梁曄,會經常問自己這樣幾個問題:“我需要它嗎?同類型的東西有多少?是否需要這麼多?”如果確定物品的使用頻率不高,或者有替代品,她就會果斷舍掉。梁曄説,如今自己的消費習慣也在影響身邊人,經常會有人問自己,怎樣歸納整理需求、減少不必要的物慾。

  林浩説,雖然以前上學時,也會貸款消費,但不會把額度設置的超過自己能力,而且會把這類消費主要用在日常生活開支上,而不是給自己一個“超前購買”的理由。

  林浩指出,理性消費,重要的是設置底線,“比如收入1萬元,我會設定每月的存款目標,剩下的錢再分配消費”。

  在季均逸看來,只要在自己能力範圍內的消費,都算是理性的,“即便是貸款消費,也是用來買生活必需品,如果用於購買奢侈品這種符號價值高於實際價值的東西,我就覺得是不理性的”。

  現在季均逸會按照急需程度對消費進行劃分,“會發現有一部分東西並沒那麼着急要,就可以推遲一段時間再買。花錢投資自己也是不錯的。想去健身,進行提升和鍛鍊”。

  據社調中心的數據,95.3%的受訪青年感到,年輕人在消費上更加“精明”了。

  不購置用不上的東西、不從眾、不盲目,梁曄現在很享受自己的消費狀態——讓自己精神滿足的消費更重要。

  龔如詩覺得,從看重商品外觀到關注實用性,自己的消費觀逐漸變得積極正向,“至於以後的消費習慣,會更加理智,也會關注一些理財知識,想更好地作規劃”。

  90後小婷説,當直播間裏充斥着“買它”的高喊聲,當社交平台上遍佈好物分享時,在下單前多想一下很重要,“不是把消費當作洪水猛獸,而是‘該花的一分不省,不該花的一分不掏’。”她覺得理性消費,可以讓自己在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時多一些心安。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孫山 實習生 徐欣怡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