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陵廢棄礦場變景區,雲陽山四十八壠狗壠裏採煤場“變形記”
四月芳菲醉,人間仲春時。在雲陽山“茶鄉花海”景區,杜鵑花、水仙花、月季、玫瑰等各色花兒競相開放,爭妍鬥豔,與四面環繞的青山構成一幅美麗的山水畫卷。遊客們徜徉花海,呼吸芬芳,心曠神怡。誰能想到一個廢棄多年的採煤場,如今鳳凰涅槃成了秀美景區,其背後藏着哪些鮮為人知的故事。4月15日,記者來到了“茶鄉花海”景區探秘。
廢棄採煤場,一度很紅火
經過茶陵三中側邊,駕車沿着一條瀝青公路蜿蜒而上,不到10分鐘就到了茶鄉花海景區。路下是一片花海,路上是連綿的羣山。在一片松樹林下,記者看到了許多裸露的煤矸石堆,還有一些隱匿的小煤窯。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這裏是茶陵有名的產煤區,一度很紅火。”茶陵縣環保局退休職工譚夢仔説。茶鄉花海景區地處雲陽山下,隸屬於茶陵縣利民辦事處金鋪村管轄,這裏以前是雲陽山四十八壠狗壠裏採煤場。
譚夢仔的老家就在二鋪村,他聽長輩們説過,從宋清年間到新中國成立初期,狗壠裏採煤場曾是當地村民採煤謀生的地方,也是茶陵較早的採煤礦區,以人工採掘為主。鼎盛時期,煤井有近百口,挖煤工數百人。1974年左右,下東鄉在山下修建瞭望水溝水庫,狗壠裏採煤場地下水位上漲,致使煤礦開採難度大。後來,茶陵在高隴發現了新煤礦,重心轉移。狗壠裏採煤場就停辦了,一直廢棄着,但小煤窯滿山遍佈,煤矸石凌亂堆積,爛棚朽木橫七豎八。天若下雨,黑水流淌,污染嚴重。
全域修復,建設“一心三區五園”
對茶陵人李樂文來説,十年是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
1993年,他南下柳州種植苗木,積累了發展資金。10年後,他返鄉置業,成立湖南虎源生態有限公司,承包虎踞林場,生意做得風生水起。又一個10年過去,他再次開疆拓土,承包了二鋪苗圃,生意紅火依舊。後來,想繼續擴大事業版圖,然而,現有的場地令他捉襟見肘,只好另覓商機。
轉機出現在2017年。茶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積極招商引資,發展生態農業,做大茶花、茶油、茶葉產業,綠化荒山和廢棄礦區。狗壠裏採煤場重新進入人們的視線,被政府列為招商項目。
當時,很多人不看好這個廢棄礦場,可李樂文實地考察後,卻慧眼識珠,十分心動:狗壠裏採煤場離二鋪苗圃僅幾里路,地處雲陽山下,有山有水,只要規劃得當,打造休閒旅遊景區,或許是不錯的選擇,有可能實現“一箭三雕”,既可修復生態,又可拓展事業版圖,還能助推雲陽山創建5A景區。
心動不如行動。當年4月28日,虎源生態與茶陵簽訂投資協議,開發“茶鄉花海”生態健康產業園項目。本着“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理念,虎源生態委託湖南省農林勘察設計總院高端規劃,進行全域修復,建設“一心三區五園”,即以特色產業為中心,以雲陽山大峽谷為中心的神農文化科普園、望水溝為中心森林康養度假區、茶王古鎮為中心的文旅商業住宅區,重點建設茶文化園、本草園、杜鵑園、荷花園、紫薇園,項目分三期十年實施。5年來,虎源生態累計籌資3.2億元,先後引進200多種精品山茶花,栽種茶花、桂花、銀杏、紫薇等樹木1萬多株,綠化山頭1000多畝,建成了雲陽山大峽谷茶鄉花海生態旅遊區。
旅遊紅火,帶動周邊村民就業
4月16日一大早,60多歲的下東街道頭鋪村村民顏曼青像往常一樣,來到“茶鄉花海”景區上工。在景區工作5年多的他,主要從事除草、栽花等管護工作,勞動強度不大,每年能掙到2萬多元工資。
“茶鄉花海項目的建設,給我們村帶來的福利多多。”金鋪村黨支部書記李曼華掰着手指頭給記者一一述説,村裏有10多户貧困户在景區就業,原先的泥土路如今變成了柏油路。200多畝荒廢的山林流轉後,村裏還能收取流轉費,更重要的是採煤場生態修復後,環境變美了。以前,這裏植被破壞,水土流失,望水溝水庫泥沙淤積,一旦下雨,洪水暴漲,影響下游居民安全。如今,隨着茶鄉花海項目的建設,水土流失現象得以根治。
李樂文告訴記者,項目開建和運營後,帶動周邊村民來務工,僅花海、康養中心和苗圃三處,就安排了112人長期就業。隨着農事季節性變化,還需要大量的短期工作。虎源生態年發放工資上千萬元。
景區自2019年開放後,吸引茶陵及周邊縣市的遊客紛至沓來,年接待遊客超10多萬人次。花海栽有山茶花、鬱金香、風信子、月季花、玫瑰花等,為遊客呈現出四季花常開、季季花不同的觀光休閒體驗。除了原有的小火車、紫藤長廊、射箭、愛情迷宮等體驗項目外,又添置了高空鞦韆、兒童滑索、彩虹橋等設施,集遊樂、科普、健身為一體。升級改造後的花溪園酒店,設施完善,能滿足不同顧客需求。
如今,“茶鄉花海”景區已成為茶陵居民休閒遊玩的後花園,也是株洲乃至湘贛邊鄉村旅遊的標誌性景點。
來源/株洲日報 記者/尹二榮 通訊員/陳緣
編輯/黃盼
聲明:分享要尊重原創,轉載請註明來源、作者。如有侵權,請聯繫“株洲發佈”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