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種名:梓葉槭
拉丁學名:Acer catalpifolium
位置:安化縣江南鎮黃花溪村金家衝
座標:東經111.456283度,北緯28.219162度
樹齡:1500年
胸圍:5.1米
安化縣江南鎮洞市林場黃花溪村鷂子尖,是古代安化重要的驛道、商道和茶道。這裏羣山環繞,峯巒疊翠,境內眾多古樹名木特別引人注目。
離古道幾百米遠的金家衝歇夥鋪,有一棵生長在岩石上的千年梓葉槭,古樹樹幹粗大,需要4名成年人才能環抱,胸徑達到1.62米,樹高33.5米,冠幅35米。遠看古樹,氣勢磅礴,冠似華蓋,枝葉所及足有上千平方米,像一隻壯碩的大手伸向天空,帶着歷史的厚重與深沉,捧住了一大片藍天,有遮雲蔽日之勢。近看古樹,其根龍盤虎踞,苔蘚密佈,視岩石為沃土,納日月之精華,藴天地之靈氣,樹幹上變幻的紋理展示着歷經千年風霜雨雪洗禮後的滄桑與瑰麗。初春新葉、夏日葱籠、深秋金黃、嚴冬凋蔽,讓人驚歎自然之美。在2017年全國綠化委員會辦公室和中國林學會開展的尋找“中國最美古樹”活動中,此樹被評為中國最美梓葉槭。
古道、古樹,相融於江湖,流傳着許多傳説和故事。其中宋理宗在樹下小憩及兩江總督陶澍父子在樹下寫詩最讓人津津樂道。
相傳嘉定十五年,朝廷大臣史彌遠把趙與莒兄弟接到臨安,聘名儒鄭清之為其老師。同年,趙與莒被立為沂王,改名貴誠,並領邵州防禦使潛邸邵陵。嘉定十七年,寧宗彌留之際,史彌遠聯同楊皇后密謀廢太子趙竑為濟王,立沂王趙貴誠為新帝。宋理宗徵詣京師,日夜兼程從邵陽防地趕往臨安,路遇邵河漲水,宋理宗一行抄近路走旱路,快馬加鞭經新化圳上過龍珠山,至安化洞市黃花溪後,避開主道選在隱蔽的金家衝休憩,隨行士兵卸下盔甲掛在梓葉槭古樹上,金家衝的名稱由此而來。宋理宗死後,他的一匹坐騎獨自來到黃花溪金家衝,淒涼站在古樹之下,長久不願離開,以致留下了4個深深的馬蹄印,至今留存。
清乾隆五十六年,邑人陶必銓為主修建舊治梅城南寶塔,往來鄉里籌集資金,來到金家衝時,正好遇上黃花溪鷂子尖茶亭復修。陶必銓在古槭樹下欣然寫下了《鷂子尖茶引》交給當地人張貼茶亭處。後來,陶必銓的兒子陶澍在1803年、1819年、1836年三次經過古槭樹旁,都為鷂子尖茶亭作詩和捐田捐款。陶澍每到此處,均有吉運。1836年陶澍將茶亭改名甘露亭並題匾額“路入青雲”後,許多人紛紛來到這棵大樹下許願,多有如願者。如今,古樹和旁邊的村落、古橋、古道正在申報“萬里茶道”世界遺產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