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美航空是疫情暴發後第一個恢復中美通航的航司,也入股了中國航司,理當重視其在中國市場的信譽,而不是在相關問題上一味甩鍋。資料圖。圖/新華社
近日,多班自美國飛往中國的航班推遲或取消。12月23日,美國達美航空公司由西雅圖飛往上海浦東的DL287號航班,在飛抵俄羅斯邊界上空時突然中途返航,重新降落在西雅圖機場,更是引發普遍關注。
對於返航事件,達美航空發表聲明稱,原因是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在本航班執行過程中實施新的消殺要求,而“新的消殺過程需要大幅延長班機在地面停留時間,這對達美航空公司的營運而言是不可行的”。
與此同時,一些西方媒體也報道稱,近期中美航線取消、返航事件,系因中方防疫規定調整所致。然而,事實真相併非如此,疫情下陷入窘境的美國航空業才是問題的根源。
由於奧密克戎導致的新冠病例激增,全球航班大面積推遲和取消。圖/法國24電視台報道截屏
誰是返航事件責任方很清楚
此次由美國西雅圖飛往上海浦東的DL287號航班,載有168名乘客,其中多數是中國籍。
據乘坐該航班的中國乘客介紹,該航班起飛前就多次推遲起飛時間。原定當地時間12月21日22:59起飛,隨後以有乘客哮喘發作、需要加油、飛經俄羅斯的材料沒有辦理好等原因,多次推遲起飛。好不容易起飛約6小時抵達俄羅斯邊界領空後,機組又以“中國入境政策臨時發生變化,航班上所有人的健康碼不被認證”為由折返。
誰是這趟航班的責任方,事實不難判斷。不説因多次推遲起飛時間給出的理由是否真實,只説機組人員中途折返給出的理由就不成立。
如果航班正常準時落地,健康碼的有效時間還剩五六個小時,即使落地的浦東機場增加了消殺時間,也仍有時間出港。更何況,中國駐美使館還特意為此次歸國人員延長了24小時健康碼有效時間。
此次航班中途返航的真正原因,可能有兩個。
一是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和工會對飛行員和機組有嚴格的工作時間要求。達美航空赴華航班有兩班機組執行,通常在韓國首爾更換機組。如果人手不足,沒有可替換班組,為避免觸犯相關規定,就編造了理由甩鍋中國防疫規定,中途返航。另一種可能,是機組因為疫情而畏懼上崗,所以編造理由回家過聖誕。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代表着近 300 家航空公司,協會的醫生和醫學顧問大衞·鮑威爾近期對彭博新聞社表示,自從新冠疫情出現以來,乘客在航班上感染的可能性增加了兩到三倍。而“必須假設奧密克戎的風險還會高出兩到三倍”。新的病毒傳播風險,很可能導致一些機組以各種理由不上崗。
12月24日,旅客在美國紐約肯尼迪國際機場排隊等待值機。圖/新華社
美國航空業或將持續疲軟
事實上,由於奧密克戎導致的新冠病例激增,在今年聖誕節前後,美國各航司就已大面積推遲和取消航班了。
據航班追蹤數據公司FlightAware的數據,平安夜和聖誕節期間,全球取消了3000多個航班,另有4600多個航班延誤。其中,僅達美航空就取消了上百個航班。
據《今日美國》報道,12月26日,美國有 7300 多個航班被取消或延誤。隨後, 《華盛頓郵報》報道稱,12月27日和28日,每天約有 1400 趟國內和國際航班被取消。而據FlightAware的最新數據,到北京時間12月29日,又有1300多個航班被取消。
不僅是達美航空,美聯航和捷藍航空等美國各航司均承認,奧密克戎暴發和惡劣天氣是導致航班取消的主要原因。但還有一個關鍵原因,則是人手不足。
疫情暴發以來,美國航空業大批員工被迫提前退休或放假,大約流失了近10萬人。此前,美國航司就曾出現過一波取消航班潮,而國際航班飛行時間長、用工多,受影響更大。為此,航空公司甚至要求美國CDC將完全接種疫苗的員工的隔離期從10天縮短到5天,以便機組成員更快恢復工作。
美國航空諮詢業分析人士稱,由於疫情影響,美國航空業或將持續疲軟,“各大航空公司將在2024年看到國內交通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國際交通則將在2025年恢復”。
受此影響,12月27日,標準普爾500航空指數下跌0.55%,美國航空和美國聯合航空的股價跌幅更是高達4%。
很顯然,是美國航空業自己出了問題,才造成了各航司目前的窘境。個別航司和媒體卻將此怪罪到中國防疫政策頭上,既是推卸責任,也是對中國防疫政策的污衊。
12月25日當天,我國駐美大使館提醒近期計劃赴華乘客留意航班變化情況。圖/中國駐美國大使館官網截圖
乘客可以通過索償維護權益
在此次達美航空航班中途折返事件中,針對個別西方媒體和航司的甩鍋説法,中國使領館在第一時間就予以澄清。12月29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也表態,指明相關事實。目前,中國駐美使領館正在與有關航司溝通,積極瞭解具體技術問題並探討解決方案,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取消、推遲航班、中途返航,無疑對中國籍乘客造成了巨大損失。因航班減少,目前美國赴華航班單程經濟艙票價都已炒到6000美元,還一票難求;有的乘客為回國已退租當地房子,無法回國導致需要重新安排生活;乘客因航班延誤住在指定酒店,增加了病毒感染風險。
根據《蒙特利爾公約》,國際航空運輸中承運人的歸責原則越來越注重保護旅客和託運人利益,個別航司靠甩鍋逃避不了責任,有條件的乘客可以通過索償維護自己的權益。
另一方面,美國航空業也需要進一步優化疫情背景下的經營體制,加強對機組的管理,明確自己的承運責任。尤其是達美航空,不僅是疫情暴發後第一個恢復中美通航的航司,也入股了中國航司,如果在相關問題上只知一味甩鍋,失去中國市場的信任,自然沒有任何好處。
新京報特約撰稿人 | 徐立凡(專欄作家)
編輯 | 何睿
校對 | 趙琳